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5029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历史课程标准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的特征及教学策略陶 伟作为历史教学三大目标之一的情感态度和价值他的完成与否,关系着历史课的人文教育功能的实现。本文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以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任务为参照,浅析这一目标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谈谈它的教学实施策略。一、中学历史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特征在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的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的教育功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彰显,而作为主要承载这一功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1.地位的独立性地位的独立性历史教学大纲虽然也把思想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项任务提出,但在“知识主义”和“能

2、力主义”思想的支配下,传统的教学目标以“双基”(基础知识目标,基本技能和能力目标)为主,思想情感教育成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时的附属物。 历史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高度,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之外,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提出,无疑使历史教学任务由传统的“双基”变成了“三基”(认知目标、应用目标情感目标),它在统一融合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更加体现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科本质属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见,情感、态度价值观成为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不是附属的,具有独立地位,还应该被作为最重要的课程目标去实现。2.内涵的丰富性内涵的丰富性历史教学大纲

3、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着重人与社会相处时的态度体验(政治思想品德),政治色彩过浓,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态度体验,扩展到人与自然相处时的态度体验,个人对自身认识产生的态度体验,突破了以往单纯的政治教育层面,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内涵。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

4、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指向的明确性指向的明确性历史教学大纲思想教育目标在过于政治化的倾向下,叙述的教条化和缺乏“个性”,使该目标无论从内容和现实功能上都缺乏明确的科学指向,也导致实际教学中操作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从内容上明确指向五个方面:爱国主义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民主和法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通过这些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能自觉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具有改革开放意识,具有民族自豪感、自尊

5、意识和自信心,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具有为促进世界和平进步的历史责任感,具有对未来竞争世界的参与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最终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公民。4.养成的整合性养成的整合性历史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目标和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只是平面的并列了历史教学的三个侧面,在同一维度上,形成了一个结果性的静态目标体系,这导致了实际教学中“灌输教育”和“强制教育”的盛行,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历史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与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放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上,构成一个发展性的动态目标体系,这就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依托以过程和方法为手段,

6、把情意领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知识和能力)加以整合,使学生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最终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能力的训练,也有对史学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二、中学历史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策略二、中学历史课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学策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采用通过创设良好情境和多样的实践机会,以评价促发展的教学策略。1.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发

7、挥教学民主发挥教学民主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受制于教师的容器。教师要懂得充分尊重学习者尊严、价值、创造性及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为此,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应采用灵活多样的“主体参与”式的教学策略,“激活”学生内心世界,形成价值判断。例如,我国建国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涌现了一些劳动模范,如王进喜、邓稼先、 、雷锋等,这些劳动模范艰苦创业精神并没有给他们生活上带来富足,相反却牺牲了生命或身体残疾。中学生人生阅历比较浅,所以很容易产生“这样做不值得”的想法。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简单说教,是不可能使学生达到对劳模精神完整而正确认识的,在这种时候,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讨论和辩论

8、,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人物会如何?没有人愿意为周围人、社会、国家做贡献怎么办?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英雄人物的水平和价值观。2.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历史情境创设历史情境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这些“逼真”的历史情境,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在感知历史的过程中,激发情感,形成价值观念。如在“唐都长安”一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唐乐,丝竹声渐起,轻柔、舒缓的旋律在教室中回荡;屏幕上演示唐都长安的画面。在音乐、画面的配合下,教师细细地描绘唐都长安一日中可见的宫殿楼宇,帝王君臣,

9、市坊街巷,艺人客商,久远的盛唐似乎历历在目。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由此感受盛唐的繁荣,盛唐的开放,盛唐的文明。学生思维中的感知、想象、联想都被教师创设的历史意境激活了,他们在为中华文明辉煌而自豪的同时,也会对唐由盛转衰的历史教训产生深刻的认识。3.开展历史活动开展历史活动,强化历史强化历史“体验体验”历史活动是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创造欲,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力手段,同时,历史活动也为学生间接“体验”历史提供了多种渠道。教师可以依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选择相应的活动形式,如社会调查,角色扮演,辩论会,参观访问,历史小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历史的过程中,来启发内心感受,培养丰富情

10、感和责任感。例如,学习“商鞅变法”时,可组织学生演历史短剧,由学生扮演不同的历史角色,再现当年商鞅舌战群臣,力主变法的场面,使学生从中体验秦孝公的知人善任、商鞅变法的决心和胆识,感悟改革、变法之路自古以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荆棘与艰难,进而增强了对今日改革开放的理解和认识。4.进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进行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从教学的角度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评是贯彻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的建设性措施,是将学生的观念性教学转化为现实性道德的重要环节。通过测评了解了学生品德内化过程,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历史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同时,学生在接受检测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判断,这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价值。目前适合中学教师采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法、会谈法、句子完成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利克特量表等,教师可视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