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5031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朝阳区初三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阳区 20102011 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 文 试 卷 2011.1第卷(共 60 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 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 12 分。每题 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是 A妖娆(ro) 狡黠(ji) 恻隐(c) 断壁残恒(yun ) B睿智 (ru) 罔然 (wn) 深邃(su) 恪尽职守 ( ) C刹那(ch) 亵渎 (d) 陨落 (yn) 怒不可遏 () D贮立(zh) 胆怯 (qi) 拮据(j) 锲而不舍 ( qi)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义相同的是 A轻而易举 举世闻

2、名 B名列前茅 莫名其妙 C. 言行相顾 各行其是 D. 因小失大 流离失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是 A经典就是那些禁得起一读再读的作品,需要仔细读,用心品,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用寻章摘句的方法去 阅读。 B凭借着能“吃得苦中苦”的拼搏精神和得天独厚的国际影响力,邓亚萍出任 “人民搜索”网站总裁当之 无愧。 C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以其被水覆盖的场地、 “悬空人拼图”表演和流光溢彩的烟花,为观众带来无与伦比 的视觉享受。 D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抗震加固”,同学们终于又回到了熟悉的学校。看到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大家搬迁 的劳累顿时化为乌有。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 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

3、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修改:删去“发自内心地”。 B通过开展“节能环保我先行”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的低碳意识进一步增加。 修改:将“增加”改为“增强”。 C食物总有互相抵触发生反应的时候,所以牛奶中切忌不要添加果汁等酸性饮料。 修改:在“食物”前增加“因为”。 D林丹能成为羽毛球超级“大满贯”第一人靠的是平时刻苦训练和临场出色发挥取得的。 修改:删去“取得的”。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 ,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 意味仍完全不变。 文学借助文字表现思想情感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

4、一个字都不肯放松的严谨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A B C D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 A 使至塞上 王 维 唐 代 B 望江南 李清照 宋 代 C 范进中举 吴敬梓 清 朝 D 谈读书 培 根 英 国 二、填空(共 8 分) 7默写(5 分)(1) ,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 ) (2)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4)诗人辛弃疾心中常常激荡着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他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 寄之中说“ ,

5、”。 8名著阅读(3 分)章回体小说水浒传 ,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好汉们聚义梁山的故事,鲜明地表现了“ ”的 主题,被称作“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这部小说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 (人名)在状元桥戏弄并三拳打死郑屠,有力地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疾恶如仇、鲁莽直率而又 的性 格 三、综合性学习(共 8 分)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已经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出行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引起学生对交通问题的 关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交通拥堵”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9某同学在网络上搜集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说出两则材料所反映出来的主要信息。

6、(要 求: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 (3 分) 【材料一】京华时报讯 市委书记刘淇 11 月 30 日在市委十届八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国务院已原则同意了本 市(北京)关于治理交通拥堵的方案。本市要尽快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修改完善后抓紧征求意见,平稳出 台,认真落实,使治理措施尽快见效。 【材料二】新浪微博网友留言:“一场小雨,足以击瘫北京交通!如果你从团结湖路口穿过长虹桥到工体西路,短 短三公里,你可以打开三国演义 ,从桃园三结义看到关羽走麦城,车都到不了。恍惚间,以为长虹桥 变成长坂坡,堵满了曹魏八十万大军。 ” 主要信息: 10交管部门为前往调查的同学提供了以下材料,请你根据这些材料推断造

7、成北京交通拥堵的原因。 (2 分) 【材料一】 北京市 2010 年机动车保有量统计表统计日期4 月 11 日9 月 12 日10 月 11 日11 月 28 日机动车保有量(万辆)421451.5457.1469【材料二】北京市城市规划建设的现状是:大量优质的公共资源过于集中在城市中心。公众认可的大型医院、知 名学校、以及主要文化休闲娱乐场所大多坐落于此。整个城市就像一张饼,中心是人们工作的地方,而 周围是人们居住的地方,每天早晚人们涌进、涌出,如果能在一个中心外多几个中心,可能拥堵问题会 得到缓解。原因一: 原因二: 11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分别概括出其他国家和城市治“堵”的有益经验。

8、(3 分) 【材料一】在城市设计上,新加坡将全部土地规划为 55 个小区。小区不但有居住的功能,还有办公楼、购物中心、 学校、医院等,居民的上班与生活休闲,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小区内解决,这就大大降低了市民在城市内 出行的频率,从而使得新加坡交通秩序井井有条。 【材料二】上个世纪 60 年代,东京也产生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为此东京市政府下决心大力发展城市快速轨道 交通系统。如今的东京已经被一张由城市轻轨和地铁所组成的大型轨道交通网所覆盖,承担了东京全部 客运量的 86%。除此之外,东京对车主的用车也进行了系列限制,大公司一般不给员工提供停车位、东 京市区动辄 200 元人民币一小时左右的停车费,

