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

上传人:洪易 文档编号:4296687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浅析检验检疫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理念在 2012 年度国家质检总局职称评定工作中,山东检验检疫局共有 7 名同志晋升为研究员(正高级),山东检验检疫局在全国系统直属局中晋升研究员人数排名第一的同时,一举创造了单一年份该局取得正高级职称人数的新纪录。这 7 名研究员的平均年龄不到 40 岁,专业各具特色,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他们同时出自于一个团队山东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下称食品农产品中心)。关于团队的概念,食品农产品中心主任、国际马病专家梁成珠有着自己的见解:所谓“团”,可以看作是“口”中有“才”,解读为“口才”绝顶才能把“人才”围住;所谓“队”,

2、结构为左“耳”右“人”,意指倾听。综合两个字的寓意,即可得出结论,“团队”就是表达与倾听的结合体。这是狭义上的团队解释,而广义上的团队概念更应延伸至一个能够使其内部成员在相互沟通和协同的基础上存异求同、互相补充、有序竞争的集体。一支队伍只有具备了广义上的团队特征,方才达到团队构建的基本标准。关于人才与团队的理解见仁见智。从字面上可以直观地看出,“人”在“团”中,“才”在“队”里,“人”藏于“团”,“才”隐于“队”,仔细梳理后,人才与团队的辩证关系跃然纸上:人才培养来自于团队建设,团队建设发展也要倚仗人才能力与实力的培养。孙中山先生曾提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自 2011 年山东检验检疫局党

3、组对技术中心实施机构重组、成立食品农产品中心以来,该中心科技工作突飞猛进,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4 项,占全省系统总量的 92%;研究成果荣获省部级科技奖5 项,完成国际标准 2 项、国家标准 3 项、行业标准 7 项食品农产品中心在探索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新鲜经验,这对于进一步研究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建立以团队建设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机制将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推进团队学科交叉,以集成创新方式集中培养人才一、推进团队学科交叉,以集成创新方式集中培养人才检验检疫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往往是跨领域、跨专业的复合型检测队伍。以食品农产品中心为例,既能防范上千种外来有

4、害生物、重大动物传染病的入侵,也能完成瘦肉精等多种类型农兽药残留和上百种非法食品添加剂监控、筛查,所涉及的专业学科种类横跨检疫学、分子生物学、现代物理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多个门类。古人云:“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了加快人才培养脚步,夯实团队建设和实验室发展的根基,食品农产品中心党支部树立了存异求同、互相补充、竞争创新的团队整体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利用多学科、多专业的独特优势,加快、加深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速度、深度,资源共享、优势互通,以国际领先的新兴交叉学科建立集成式创新模式,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一流食品农产品检测服务品牌。2011 年至今,食品农产品中心主持完成 19项科研项目,全部顺

5、利通过鉴定,其中 5 项被业内专家一致认定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承担的在研项目中,省部级科研项目 18 项、地市级项目 16 项。除此之外,还有 1 项国家公益性项目和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花落食品农产品中心。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山东检验检疫局历史上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二、保持团队发展平衡,以点带面方式全面培养人才二、保持团队发展平衡,以点带面方式全面培养人才目前,食品农产品中心已建设为以国际专家与国家质检总局、山东检验检疫局专业委成员、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员为核心,以检测技术骨干、副高级技术职称人才为主,以中级技术人员为辅的三级人才网络。食品农产品中心现有研究员 10 名,高级工程师

6、、农艺师、兽医师等共 22 名,副高级以上职称人数约占总人数的 60 %;共有博士学历 15 人、硕士 25人,硕士以上学历约占总人数的 71%。在发展过程中,该中心以国家质检总局“十二字方针”为指引,以国家质检总局支树平局长提出的建设权威技术队伍为目标,高度重视队伍内部各学科、专业发展的动态平衡,以核心拉升整体,以先进辐射、带动后进,形成了各学科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局面。虎踞龙盘今胜夕。通过多年的系统性、科学性地团队建设,该中心人才培养体系已结出了累累硕果,一大批视野开阔、理念先进、技术扎实、成果辉煌的技术专家脱颖而出:1973 年出生的国际知名食品安全专家鲍蕾现任 AOAC(国际官定分析检

7、测协会)中国区主席、山东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中心副主任;1975 年生人的转基因检测专家高宏伟,拥有团中央和国家质检总局等各级单位授予的多项光荣称号,入选了国家质检总局科技专业委;同样1975 年生人的全国标准化委员会动物检疫组委员岳志芹博士,已获得 5 项国家发明专利,研制的科研成果获得了科技部、山东省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多个科技奖项;拥有 8 项发明专利的雷质文现任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ICMSF)中国分委会观察员一支兵精将广、能征惯战的检验检疫铁军正驻守于国门线上,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农业生产、国民健康筑起坚不可摧的食品农产品安全屏障。三、拓展团队发展空间,以国际化方式高效培养人才三、

8、拓展团队发展空间,以国际化方式高效培养人才食品农产品中心检测队伍始终坚持走国际化道路,有效吸引和利用国际创新要素,为高效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提供人才储备和培养高地。2010 年以来,食品农产品中心获得了多个国际项目合作和标准研发机会,仅 AOAC 中国区主席鲍蕾一个人就主持承担了 4 项食品安全国际标准的研制工作。该中心通过引进 AOAC 中国区总部、成功举办 AOAC(国际官定分析检测协会)中国区年度大会暨 2011 食品安全技术与标准国际研讨会、主持国际标准制定、成立国际合作实验室等有效措施,多管齐下,构建了多元化和多维层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培养了以 AOAC 中国区主席

9、鲍蕾、国际马病专家梁成珠、微生物专家雷质文等为代表的一批在 AOAC、OIE(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知名国际组织出任重要职位的高端人才。四、探索团队功能定位,以制度化方式系统培养人才四、探索团队功能定位,以制度化方式系统培养人才两年来,食品农产品中心在新一届山东检验检疫局党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和配合下,深化机制和体制改革创新,贯彻实施了关于人员在职进修补助办法、发明专利奖励办法、设立国内外学术交流基金及将建立科技成果绩效考核指标等一系列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措施。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运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从理念、意识、技术和资源等多个方面塑造集鲜明专业特长和宽厚专业背景为一身的新型人才。这些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出现,对于提升检验检疫科技人才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优质服务为目标的国际内通用检测体系将大有裨益。山东检验检疫局食品农产品中心通过创新性地探讨和分析人才与团队的辩证关系,成功地发掘了团队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契合点,通过着力加强团队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新型高端科研人才培养的效率,实现了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这些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科研机构推行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双轨发展模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