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5641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试题练习题试卷教案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方的民族汇聚北方的民族汇聚 大连市西岗区新华实验学校 于杰 所属学科所属学科:历史适用年级适用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与交往,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而北方民族大融合又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 本课共设有两目:一是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二是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措施。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和内地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主流。孝文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时代潮流,实

2、行了改革。所以,孝文帝改革是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的产物,而孝文帝推行的一系列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又进一步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知道“五胡”的名称及分布的地区,进一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概述出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学会评价历史事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识读“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 ,感知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和的情况。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通过思考“你如何看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具体问题。情感态

3、度与价值观目标: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与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在冲突与交往中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相互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让学生理解一个国家的强盛是靠各民族齐心合力的结果,从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培养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识。教学重点:北魏季文帝改革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改革在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隋唐时期的北方汉人已是胡汉融为一体的汉人了,这与孝文帝的改革是不可分的,孝文帝不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因此,孝文帝改革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作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孝文帝为什么要进行

4、学习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社会改革,最终与汉族融合在一起,而不保持其民族的本色呢?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从落后民族向先进民族靠拢、与先进民族同化这一历史发展规律来分析。教学理念及方式教学理念及方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论从史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鉴于对标准的理解,对教材、教学环境、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中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由发散到集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学生的活动采取分析讨论、探究等形式。教材处理 . 将课文中的第一目(楷体字部分)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列为学习的内容。 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5、的背景,纳入学习范围有利于学生对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措施的理解。 . 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一目中加入相关的图片。 由于民族融合对初一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因此,在学习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时,将反映当时民族融合的一些图片出示给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融合的感性认识。教学活动内容:教学活动内容: (一)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搜集北魏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 制作辅助教学的课件。 (二)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班同学中有没有少数民族?几个少数民族的同学都站了起来。这些少数民族同学坐在汉族同学一块儿为什么我们用眼睛分辨不出来?学生:因为我们的语言、服装、生活习惯相差无几。教师:这说

6、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思考教师就民族汇聚一词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 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屏幕显示) 教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和西北方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与汉族逐渐汇聚。那时侯都有哪些少数民族内迁?下面,请同学阅读书本的第一目,了解“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什么地区?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指导学生读书读图) 学生回答:(略)教师:请同学继续思考:这些少数民族为什么要内迁,这些民族内迁到中原会带来什么影响?(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以鲜卑族为例,了解当时民族融合的情况。鲜卑族的拓跋部在北方建立了

7、魏国,定都在平城,史称北魏。同学们想一下,北魏皇帝处在一座远离中原的城市,想要很好统治中原人民,容易吗?学生回答:(略) 二、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屏幕显示) 教师:同学们想像你就是北魏孝文帝,你想加强对中原人民的控制,会怎么办? (各小组学生交流并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评价和引导) 教师:那么,孝文帝又是怎么做的呢?师生观看孝文帝改革的影视资料(通过影视资料,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重点的理解。 ) 学生看后指出:迁都洛阳。 教师: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为更好地控制黄河流域,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措施。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孝文帝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学生根据录像以及教材归纳总结) 教师:同

8、学们推测一下,孝文帝的这些汉化措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孝文帝的汉化措施使得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学们看下面这幅图,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服饰,能发现什么问题? 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穿汉化服装的少数民族贵妇图和北魏孝文帝像.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反映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方面交融情况的墓室砖画.教师提出问题: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烧烤也是少数民族的吃法,而魏晋时在中原地区却很风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在当时“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比比皆是。汉族人民和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相

9、互取长补短,互相渗透,共同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正是在这样的民族融合过程中,鲜卑族逐渐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请同学们议一议,你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表见解, 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给学生指导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3、本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我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汇聚史实,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民族融合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北魏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为以后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课堂练习选择题略5、板书设计:一、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2、北魏孝文帝改革(1)改革的社会背景(2)改革的主要内容(3)改革的历史作用评价方式评价方式自评自评组评组评我的闪光点我的闪光点课堂准备课堂准备 20%参与积极性参与积极性 25%想象力想象力 20%学习收获学习收获 15%作业评价作业评价 20%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教学一得:教学一得:1、本课民族融合对初一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在教学当中我考虑到这一点,增加适当图片,创设情境,改善了课堂气氛。2、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置学生于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