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96839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10 题每小题 1 分;1117 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 1. 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实物资料,如工具、用品,或是人类修造的房 屋等。根据下列图片提示,找出其中代表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时期的文物图片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绘有稻穗纹的陶器 人面鱼形彩陶 A. B. C. D.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它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兴起于 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 造美观的陶器

2、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 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 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仇人) ;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 置诸侯 不便。 ”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 郡县制 D金瓶掣签制 4. 保证利益分配的合理、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也是当今社会 的热点之一。下列哪一举措体现了商鞅变法保证农民利益、打击旧贵族特权? A建立县制 B加强刑罚 C奖励努力种田和织布及打仗有功的人 D编订户口 5. 有学者认为“从政治

3、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 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 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C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6. 史学大师吕思勉先生认为历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 者也” 。下列史实,与西汉“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文景之治 D.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7.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 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

4、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的开通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班超出使西域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 D佛教东来8.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其中的“古 今”起止年限是 ( )A黄帝东汉末年 B黄帝汉武帝- 2 -C夏汉武帝 D西汉东汉 9.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灿烂辉煌的时期,下图中的科技发明不属于东汉的是A蔡伦 改进造纸术 B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C华佗 麻沸散 D毕昇 活字印刷术 10. 操乃留征南将军曹仁、横野将军徐晃守江陵,折冲将军乐进守襄阳,引军北还。由是 操之势力,不能复至南方,而三国之势遂定。奠定这一局面的战役是 A牧野之战 B

5、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请注意:以下部分每题请注意:以下部分每题 2 2 分!分! 11.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 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12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 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 ( ) 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 B北讨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 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 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

6、辟丝路 13.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 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A秦始皇 中央集权 B汉武帝 大一统 C北魏孝文帝 汉化改革 D唐太宗 贞观之 治 1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科学技术领先世界,艺术成就精彩纷呈,下列是小明同学设计 有关科技与艺术成就的抢答题,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B.南朝祖冲之九章算术 C.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 D.东晋王羲之兰亭序 15.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 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7、。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C行省制代替郡国制 D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16.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共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都进行了迁都 B.都推行了汉化政策 C.都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D.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 3 -17.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 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小题,第 18

8、题题 12 分,第分,第 19 题题 11 分,第分,第 20 题题 13 分,共分,共 36 分,共分,共 36 分。分。 ) 18.1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 人类文明进程。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人类文明进程。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将文化提,将文化提 到了强国的层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到了强国的层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仁者,爱人。 ” “为政以德”

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1)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 分)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名言名句,请举二例。 (2 分)(1)仁和礼 (1 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时习之;“当仁不让于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与学习有关任二条(2 分)材料二材料二: 图一 北魏孝文帝着汉服 图二 鲜卑姓改为汉姓(2)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华文明 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 分)(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4 分)材料三:材料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

10、调:要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 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摘编自中国网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时期哪一历史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2 分) “丝绸之路”的开辟对古代中西方的交流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2 分) 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怎样的认识?(1 分)(4)我们要继承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我们也要去其糟粕。 (1 分)1919、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鲜卑姓汉姓拓跋元独孤刘丘穆陵穆布六孤陆贺赖贺- 4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

11、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 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材料三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 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 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请回答: (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 西周的建立者是谁?据材料二,归纳西周实行政治制度的作用。 (5 分) (1)东周;战国。周武王。使周王朝紧密地联为一体;巩固了

12、周天子的统治。 (5 分)(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 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 奋斗目标” 。 (4 分) (2)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西晋统一等;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3)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 分)(3)追求大一统。 (2 分)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 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

13、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1)从材料一看,翦伯赞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据是什么?(4 分) (1)认为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2 分) ;依据:他开创了中央集权的封建 专制主义的新时代。 (2 分)材料二:材料二: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 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2 分) (2)认为他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 (2 分) 材料三材料三:以下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对秦始皇做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 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 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3)材料一、二只摘取了翦伯赞和司马迁对秦始皇某个方面的评价。与材料一、二相比, 材料三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2 分) (3)特点:全面性;一分为二。 (2 分) 材料四材料四: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