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62425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思想品德课“活动化教学”设计初探摘摘 要:要: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还停留于背诵理论,学生常觉乏味,面对实际,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进行“活动化设计”教学有利于我们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攫取丰富生动的生活素材,进行合理设计,巧妙安排,充实我们的课堂教学。同时,就形式而言,力求全程、全员参与,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关键词:关键词:活动化设计活动化设计 思想品德课思想品德课 设计初探设计初探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活动化教学”是把教学因素和活动因素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在增进兴趣的条件下,较自然地进行学习的一

2、种教学活动类型。在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正确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使之身心获得健康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种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来进行,否则这样的设计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的“活动化教学”课程应注意以下四方面内容。一、方法选择要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一、方法选择要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知道教学目标都要通过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的,而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完全在于我们每位教师匠心独运,只要是为了目标的实现的手段和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的性质和内涵的不同,我们大体上可将其分为两类:一是目标严肃的,二是目标

3、娱乐的。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主题,我们在设计活动方法时,应有所区别,对于第一类目标严肃的主题,我们在设计时应采用演讲、朗诵、报告会、辩论会、新闻采访等形式,直面主题。前几年在大学生中流行的中外大学生辩论会曾出现的“儒家思想是否过时”、“愚公移山”等精神要不要提倡等主题,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思想品德课九年级教材关于“责任与角色同在”,我们可设计为活动化课程的教学,我们不妨设计这样几个步骤:2第一步:借助教材,认识什么是责任;第二步:通过讨论,辨析责任来自哪几方面;第三步:眼下,我们怎样对待我们的家庭责任,怎样对待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第四步:让学生面对这些责任,你准备扮演怎样

4、的角色。活动中要思考下列问题:(1)哪些角色是你自然而然地扮演的?(2)哪些角色是你自愿选择扮演的?(3)哪些角色是你被要求扮演的?(4)哪些角色是你最想放弃的?为什么?(5)哪些角色是你最珍惜的?为什么?(6)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对于这些角色,我们最重要的是扮演的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第五步: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演讲比赛。假如是娱乐性的主题,我们可采用表演的形式,来进行“活动化教学”设计,如表演小品、相声、演唱、游戏等形式,同样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教材中讲“什么是回报“,假如我们设计成小品,就可表达这样的主题。如一则广告:下班,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孩子立即送上

5、一盆热腾腾的洗脚水,这是多么好的回报啊,假如我们再设计一段独幕剧,以做饭为题,从孩子们对柴、米、油、盐、酱、醋的经营方式 ,然后奉上一顿不算美味的午餐,这样教学效果肯定非同一般,我以为这出独幕剧是双赢,既可以让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应有的锻炼,也可以让自己的孩子不断地成长、发展,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所以,面对不同的主题,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方法,而方法的选择又要受主题性质的制约,这需要我们的导演老师作缜密而精心的构思,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二、场景布置要因地制宜,营造氛围。二、场景布置要因地制宜,营造氛围。“活动化教学”需要一定的环境来陶冶学生、感染学生,同时也应该是让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因此必

6、须要认真地设计、认真地选择,这里我们特别注意场景有时需要我们布置,有时并不需要布置,而是要去选择,我以为选择3也好,布置也罢,只要为了课程教学的,都可以拿来使用,场景的布置或选择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的原则:(一)简朴:关于场景的布置,场景的布置主要是起渲染气氛的作用, 便于活动的展开就行,没有必要象演出那样华贵,倡导简朴,这样既有利于我们操作,不需要付出多少劳动,也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好在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不少学校都有许多教学的辅助用房,稍微装饰即可。(二)宜庄则庄,宜谐则谐。场景布置时,应根据活动课程所反映的主题来设计场景,“庄”则宜表现严肃的主题,“谐”则宜表现轻松,幽默的主题,由

7、此可见,该如何把握“庄”和“谐”的度,需要我们认真设计,例如我们在教学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我们设计“模拟法庭”时,场景的布置必须要庄重、严肃,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包括一些标志牌如“审判长”、“被告”、“原告”、“辩护人”都要写明,且位置摆放要合宜,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如果让我们反映“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主题时,则应该以欢快的“大色调”为主,烘托出祥和、喜庆的氛围,当然有时需要“庄”“谐”并用,仿佛是剧本创作中的“正剧”。(三)便捷的原则。我们无论是在哪儿布置场景,都要坚持便捷,只要营造一种氛围即可,假如带着平时准备的自娱节目到敬老院去表演时,我们只用一点标语,突出主题,如举行一个

8、生日晚会,在教室里用彩纸拉成花,写上主题词,再出一期黑板报,切不可花大量的经历去设计、去布置。当然,假如我们每学期搞一两次大型活动,精心设计,精心布置,只要我们有可能,那也同样是可以的。三、贴近实际,选择适合三、贴近实际,选择适合“活动化教学活动化教学”的内容。的内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依据生活逻辑,即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我们根据教情和学情两方面的要求去进行内容的选择,选择的标准应当是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实际既不是高、大、全的主题,也不是浅薄无力的主题,我以为只要根据教材的实际,我们通过努力也能做到即可,达不到的,则不要一味地去追求,特别是要根据

