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孙子兵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5041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讲坛《孙子兵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讲坛《孙子兵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百家讲坛孙子兵法.txt-一人行,必会发情二人行,必会激情 三人行,必有奸情 就不 会被珍惜。真实的女孩不完美,完美的女孩不真实。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 必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孙子兵法的研究。主要著作有:春秋军事史 、 天人合一 、 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教论 、 孙子评传等。内容简介: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该书自问世以来,对中国 古代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人们尊奉为“兵经” 、 “百世谈兵之祖” 。 在今天,人们对孙子兵法的理解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其

2、蕴涵的哲理渗透到社会生活 的各个方面。在本讲中,多年从事古代军事理论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黄朴民从 孙子兵法的体系分析入手,对其思想和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他认为孙子兵法它的最 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争的 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它包含了四个层次:第一个是战争观念,第 二个层次是战略思想,第三个军事思想的层次,第四个层次是治兵的理论。黄朴民教授说, “我觉得孙子兵法的意义,不完全在它兵法的本身,它始终在提醒大家,怎么来对待问 题,怎么来把握战争的机遇,战争的机遇,怎么来赢得战争的胜利,它是提醒你,它不断在 提醒,不断

3、的让人们去思考,不断的让人们去思考,不断的给大家始终留下一种探索的空间” “我认为孙子兵法实际上在十个层面上,对我们今天而且对整个战争形态,它提出了自己一 种对立的统一的一种矛盾观,因为解决任何问题,它都在矛盾的互动当中,矛盾的对立和统 一当中来运作的, 孙子兵法关键就围绕着十个问题,十对矛盾在今天都有我们继续思考 的价值,和启迪的意义” 。最后,黄朴民教授结合现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孙子兵法热等 现象,提出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孙子兵法 ,不能盲目和崇拜。讲座现在开始,大家差不多都知道孙子兵法这个名字,它的许多格言,就是军事 格言大家都能背、也能随口说出来,什么“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上兵伐谋”

4、 、 “不战而屈人之兵” 、 “避实而击虚”等等等等。最为厉害的是,我们甚至把三十 六计与孙子兵法也等同起来,什么一些阴损的招数都好像都出自孙子兵法 ,什么 “瞒天过海,借刀杀人” 、 “三十六计走为上” 、 “上屋抽梯” 、 “美人计”等等等等,好像都是从孙子兵法那里出来的。这说明一个什么情况 呢?一个说明孙子兵法的名头特别大,把什么中国的计谋都往它的名下归。但是我得告 诉大家,这个认识是不全面,也是模糊的。 孙子兵法是讲诡道, “兵者,诡道也” ,但是 它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假如我们把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完全等同起来的话,那么就 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呢?孙子兵法无非是些小人的伎俩,而不是君子的哲

5、学,这实际上 表面上是推崇孙子兵法 ,实际上是降低了孙子兵法 ,降低了孙子兵法的价值。那么, 孙子作为一个兵法,它是一个非常全面完整的体系,那么孙子兵法它 的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从哲理的层面,用哲学理念的层面,来观察战争现象,探讨和揭示战 争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战争的具体方法。这个书篇幅不大,只有五千九百多个字, 它自己本身有个逻辑体系,它十三篇,多一篇少一篇都是不行的。它是经过严格的一种学术 剪裁的一种东西。你看它第一篇是计篇 ,打仗之前要算,那么计放在第一篇;第二 篇是作战篇 ,这个作战不是现在的作战,而是准备战争,你看算好了他就要准备了。当 然准备充分的时候,它要谋,要谋攻,后面你

6、看它行篇 势篇 虚实篇 军政篇 九 变篇都是讲一些具体的作战的要领,那么最后面它又是讲地形、行军、火攻等等,一些具体的战术问题,就更细化了。到最后 13 篇是用间,因为孙子兵法特别重视“知彼知己” ,用 间,用间谍么,要了解情报,掌握情报,又围了个圆圈,又转回来了。中国的文化就是个大 圆圈,老是在循环,但是每次循环都是否定之否定,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发展和升华, 孙子 兵法本身它是有个内在的逻辑体系。那么,我们今天按现代军事学的体系来分析的话, 孙子兵法至少包含四个层次: 第一个是它的战争观念。一个军事家,一个军事思想家,他首先对战争要有一个基本的态度, 是肯定战争、还是否定战争,战争与政治的关系

