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官渡镇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报告(2012 年 2 月 1 日)重庆市巫山县官渡镇位于巫山县长江南岸,东连抱龙镇,南临湖北建始县,西接铜鼓镇、庙宇镇,北与建坪乡相连官渡镇辖区面积 202.58 平方公里,辖 26 个村、1 个居委会,62607 人,是巫山县第一大镇官渡镇历来是一个农业大镇,如何实现镇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促进全镇人民共同富裕,是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和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2011 年,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 5.8 亿元,比 2007 年的2.58 亿元增长 12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 1100 万元增至6200 万元,增长 463%;粮食产量由 4000 万斤增加到 5028万斤,增长 25.7%;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965 元一、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色多年以来,我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经济富镇、教育强镇、中心大镇、文化重镇、乡村旅游精品镇”为目标,坚持实施“小城镇建设”、 “科教兴镇”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镇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狠抓特色产业建设、民营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劳务输出、乡村旅游服务业等重点工作当前,我镇特色产业建设成果喜人,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小城镇建设不断加强,集镇市场日趋繁荣,乡村旅游服务业异军突起,第三产业在镇域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镇域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一)不断(一)不断优优化化农业产业结农业产业结构,构,积积极培育极培育农业农业支柱支柱产业产业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根据我镇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我镇突出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以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契机,坚持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禽畜养殖,着力打造“一村一主打产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我镇按照“两带、三线、四片”,即高山带、中低山带,巫庙、巫建、官新线,新花、坪南、原官渡、新营四片,布局“六个一万工程”,即建设杨坝-水库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白马-双树万亩中药材基地;坪南-杨林万亩油菜基地;雷坪-桐元-三堰万亩花椒基地;新阳-天灯万头牲畜养殖基地;竹林-水平-店子柑橘晚熟品种基地等“六个一万工程”种养殖基地我镇选定油菜、中药材、花椒、黑木耳、柑橘、牲畜等产业培育为镇域农业发展支柱产业,突出特色抓调整,重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抓好农业支柱项目建设,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为此,制订了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按照统一项目布局、统一投资方向,分行业、分区域实施的原则,促进了农业支柱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镇柑橘园种植面积达2.2 万亩;花椒园种植面积达 3000 亩,预计 3 年实现产值 1.6亿元,户均增收 3198 元;中药材种植园达 9200 亩,产值4600 万元;黑木耳园种植菌棒达 20 余万袋;打造万亩粮油高产示范园,在坪南、杨林等村建立万亩油菜高产园;建立黑木耳、魔芋等 7 个种源基地园;烤烟种植 3700 亩,魔芋常年种3植面积保持在 5000 亩;年出栏生猪 5 万头,山羊 1.5 万只,养殖肉牛 0.2 万头,家禽 20 万只;扶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75 个,小微型企业 140 家二)大力(二)大力发发展民展民营经济营经济,促,促进进工商工商业业大繁荣大繁荣镇党委政府坚持走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镇域经济民营化的道路,努力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框限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民营企业集中,从政策、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上打造好民营企业的发展平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目前,我镇新营煤矿开发项目由新营煤矿有限公司投资开发,计划投资上亿,该项目 2007 年启动,2009 年投产,年产煤可达25-30 万吨;官渡白酒,有百年悠久历史,以优质高粱、玉米、小麦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利用纯天然矿泉水酿造而成,以醇香浓郁、柔软绵长、甘冽爽口而闻名遐迩,产品远销北京、广东、四川、湖北等 10 多个省市,传统酒业年产散装白酒 2000 吨以上,我镇正努力对外招商引资,拟对官渡白酒进行精深加工,打造官渡白酒知名品牌;建筑业,我镇推进住宅小区化建设模式,2011 年出让两宗土地近 11 亩,建设商品住房 2500 余平方米,投资 186 万元完成新农村集中建设 170 户、危旧房改造 100 户,完成官渡镇总体规划,实施龙泉街“五化一通”工程,城镇化建设有新突破,目前城镇规模达 2.2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 2 万,城镇化率达 33%,建筑行业及其附属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推动我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之一。
4同时,我镇加大商贸业发展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实施场镇规划和风貌改造,优化投资软环境,盘活资产,适时引导商贸老板扩大规模,目前,以巫建购物广场、福万佳超市、明益酒店等为代表的商贸经济实体发展形势良好,带动了周围群众的就业,提高了居民收入,繁荣了商贸,成为我镇民营经济企业的排头兵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亮点近年来,全县致力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发展,进一步拓展领域,创新办法,力求尽可能多地把外面的资金引进来,把内部的资金挖出来我镇根据政策要求和现实需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协调发展,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健全了招商引资长效工作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招商投资环境,延伸招商触角,转变招商观念,用足用活招商政策,扎实做好私营经济这篇大文章,经过长期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三)不断加(三)不断加强劳务输强劳务输出,促出,促进进人民增收致富人民增收致富我镇拥有人口 6 万多人,是巫山县第一大镇,劳动力资源尤其充沛,因此,镇党委政府将发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制定了劳务输出规划,简化了外出务工人员各种手续的办理程序,推行技能培训、组织转移、维权服务、社会保障、回乡创业“五位一体”模式,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跟踪服务,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援助,及时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处理劳资、合同、事故等纠纷,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我镇人民外出务工致富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镇劳务输出人员常年稳定在 