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论文“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94635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论文“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论文“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论文“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三语文论文“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论文“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论文“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文言阅读客观题解题思路文言阅读是我们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方式,是高考语文必考的内容。从 2010 年的天津卷语文高考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高考文言阅读的设分比重比较稳定,分值在20 分左右。备考复习中应熟悉掌握文言阅读的常见题型及相应的解题思路,尽可能少失分。一般来说,文言阅读的第一题为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从高考命题人设题意图来看, 考查的是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常见的文言实词”就是考纲要求掌握的 120 个实词;“在文中”指的就是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所设定的实词往往是古今异义、 通假字、一词多义或是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语,而学生易犯“以

2、今律古”的错误,即用后 起的现代汉语的意思来解释文言实词。换句话来说,命题中的实词释义如果越接近现代汉 语,就越可能理解错误。如:2006 年天津卷文言第 1 题 A“南迫洛阳”中的 “迫”解释为 “逼迫”,而实际 的语境义为“迫近”。2007 年天津卷文言第 1 题 A“乐正夔一足,信乎”中的 “信”解释为 “相信”, 而实际的语境义为“真实”。2008 年广东卷文言第 1 题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中的“振”解释为 “振作”, 而实际的语境义为“赈”的通假字,意为“赈济”。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中的 “收”解释为 “收留”,而实际的语境义为“逮捕, 拘留”。D“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

3、中的 “悦服”解释为“愉快”,而实际的语境义为“心 悦诚服”。2008 年福建卷文言第 1 题 A“子何绝我之暴也”中的“暴”解释为“暴躁”,而 实际的语境义为“突然”。2009 年山东卷文言第 1 题 D“过而击之也”中的“过”解释为“经过”,而实际 的语境义为“错误”。2009 年宁夏海南卷第 1 题 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的“薄”解释为“削弱” ,而实际的语境义为“接近,靠近”。2009 年天津卷第 1 题 A“君有加惠于其臣”的“加”解释为“增加”,而实际的 语境义为“施加”。2009 年湖南卷第 1 题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的“季”解释为“季节,季候”, 而实际的语境义为“季

4、为排行的序位,表示排在最后。在此指秋末九月。”当然,这种判断是一种初断,不能完全依赖,成为解题的依据。有了这种初断,还需 要代入原文中去理解,看它是否符合上下文的文意,做出最终的判断。比如:2008 年北京卷文言第 1 题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责”中“欺负”解 释为“压迫、侮辱”;B“略依古法,不得过法”中“过法”解释为“逾越法规”。用心 爱心 专心初断这两项翻译最接近现代汉语。我们将其解释代入原文上下文的语境中,“或”指代的 是“下吏”,代入原文理解为“他接待下吏,给以很多的恩惠,但纪律严明。下吏压迫侮 辱延寿,他总是责备自己”。延寿是上官,下吏不可能压迫欺辱,这明显不合文意。因此对实

5、词词义判断第一条原则为:代入法。通过与现代汉语意思的比对,初步筛选 可疑的选项,再代入原文进行检验,做出准确的判断。其次,还可以通过词性判断法。根据实词在文句中的词性,判断词义的理解。如:2004 年浙江卷文言第 1 题 B“君行坏堰”中的“坏”解释为“使毁坏”,代 入原文中可以看出“坏”应为形容词,理解为“毁坏” 。2007 年北京卷文言第 1 题 A“法弗能正也”中“正”解释为“正确”。此处的 “正”紧跟能愿动词后,词性应为动词。A 项翻译为形容词有误。2008 年江苏卷文言第 1 题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中“度”解释为“考虑”。此处的 “度”词性应为名词,而 D 项的解释为动词,即

6、可确定此项解释不正确。2008 年全国 I 卷文言第 1 题 A:“部使者檄刚抚定”中“檄”解释为“文告”。此处 的“檄”应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显然翻译为名词有误。2009 年福建卷文言第 1 题 C:“县吏怪其意气”中的“怪”解释为“责怪”,此处的 “怪”是文言文常见的意动用法,应翻译为“感到奇怪”。第三、可以借助文言文句式对称的特点,利用整齐的对偶句,实现借助已知来判断未 知,即结构法原则。如:2005 年浙江卷文言第 1 题 B 项:“庭除甚芜”中“除”解释为“废除”。此处的解释 与现代汉语的翻译无异,可以初步怀疑;此句与“堂庑甚残”相对,根据结构对称词性相 同或相近的原则,可判定此处的“