9、知识的类别,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则不宜进行活动课程的设计,而对于与初中生生活4较为贴近的,我们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又能实施,则可以构思成“活动化教学”,为此,我觉得应贯彻以下原则:1、要有趣味性,活动主题切忌空洞、无味,因为进行活动的毕竟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思维过程中,特别注重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往往不容易触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一点我们在选材时一定要认真把握。2、要有生活化,虽然有些内容非常重要,也可以进行活动化课程教学,但农村学生往往对城市生活缺乏足够了解和认识,因而不愿参与或投入其中,同样城市学生不了解农村生活,其效果也不会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活动时,要有充分而足够的认识。3、要

10、有系统性,就知识而言,他们是一个系统,我们要设计一个活动化课程,需要花一定的时间,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如果只是一个小知识设计一个活动化课程,势必会浪费我们大量的时间,不能使本课程的教学丰富多彩,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我们在设计时,要形成知识的系统,形成一个知识链。4、迁移性原则,活动化课程的设计,如果就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设计,那便是事倍功半,要将这样的课程引向纵深,我们必须要重视知识的迁移,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探究,既学会了应学会的知识,同时又学会了思维方法。总之,我们对于内容的选择,要慎重,唯教学目标是瞻,同时旁及其他,以期收到触类旁通之效。四、四、“活动课程设计活动课程设计”要多样化。

11、要多样化。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为了更鲜明地突出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都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全员参与的原则,采用“活动化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通过让每一个学生参与每一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相互启迪、相互帮助,为每个人创设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作为“活动化教学”的课程总导演则要认真在课程之前进行设计,设计时,根据每个同学性格、兴趣、爱好和知识积累,包括学生的家庭和社会背景,让每个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舞台监督及相关人员一样,这样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各得其所,便于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艺,彰显自己的个性,哪怕是班上智商和情商都略差的同学都可以让他们在其中担任一个

12、角色,决不顾此失彼,将部分同学冷落一旁,这不是我们这类课程的设计要求。笔者在“活动化教学”设计时,曾让一位学习需要帮助的同学做统计员,充当5活动的一个配角,同时又让他做这次活动竞赛的最终发言人。最后,这位同学不仅思品课成绩好了,而且其它成绩也跟上去了。第二,可操性原则,这个是设计过程最重要的一环,这一环节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课程设计的成败,假如一个“设计”非常完美,非常精致,但不易操作或不具备操作条件,那也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教学效果,反之亦然,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是城市学校的,要根据城市学校的特点,是农村学校的根据农村学校的特点,形成不一样的形式、风格,但达到一样的教学效果,其中还要发挥社区

13、的教学优势,作为一个农村教师,我曾设计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污染”的活动化教学课程,我让学生完成一个调查报告,其中设计一组问题,一是询问祖辈见到家乡原来有多少沟渠河塘,沟渠河塘的水原来的清澈程度怎样,询问父辈,同样的问题,自己再到所在村组去实地考察,它们现在状况如何,然后整理成一则材料,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中他们切实感受到,“环境污染”确实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不仅危及我们的生活,严重的还给我们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因为农村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看得真切,理解得深刻,于是组织一次报告会,学生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课后,我让学生向当地镇主管领导写了一份建议书,学生情趣盎然,充分展示

14、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第三,面向生活的原则。虽然常埋怨学生生活枯燥乏味,有时也确实如此,但只要我们善于去观察,认真地去研究,我们的学生生活是丰富的,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关键在我们去发现美,无论是学校生活,还是家庭和社会生活,都需要我们深入去观察,去发现,才会找到真谛,不管是失败的教训,还是成功的经验,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我们学校在伙食房用餐学生有524 人,我让学生算一本帐,每顿勤杂工要倒掉两桶饭粥,按 50 斤米计(这是下限),每天每人学生要浪费 0.2 斤,500 人每天就是 100 斤,每月按 25 天计算,就是 2500 斤,每学期按 100 天计算就是一万斤,一学年就要浪费

15、2 万斤。若全国大中小学生,按 1.5 亿学生计算,再用温家宝总理的 13 亿人的“分母效应”来计算,这样的浪费是何等的惊人,这是令人震惊的天文数字啊,不少学生课堂上表情都比较庄重严肃,这一教育最现实,也最直接,而且教育效果较好。第四,趣味性原则。一提到趣味性,有人常常误认为就是让学生说说笑笑,整个过程幽默诙谐,甚或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有人会哗众取宠,整个过程热热6闹闹,但教育教学效果不够好。我以为所谓的趣味性在于选择形式时,要让学生愿意和你一起思维、一起活动,激起强烈的共鸣和震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中,被深深地折服。所以,这种趣味应该引出疑问,引起思考,引导创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

16、同学们愿意接受的,我们就可以采用。我以为,当我们确定了一个主题,还可以通过调研,让学生自己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我们教师的作用则是协助他们做得更好,正如同影视剧一样,学生不导演,老师就作导演,当学生导演时,我们老师则做助理导演,这样学生就成了“活动化教学”的主体。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的优与劣,我们绝不能用相对静止的分数来衡量,因为那个分数只能代表学生所学知识的一部分,而真正意义上、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完成得如何,还需要看学生思想品德的优劣,就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来看,我们既需要让学生掌握理论东西,更需要让他们不断看到实践的东西,并自觉地投入其中,故此“活动化教学”设计正是企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益的尝试。虽然,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进行了一些实践,但我们还切实感到有许多不足,还应不断地去研究,去探究,并逐步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