2 万多人左右,年劳务收入超过 2 亿元,以 2011 年5为例,我镇全年共输出劳动力 23256 人,实现劳务收入 2.9亿元,劳务输出成为我镇人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来源四)加快(四)加快乡乡村旅游村旅游业发业发展,打造展,打造经济经济增增长长新引擎新引擎巫山,拥有巫峡、小三峡、神女峰等独一无二的世界级旅游品牌,是三峡黄金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坐落在长江南岸,位于神女溪上游的官渡镇,是巫山大旅游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纳入巫山两条旅游大环线(三峡旅游环线、神农架旅游环线)建设规划之中官渡镇生态环境十分优良,溪流清澈,空气清新,植被丰茂,景色秀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森林覆盖率达 45%,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明澈清幽,冬暖夏凉,穿城而过,可以进行漂流开发的官渡河;曲径通幽、景致美观、可以避暑消夏和科普探险的水龙洞;碧波悦目、水天一色,可以临水垂钓、泛舟湖面的水库湖泊;香火旺盛,历史悠久的观音庙;油菜花、金银花等休闲观光农业资源尤为突出从 2011 年开始,我镇党委政府决定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使乡村旅游服务业成为我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1 年,通过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围绕镇域特色,我镇开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启动了杨坝村农业休闲观光带和水库农民新村建设,并依托我镇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成功举办了首届“巫山江南菜花节”、 “巫山 2011 夏季钓鱼乡村游”、 “巫山红叶美,最早在官渡”、 “巫山乡村美食节暨刨猪汤文化节”等旅游活动,以杨林、坪南、水库等旅游重点村为单位,大力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拉动了我镇餐饮业、6住宿、零售、土特产品销售等产业的蓬勃发展2011 年,我镇全年实现年接待游客近 4 万余人次,旅游收入 1200 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1600 个,确保了农户的稳定增收,推动了镇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以 2012 年春节为例,到官渡旅游度假、走亲访友的客人络绎不绝,酒店住宿几乎天天爆满,如此种种,标志着我镇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的创新举措初见成效2011 年,我镇编制了全镇旅游规划设计稿,未来将以“天下官渡”的形象对外宣传推广,将我镇打造成为集文化休闲、钓鱼休闲、观光农业、亲水休闲、漂流探险 5 种旅游形态;官渡风情小镇、水库旅游精品村、杨坝旅游精品村、坪南片区、新营片区、水坪坝、雷坪亲水休闲片区、神女溪净坛峰环线 8 大景点为一体的渝东北第一乡村旅游精品镇。
塑造官渡旅游新品牌,助推我镇经济大发展,未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镇乡村旅游服务业必将得到蓬勃发展,我镇区域经济发展也必将更上一层楼!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当前,我镇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地方的差距仍然很大,镇域经济发展仍然是有所欠缺一是经济实力薄弱,财力严重不足由于经济总量小,可用财力弱,导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运转举步维艰二是城镇化水平低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量小且渠道不畅,对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弱,城镇7化进程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三是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业比重明显偏高,工业规模和比重过小,工业化进程缓慢同时,虽然近年来我镇民营经济有所发展,但普遍存在技术含量低、投入不足、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经营管理落后等问题,整体实力不强,经营规模小,税收贡献率低作为一个传统农业乡镇,我镇镇域经济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一)思想(一)思想观观念落后,念落后,发发展氛展氛围围不不浓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镇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能敢为人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不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办法少,想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氛围不浓近年来为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但民间的投资热情仍然较低二)基(二)基础设础设施条件差,施条件差,竞竞争能力弱争能力弱由于我县整体地域偏僻,地理环境欠佳,与发达地区相比,我镇基础设施条件远远不及发达地区,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这些都成为镇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方面在有限的经济总量与拮据的财力状况下,政府根本无力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经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低,严重影响了镇域经济质和量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区位劣势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投资8竞争力,使得开放发展和招商引资的难度加大,大型项目难以落户三)支柱(三)支柱产业还产业还很薄弱,很薄弱,带动带动能力不足能力不足近年来,我镇狠抓特色产业建设、民营企业发展、招商引资、劳务输出、乡村旅游服务业等重点工作,涌现了一批骨干企业,但产品、产业结构趋同,基本还停留在传统农业和传统工业上,农业支柱产业发展缓慢,工业企业少而不大,乡村旅游服务业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附属土特产品种多而不优。
总之,我镇产品知名度、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没有规模效益和产业化经营效益,对经济拉动力较弱,资源优势很难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三、未来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镇域经济的发展要杜绝只图高速度、快增长、以牺牲环境与资源过度消耗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错误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镇域内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必须把解放思想真正落到实处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进取,开拓创新,敢于打破各类条条框框,反对因循守旧与任何形式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要破除认为基础条件差,难有作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善于扬长避短、化被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