7、除”应为名词,即为“台阶”。2008 年江西卷文言第 1 题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中“贿”解释为“贿赂” 。此处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的翻译无异,可以初步怀疑;而“贿”与“令名”相对,可判定 此处的“贿”应为名词,翻译为“财物”。第四、可借助课文中已学过的实词含义来推导课外文言实词的解释,即知识迁移法。 如:2005 年湖北卷文言第 1 题 A:“李超,字魁吾,淄之西鄙人。”鄙:粗俗为学中“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中“鄙”意为“边境”,此用法学生 在初中就接触和掌握了,可以很容易地判定此处的翻译有误。2006 年四川卷文言第 1 题 B:“环堵之中。”堵:院子五柳先生传中“环堵萧然

8、”和此句非常相似,“堵”意为“墙壁”。推之此句中也是 此义。2008 年四川非延考卷文言第 1 题 A: “而郑氏数千人指独完。”完:灭亡六国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中的“完”在文中为“保全”, 也适用于此句中。2008 年江西卷文言第 1 题 C 项:“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贿赂用心 爱心 专心诗经氓中“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中的“贿”翻译为“礼物”,推之此句上下 文意应为“礼物”。2009 年浙江卷第 1 题 B 项:“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鸿门宴中“欲呼张良与俱去”的“去”解释为“离开”,根据上文内容,“去而 不复念”的主语是“自己喜欢的书画”,“去”就不可能

9、理解为“归去”,而实际的语境 义为“书画被人拿走”,解释为“离开”。文言阅读的第二题通常为虚词辨析题。重点应掌握常见的 18 个文言虚词,即“而、何、 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设题上涉及其 意义和用法的辨析。虚词的意义是指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大意,而虚词的用法是指它的词性。 解题思路应是先辨析其词性再结合其翻译意。因此应教会学生分辨介词、连词、副词、助 词、代词、语气词的区别,这是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和难点。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了 应掌握的 18 个文言虚词。学生应逐个梳理其词性,准确记忆每个虚词的词性用法。比如: “而”字词性上分两类:连词和代词。拿到虚词辨

10、析题的做法是先判定词性,再看翻译。比如:2008 年天津卷文言第 2 题 D 项: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夫赵强而燕弱这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转折关系。2009 年天津卷文言第 2 题 D 项:君何不杀而授之其尸卒廷见相如,礼毕而归之这两个“而”均为连词,表示承接关系。2009 年安徽卷文言第 2 题 A 项:遂扫石而坐弃甲曳兵而走这两个“而”均为连词,但关系不同。前一个“而”表示承接关系,而后一个“而”表示 修饰关系。纵观近 5 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爱在虚词的特殊含义、特殊用法上设题, 设题方式上也是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识记每个虚词的特殊含义和特殊 用法的例句。如

11、“因”字词性用法共两类:介词、连词。介词往往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 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凭借”“趁机”“通过”。这其中特殊的含义 有“趁机”和“通过”。高中课文内出现过的“因”解释为“趁机”含义的句子,比如在 鸿门宴中“因击沛公于坐”和“不如因善遇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因跪请 秦王”和“不如因而厚遇之”;苏武列传中的“因厚赂单于”等。这几句均出自史 记。同学们如果把这些例句的用法牢牢记住,很多时候就能事半功倍。在 2008 年北京卷 和 2008 年湖南卷文言阅读的虚词考查中,均直接出现“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而这 两者特殊的含义不仅在虚词辨析上考查过,还在句子翻译中出

12、现。用心 爱心 专心如: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 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翻译为:班超说:“不入虎穴,就抓不到虎子。现在的办法,就只有趁夜用火攻击匈 奴使者,他们不知道我方有多少人,一定非常震惊害怕,这就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又如:超乃闭伺胡,悉会其吏士三十六人,与共饮。酒酣,因激怒之曰翻译为:班超就把侍者禁闭起来,把其他官兵三十六人全部召集起来,和他们一起喝 酒,酒酣时候,趁机激怒他们说2008 年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 3 月联考中翻译句子“因为明宗言其后贵不可言”就可 翻译为趁机对明宗说他以后富贵是不能说尽的。因此,把每个虚词在课本中的特殊意例句记熟了,考试中我们方能游刃有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