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 (144)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5054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方程式 (144)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化学方程式 (144)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化学方程式 (144)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化学方程式 (144)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化学方程式 (144)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方程式 (14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方程式 (14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144)(144)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能力测试卷一、我会选1、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g 水受热变成 10g 水蒸气 B、50ml 水加入 50ml 酒精,总体积约为 100 mlC、5g 蔗糖溶于 95g 水中,总质量为 100g D、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2、在化学反应前后,粒子总数可能改变的是( )A、质子 B、原子 C、电子 D、分子3、某固体混合物内含有 A、B、C 三种物质各 10g,将其充分反应后,B 消耗完全,C 的质量增加了 8g,生成了 4D,则参加化学反应的 A 和 B 的质量比是( )A、5 :1

2、B、 1 :5 C、6 :5 D、5 :6 4、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是(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B、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D、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的质量比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比。5、在反应 A+2B=C+2D 中,9.8gA 与 8gB 完全反应,生成14.2g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生成 D1.8g B、质量比为 49407118C、生成 D7.2g D、相对分子质量比9880142366、镁在氧气中燃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gMg 与 6gO2 反应生成 16gMgO B、6g

3、Mg 与 10gO2 反应生成 16gMgO C、8gMg 与 8gO2 反应生成 16gMgO D、9.6gMg 与 6.4gO2 反应生成 16gMgO7、A 物质与 B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 C,那么agA 和 bgB 发生反应生成 C 的质量是( )A、一定等于(a+b)g B、一定小于(a+b)g C、一定大于(a+b)g D、一定不大于(a+b)g8、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 CuO、CO2 和 H2O 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

4、、铜元素9、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的正确含义是( ) A、氢原子和氧原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分子B、2 份质量的氢气和 1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2 份质量的水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D、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元素10、下列能正确表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A、Fe+O2 FeO B、3Fe+2O2 Fe3O4C、4Fe+3O2 2Fe2O3 D、6Fe+4O2 2Fe3O411、化学方程式 aC2H2+bO2 cH2O+dCO2 则a、b、c、d 等数之和为( )A、15 B、14 C、13 D、1012、在 4A+5B=4C+6D 反应中,已知

5、34gA 与 80gB 完全反应生成54gD,若已知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则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68 B、34 C、17 D、5113、在以下反应中,有一种元素从+2 价变为 0 价的是( )A、 S+O2 SO2 B、 2Mg+O2 2MgOC、CuO+H2 Cu+H2O D、2H2O 2H2+O214、已知反应 A+B=C+D 且 A 与 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43,若反应后生成 C 和 D 的质量共 2.8g,则消耗的反应物 B 为( )A、0.3g B、0.9g C、1.2g D、1.6g15、化学方程式 CxHyOz+5O2=4CO2+4H2O,可知 x、y、Z

6、 的值分别是( )A、1、2、3 B、2、4、1 C、4、8、2 D、4、4、116、将 20gH2、O2、N2 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 18g水,则剩余气体不能是( )A、N2 和 H2 B、O2 和 N2 C、2gN2 D、H2、O2 和 N217、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A.、氢氧化钠 B、硫酸 C、氢气 D、氯气18、在天平两边托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中各加入 5g 镁和 5g 锌,镁和锌全部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A.偏向加锌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C.

7、指针不偏转 D.都有可能19、在化学反应 C+O2=CO2 中,若生成 m 个 CO2 分子,则参加反应的氧原子的个数是( )A、.m B、2m C、m/2 D、4m20、加热 8g 高猛酸钾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是 7.4g,那么剩余物是( )A.MnO2 和 K2MnO4 B.K2MnO4C.K MnO4 和 K2MnO4 D. MnO2、K2MnO4 和 K MnO4二、我会填21、TNT 是一种烈性炸药,它爆炸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TNT+21O2=28CO2+10H2O+6N2 则组成 TNT 的元素分别是 ,其原子个数比 。22、一种火药中的硝酸铜燃烧时,可产生绿色火焰,发生的反

8、应如下:2Cu(NO3)2=2CuO+O2+4X,其中 X 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则 X 的化学式是 。23、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砒霜是否有毒。砒霜的主要成分是 As2O3。用锌和式样混合在一起加稀盐酸(HCl) ,若式样中含有砒霜,则会发生反应,生成砷花氢(AsH3) 、氯化锌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上海天原化工厂以食盐和水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化工产品。(1)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制得 Cl2、H2、NaOH 三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HCl)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氢气可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HCl)

9、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5、有些科学家预言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绿色植物,即将植物的秸杆只要成分是纤维素,化学式:(C6H10O5)n在适当催化剂作用下与水作用生成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再将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发酵转化为乙醇(C2H5OH)和 CO2。用乙醇做燃料,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CO2 和 H2O。试写出第二、三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1) (2) 26、吗啡是我国明令禁止的毒品,其化学式是 C17H19NO3,它由 种元素组成。毒品大麻的化学式是 C21H30O2。查获的这一类毒品在空气中焚烧销毁。写出在空气中焚烧大麻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 27、有一种含有水的过氧化

10、氢的样品 10g,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完全分解得到氧气 3.2g。求(1)含有水的过氧化氢中纯过氧化氢的质量 (2)求该样品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28、(1)工业上制取金属铝通常以 Al2O3 为原料在冰晶石(Na3AlF6)参与下发生如下反应2Al2O3 2Al+3O2.这个化学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下同).(2)汽车行驶时由于电火花的作用,在汽缸里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其中有:N2+O2 2NO 2NO+O2=2NO2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 反应29、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做催化剂,使汽车尾气中的 CO跟 NO 反应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

11、多的气体。这两种气体是 。写出 CO 和 N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0、为了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已全部连接为超长轨。工作技术人员常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来焊接铁轨间的缝隙,化学方程式是 。31、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 4。8g 氧气,同时只生成4。4gCO2 和 2。7gH2O,则该氧化物中含 种元素。32、夏天的变色眼镜的玻璃片中含,见光分解为和,眼镜自动变暗。光线弱时,溴与银又化合生成溴化银,眼睛变亮。试写出化学方程式。见光 ,避光 。三、我会答33、在化学反应 CuO+H2=Cu+H2O 中,它提供了那些信息?34、 (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的质量

12、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总说法对吗?为什么?(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原镁条的质量大。35、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可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 (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小可同学却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请你分析这一现象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5 题) (36 题)36、张华同学设计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

13、砝码平衡。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你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是否严密?请说明理由。37、小新用在空气中燃烧镁带的实验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1)镁带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轻,联系实验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有: ; 四、我会探究38、下面是某科研小组对“蜡烛燃烧前后各物质质量之和会发生变化吗?“的问题进行实验探究的例子,他给出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一、 假设:会发生变化 不会发生变化二、 收集、整理资料:(1)蜡烛燃烧需要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氧气、二氧化碳等为气体;(3)由(1) (2)可知实验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三、 设计并进行实验:(1)将一支蜡烛放在集气瓶中,塞上塞子,称其质量为 W1g;(2)将蜡烛点燃,立即塞上塞子;(3)待蜡烛熄灭,集气瓶冷却,再称其质量为 W2g。四、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如果 W1=W2,则蜡烛燃烧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不变。 (2)如果 W1W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