7、怎么样,战争与民心向背的情况又有什么, 胜负又有什么关系,那么战争要不要区别性质,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它必须要有个基 本的看法。孙子的战争观,他的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慎战” ,谨慎地对待战争。他既不否 定战争,因为在当时那个时候,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国家要统一嘛,还得打仗才能 完成统一,所以他不否定战争,但是他又反对穷兵黩武,反对把战争看成是最好的包医百病 的良方,这是孙子的对战争的一个基本的态度。这是他的战争观,简单地说就是慎战思想。第二个层次是他的战略思想。第一个他是推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就是 说追求万全,追求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第二个他的战略思想里面非常突出的

8、,他是 提倡先发制人,他认为,打仗不能被动而打,必须自己主动进攻;第三个他认为战争应该速 战速决,要进攻进攻再进攻,以最短的时间里边,取得最大的战果,实现战争的目标。这是 他的战略思想的一个基本情况。第三个他的军事思想的层次,就是兵学体系里面第三个层次,是他的战术思想,这个 思想是孙子所有整个兵学体系里面的主体部分,也是他的核心。 孙子兵法说来说去就是 用兵的方法,那么他实际上就把重点是放在用兵方法的探讨上,他里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原 则,包括他的争取战争主动权的思想“致人而不致于人” 。这个话虽然很简单,但是包 含了一切战争里面的最主要的核心含义,就是说:调动别人,不要被别人所调动。就是把主

9、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上。第二个他讲的要“知彼知己” ,这个刚才一开始就说了,你不了解情 况你不能打,情况了解得不充分也不能打,不但要知彼知己,而且要早知,你战争你要了解 情况要有时效性,过了时的话,就过了期, “明日黄花”了。还有一个我们经常说“避 实而击虚” ,你不能跟别人硬碰硬,你要用自己的优势去打击别人的薄弱,这是关键的一个 方面。第四个层次,也是最后一个层次,是治军的理论,是管理军队和建设军队的一个基本 的思想,就是军队是老百姓组成的,这个军队不经过训练,不经过调教没有一定的纪律,没 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它是形成不了战斗力的。所以孙子对这个问题,他也非常非常地重视, 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的治

10、军的方法,那么这些方法和许多包括用将,将领用什么样的人, 包括部队的训练,包括部队的赏罚,就是说怎么奖励怎么惩罚等等等等很多。他的核心就是 一句话,叫做“令之以文,齐之以物” ,就是用政治教育、物质管理、精神鼓励来教育军队, 使他们形成为谁打仗、为谁作战的一种基本的思想,就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政治思想教育; “齐之以物”就是要用严格的军纪军法,谁犯了错误,那坚决不留情面,就是要加以惩罚。 这是孙子兵法的四个思想的基本层次,按现代军事学术的范畴可以这么整理。孙子兵法它实际上诞生的时候,还是蛮早的,出来以后对后世的影响是非常非常 大的。唐朝李世民说了一句话,他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就是说兵书几

11、百种,但是没 有一本是超过孙子兵法的。王安石说只要用孙子一、两句话便可以成就功名。有一句话 是明朝,就是茅元仪讲过的一段话,我认为他对孙子兵法的定位是最准确了、讲的最好 的。他说“前孙子者” ,就是比孙子早的兵书, “孙子不遗” ,它里面的精华孙子兵法里 面都包含了。 “后孙子者” ,孙子以后两千五百年出的一些兵书, “不能遗孙子” ,就是超越不 了孙子的基本范畴,实际上这句话就把孙子的定位已经定好了。那么在国外, 孙子兵法影响也是蛮大的,你看尼克松,他写了一本书, 1999 不战而胜 ,他里面就引用了好多的 孙子的语录。西方几个二十世纪比较著名的战略学家,像约米尼、利德尔哈特、柯林斯, 这里

