1查海查海““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遗址遗址(2010-04-01 20:22:08) 查海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类型的重要聚落遗址,1982 年发现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色拉乡查海村西五里“泉水沟”北坡的向阳扇面台地上,1996 年被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地处辽西丘陵山区最东部的医巫闾山西麓、辽河支流绕阳河源头,与下辽河平原接壤,距阜新市区约 25 公里查海”即蒙古语“察哈尔”,是蒙古宗族部察哈尔部的一支,于明嘉靖年间由现冀北晋北东迁到这一带而得名查海遗址面积约 10000 平方米,自 1982 年发现以来,到目前已进行过 7 次发掘共 7600 平方米,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址、墓葬等遗迹房址呈南北或东西向成行排列,以风化岩开凿为房基,面积最大者可达 90 平方米每座房址内生活用具、生产工具配套,排列有序,并表现出每个生活、生产单元的相对独立性,特别是在第 5 次发掘中揭露出的连体房址,表明当时已出现了原始的祭祀的活动遗物有陶器、玉器,还有石器、猪骨,鹿骨及农作的碳化物等,其中以浮雕龙纹、蟾蜍纹陶片最为珍贵经测定,这个遗址年代为距今 7600±95 年,加树轮较正已超过 8000 年,是目前东北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
查海遗址没有其它历史遗存的干扰,四周没有近代村落,原始自然风貌保存极好与查海遗址同时代、面貌相近的文化遗存分布于邻近的内蒙古东南部、河北承德、北京北部,其中著名的主要是敖汉旗兴隆洼遗址这些文化类型通称为兴隆洼文化查海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源头,被称之为 5000 年文明曙光的牛河梁“女神庙”就源于这里从查海遗址文明的起步,到红山文化早期国家的诞生,查海遗址以其 2000 年的久远年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华文明起源的过程中先行了一步,起到了勿庸置疑的“龙头”作用这个遗址时代虽早,却具相当的进步性21、摆塑龙考古工作者在对遗址进行发掘中,发现这处遗址中部的石脉上,有一条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龙形堆石,用与石脉质料相同、大小均匀的红褐色花岗岩块摆塑而成,长约 20 米可分辨出头、尾,还隐约可见腿和足部龙头朝西南,龙尾朝东北,龙头、龙身处石块的堆摆尤为厚密,而尾部石块则较松散龙昂首张口,弯身弓背,尾部若隐若现,给人巨龙腾飞之感(见图 1) 图图 1 1 查海遗址摆塑龙这条摆塑龙刚出土时,对其是否为龙,发掘者持慎重态度,因为如果是龙,那就是中国发现最早的龙了据分析,此大型摆塑龙位置十分显要,正处于遗址的正中央,四周有 50 多座房址围绕,且其首部前有 10 多座土坑墓葬,尾部紧连遗址中最大的一座房址,可见其至尊地位。
用摆塑方法成龙,也见于河南省“濮阳龙”和湖北省“黄梅龙”,时代都在距今 6000 年前可见,摆塑龙是早期龙的一种普遍形式查海龙作摆塑形,当属必然2、浮雕形龙这种浮雕形龙出土于查海遗址的房址中,为两块陶器残片陶器为查海遗址中多见的夹砂褐陶,外表红褐色,内里黑褐色龙形浮雕于器的外表,一为龙的尾部,向上蜷曲;一为盘蜷的龙身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宽而平,体上压印成排的月牙状窝点,共 4 排,已具龙鳞纹特征3、筒形罐查海遗址还发掘出以简形罐为主要形式的陶器群,其纹饰复杂多变,以压印“之”字纹、栉目纹为主,细密整齐,布局分段而有规律,并出现了压印的勾连四字型纹饰查海出现的以栉目纹为主要特征的陶器以及玦形玉器等,在朝鲜半岛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多见,且分布到日本列岛的绳文化中,然而它们的时代都较晚,可见查海遗址对东北亚古代文明渊源轨迹的研究也具有重意义3在查海遗址还发现有浮雕蛙形纹的筒形罐雕蛙的位置在筒形罐近底部,上述浮雕龙纹的陶片从质料、弧度看,也应是这种筒形罐上的装饰当然,查海遗址所见的龙形象尚不够完整和明确,而且浮雕龙纹又见于房址内陶器上,似乎并未完全从生活骨具中分化出来,或可称为“类龙纹”不过,查海遗址距今七八千年,遗址还同时出有玉匕、玦状玉耳饰、压印“之”字纹的筒形罐,是红山文化前身,所以查海遗址出土的各类龙形也可视为与红山文化龙的渊源有关的标本。
4、玉器出土的玉匕、玉管、玉环、玉玦等玉器(见图 2 至图 5),经科学鉴定,都为透闪石软玉,其中“玉玦”做工之精尤为令人叫绝,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年代最早的真玉器,堪称“ 世界第一玉”已故中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生前曾多次考察查海遗址出土文物,认为“中国文明起源,北方先迈了一步,查海七、八千年的玉器就是证明”他认为,查海遗址位于红山文化分布区内,时间比红山文化早一个阶段有最早的龙纹陶片、最早的玉器,是红山文化的根系”查海遗址出土的玉器,工艺水平较为复杂,已经有了专门分工,同时,使用者也都是等级身份较高的人物,说明当时社会分工已导致社会分化,这同房址、陶器,特别是龙纹出现所反映的社会生产、社会关系的进步性是相一致的,这正是迈出原始社会,跨入文明之门、中华文明的起步阶级图图 2 2 玉匕形器玉匕形器 最长 11.611.6 厘米,最小 2 2 厘米,查海遗址出土 4图图 3 3 玉管状器玉管状器 查海遗址出土 图图 4 4 玉管状器玉管状器 兴隆洼文化 长 3.133.13 厘米,直径 1 1 厘米,厚 0.30.3 厘米,孔径0.650.65 厘米辽宁省阜新县查海遗址出土,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图图 5 5 玉环玉环 兴隆洼文化 直径 1.271.27 厘米,孔径 0.570.57 厘米,厚 0.640.64 厘米辽宁省阜新县查海遗址出土,现藏于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5有的专家认为,查海遗址与兴隆洼遗址虽同属一个时代、一个文化区,但却是有差异的文化类型前者的房址柱洞分布有序,内外一般两层;后者则柱洞无序且柱洞很少在陶器纹饰上,前者以压印“之”字文为主,后者则以划花、交叉线纹和席纹为主前者陶器多为敞口罐,后者为敛口筒形罐专家们认定,两遗址是同时代、同一文化区中两个并存、相互依存的文化类型所以,把以查海遗址为代表的遗存称做“查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