9、也让普通工薪阶层主动放弃了开车进城。 材料一: 材料二: 四、文言文阅读(共 9 分)阅读唐雎不辱使命 ,完成第 1215 题。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 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 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

10、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 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 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 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徒以有先生也。 ”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遂许先帝以驱

11、驰 B. 且秦灭韩亡魏 今亡亦死 C. 秦王色挠 月色入户 D徒以有先生也 不以疾也 1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请广于君 (2)长跪而谢之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 (1)故不错意也 翻译: (2)此庸夫之怒也 翻译: 15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曾提到“伐无道,诛暴秦”。请阅读上文,概括说出哪些内容表现了秦王的“无 道”?(3 分)五、现代文阅读(共 23 分) (一)阅读汽笛布鞋红腰带 ,完成第 1618 题。 (11 分)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一个年过五十的人,依然清晰地记得平生听到第一声火车汽笛时的情景。他那时刚刚勒上头一条红腰带。这是家乡人遇到本命年

12、时避灾乞福的吉祥物。年三十晚上,母亲 叮嘱他天明起来换新衣新裤时系上那根红腰带,他那时只是感到新奇,却不能意识到生命历程的第二个 十二年将从明天早晨开始半年以后,他勒着这根保命带到 30 里外的历史名镇灞桥去报考中学。领着他们去报考的是一位 40 多岁的班主任,姓杜。他是同学中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一个。这是一次真正的人生之旅。他和同学们谁也没出过远门,一路说说笑笑叽叽嘎嘎,激动不已。他和老师同学相跟着走,走着 走着他感觉脚后跟有点疼,脱下鞋子看了看,鞋底磨透了,脚后跟上淌着血,他穿的是一双早已磨薄了 鞋底的旧布鞋。他心情坏了,步子也慢了,他看见杜老师向他招手,他听见同学在前头叫他,他流下泪 来,

13、觉得再也撵不上他们了。抬脚触地时的痛楚引发了他内心的卑怯,他没有说明鞋底磨透磨烂的事, 他怕那些穿耐磨的胶底鞋的同学笑自己的穷酸。他已经看不见杜老师率领着的那支小小的赶考队列了。他从路边的杨树上采下一把树叶塞进鞋窝 儿,走不出十几米就结束了短暂的美好和幼稚。他又从书包里摸出擦脸用的布巾,用布巾包住一只脚踮 着脚尖跛着往前赶,走了一段路程,布巾磨透了,他把布巾倒过来再包到脚上,直到那布巾被踩磨得稀 烂。他最后从书包里拿出了课本,一扎一扎撕下来塞进鞋窝只要能走到考场,他自信可以不需要翻动它们就能考中。纸张更经不住砂石的蹭磨,直到课本被撕光,走进考场的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断灭了。 伟大的转机在他完全崩溃

14、刚刚坐下的时候发生了,他听到了一声火车汽笛的嘶鸣。他被震得从路边的土地上弹跳起来。他慌乱不知所措而茫然四顾。终于,他看见一一列呼啸奔驰 过来的火车。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见火车。绿色的车厢绿色的窗帘和白色的玻璃,启开的窗户晃过模糊 的男人或女人的脸,还有一个把手伸出窗口的男孩的脸直到火车消失在柳林丛中,直到柳树梢头的 蓝烟渐渐淡化为乌有,直到远处传来不再那么令人震慑而显得悠扬的汽笛声响,他仍然无法理解火车以 及坐在火车车厢里的人会是一种什么滋味儿?坐在火车上的人瞧见一个穿着磨透了鞋底磨烂了脚后跟的 乡村娃子会是怎样的眼光?尤其是那个和他年纪相仿已经坐着火车旅行的男孩?天哪!这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坐着火车跑而根本不用双脚走路!他用双脚赶路却穿着一双磨穿了底磨 烂了脚后跟的布鞋一步一蹭地踯躅!似乎有一股无形的神力从生命的那个象征部位腾起,穿过勒着红腰 带的腹部冲进胸膛又冲上脑顶,一切朦胧的或明晰的感觉凝结成一句,不能永远穿着没后跟的破布鞋走 路他把残留在鞋窝里的烂布绺烂树叶烂纸屑腾光倒净,咬着牙重新举步,走过一阵儿竟然奇迹般的 不疼了,似乎越磨越烂得深的脚后跟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另一个怯懦鬼的。他终于赶上了老师和同 学,却依然不让他们看他惨不堪睹的脚后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