12、有英国的,有美国的,他们都(对) 孙子兵法都是非常推崇的。下面我讲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孙子兵法的意义,不完全在它兵法的本身。我们现 在就要说,一本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兵书,为什么到今天大家还要学,还要关注,甚至有的时 候还想运用?它本身就有非常值得人思考的内容。我们知道,文化或者说文明有两种形态, 有一种现在我们也很重视,就是说它是当时很辉煌、很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中国的甲 骨文、商朝的文字,我们今天肯定有人要,当然人很少了,要去研读这些文字,但是研读这 些文字,并不是说我们现在书写什么电脑输入法,比如方正输入法,它不会去发明,用不着 了,因为它已经是死的了。我们用它去了解商朝的历史可以,我们去

13、了解文字的演变史可以, 但这是专家之学,跟老百姓、普通民众没有关系,最多跟书法家有点关系,他写一个甲骨文, 写一副对联,挂在那里大家都看不懂,但是大家都说厉害,说这个书法家,说是要写情书的 话,假如说想让大家不知道的话,做识别的话,可以用甲骨文来写情书,公开化都不要紧, 公开的情书,人家都看不懂,只有你两个人看得懂。这个是有,但是极个别的现象,不能代 表普遍的现象,这是一个情况。第二种文明形态,就像周易 、像老子 、像孙子兵法 、像论语 ,这些文明 的积淀它还是活的,它是生生不息的,它是今天还是给人能有启示,能有启发的一个东西。 那么孙子兵法就属于第二种,跟我们现在生活还有关系的一种文化积淀。

14、那么孙子兵 法它始终在提醒大家:怎么来对待问题?怎么来把握战争的机遇?怎么来赢得战争的胜利? 它是提醒你,它不断地在提醒,不断地让人们去思考,不断地是给大家始终留下一种探索的 空间。那么,我研究孙子兵法十多年,我自己一直在考虑一些问题,我认为孙子兵法 实际上在十个层面上,对我们今天而且对整个战争形态,它提出了自己一种对立的统一的一 种矛盾观。因为解决任何问题,它都在矛盾的互动当中,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当中来运作的。 孙子兵法关键就围绕着十个问题,十对矛盾,在今天都是我们继续思考的价值和启迪的 意义。第一个关系,我认为是义与利的关系。就是说战争这个东西肯定不好玩,要死人的, 从道德的意义上讲、从人道

15、的意义上讲,战争是不应该有的,但是从历史发展角度讲、从实 际的利益来讲,战争又是不可以没有的。那么孙子他要解决的问题,他的思想的一个困惑, 或者他设法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如何使道德和功利取得一个平衡点,找到一个结合点,统 一起来。我们一直以为孙子光讲功利,是,孙子特别强调利。他一开始就讲了, “兵以诈立, 以利动” ,就是说军队打仗,就是根据利益的大小来决定要不要打,或者怎么打。那么他讲 “非利不动” ,就是没有利益就不要打,得不到好处就不要动,不到威胁的时候,不要动用 军队。他首先关注的是一个利,他说“合于利而动” ,就是说符合利益,有利益可取,军队 打;“不合于利,而止”就停下来不要打,他

16、确实是个功利主义这个立场。但是孙子难道就 不讲道德?孙子是很讲道德的,孙子他要“上兵伐谋” ,他就是要用最小的损失来取得最大的战争效果。他本身就是人道的做法,他要提倡 “伐谋” “伐交” ,就是说要打外交战,要谋略打败敌人,而反对“伐兵” ,就是公开打仗, 他最反对的是“攻城” ,认为攻城是下策,那么他也是考虑到人员伤亡,要减轻伤亡,他本 身也是有道德的含义在里面。那么这个就是说,他是找一种平衡点,既要讲道德,实际上它 给我们一个什么启发呢?就是说游戏要有规则,道德要有底线。做什么事情我认为都是既要 讲究利,又要讲究义,道义跟功利应该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孙子的第一对矛盾。他不断地 探索而且提出了他的看法,你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但是你不能不承认他的思想的深邃性, 掌握问题的深刻性,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统一,是力与谋的统一、力与计的统一,就是说力量实力跟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