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943348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初三历史与社会第一二单元测试 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姓名 班级 一、客观题(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一、客观题(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每题 2 分,共分,共 44 分)分) 1、 “二战”对美苏结成战时同盟正破裂的标志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 “杜鲁主义”的出台 C、北约组织的成立 D、丘吉尔“铁幕”演说的发展 2、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是 亚非会议召开非洲独立年纳米比亚独立七十七国集团 A、 B、 C、 D、 3、下列不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过渡的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农业合作社 C、手工业合作社 D、资本主义工商业

2、改造 4、被誉为中国“两弹元勋”的著名科学家是( ) A、华罗庚 B、李四光 C、袁隆平 D、邓稼先 5、中国共产党为完成统一大业,最早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一国两制” 的构想( )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朝鲜问题 6、中国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地区是( ) A、城市 B、农村 C、沿海 D、沿江 7、歌曲春天的故事歌颂了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歌词“一九七 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句 歌词指的是( ) A、深圳搞特区试点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广州 C、建海南省作为最大的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上海 8、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外

3、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 ) A、2001 年加入 WTO B、1971 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1972 年尼克松访华 D、1979 年中美建交 9、最近一段时间,恐怖主义又活动猖獗,俄罗斯列车大爆炸,土耳其 大爆炸,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打击恐怖活动。这表明( ) A、反恐怖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主要根源 C、战争的威胁已不存在 D、恐怖主义是世界不太平的因素之一 10、美国纽约时报曾披露,美国为保持惟一的超级大国的地位的不 惜将自己集团内的西方盟友视为“潜在的敌人” ,提出尤其要警惕从欧洲、 日本和其他地区出现约与美国相抗衡的历练。这说明( )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

4、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美国谋求世界霸权 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是发达国家相互抗衡的根源 A、 B、 C、 D、 11、关于“发展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主要指南北关系或南北问题 主要指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主要指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问题 它关系到整个世界的繁荣与稳定 A、 B、 C、 D、 12、2003 年 8 月 6 日,中国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首次举行的代号为“联 合 2003”的多国联合反恐怖主义活动的军事演习,这一活动( ) 有利于打击恐怖活动,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 有利于加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 反映了加强“军事联合”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 说

5、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A、 B、 C、 D、 13、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会不断引发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之间的 矛盾。下列问题不是人口增长率过高引发的是( ) A、供应不足 B、人口老龄化 C、业问题严重 D、人民生活贫困 14、以下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太阳能 B、天然气 C、石油 D、铁 15、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向大气排房大量物质,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 健康和精神状态,危害动植物生长,损害设备、财产和建筑物,甚至影 响一些地区或全球的气候,这称为( ) A、水体污染 B、噪声污染 C、大气污染 D、热污染 16、北京崇文门十字路口西南角,高高耸立一座“人口警世钟” ,

6、那急速 跳动的红色数码,告诫我们必须时刻牢记( ) A、大大提高劳动人口素质 B、鼓励生育的方针 C、实行计划生育 D、优生优育政策 17、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徽山湖,现在每天必须无条件接纳来自 2 省 32 个市区县、总量高达 71 万吨的工业和生活污水,造成鱼虾大量 死亡、减产,有的甚至绝迹,使得当地渔民被迫“转岗” 。这一事件主要 反映了我国严重的( ) A、人口问题 B、经济问题 C、环境问题 D、资源问题 18、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势,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加强 B、暖流增强 C 二氧化碳增多 D、降水增加19、 “如果中国的能源利用率提高 15%25%,每年至少可以节

7、约标准煤 3 亿吨。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可挖潜力大 开发新能源不如挖掘现有能源的利用率 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我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减少能源的浪费 A、 B、 C、 D、 20、下列有关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人类活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 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和改造自然 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和能量超过了自然界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类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自然界的自然净化能力 A、 B、 C、 D、 21、这里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模拟网上论坛,请你以“绿色卫士”为 网名加入论坛进行评判。你认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碧水蓝天说:“我们既要金

8、山银山,也要绿水青闪。 ” 天晴朗说:“我们发展经济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 ” 草花香说:“非常赞同,我们要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不毛之地说:“管他呢!只要挣钱,保不保护环境与我无关。 ” A、 B、 C、 D、 22、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一些重大的工程,如“南谁北调” “西气东输” , 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资源中的( ) A、我国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 B、我国资源结构短缺 C、资源利用不够科学,资源损失严重 D、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二、主观题二、主观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

9、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 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 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摘自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报告 材料二:材料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德国访问时指出,一个中国的原则已 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温家宝总理在参观了位于勃兰登堡州的波茨坦旧 址后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波茨坦会议旧址是一个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 地方。 波茨坦公告 ,明白无误地确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二战后, 台湾回归中国,这是正义战胜邪恶的结果,也是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 正义事业的国家和人民的共同胜利。1943 年开罗宣言 ,1945 年波 茨坦公告和 1971 年第 26 届联大通过的 275

10、8 号决议确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材料三:材料三:2002 年 8 月 3 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透过视讯直播方式, 对在东京召开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 29 届年会发表谈话称:“台湾跟 对岸中国一边一国,要分清楚。 ”陈公然声称, “台湾是主权独立于中华 人民共和国之外的国家” 。(1)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分别是哪一年?收回香港、澳门对我国有什么 意义?(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中国共产党人创 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样的伟大构想?(3) “二战后,台湾回归中国” ,这次回归是摆脱了哪个国家的殖民统治? 这个国家是在哪一次

11、战争后依据什么不平等条约割占台湾的?(4)运用所学知识驳斥陈水扁的谬论。2、看漫画、看漫画新愚公移山新愚公移山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 (10 分)分)城市垃圾 哇啊啊俺子子孙孙挖不尽焉我的子子孙孙千千万,两大山很快完(1)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该如何解决上述漫画中所反映的问题?(3)举例说明你的家乡是否存在上述问题?024681012141949197820013、读上图并回答下列问题:(、读上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2 分)分) (1)图一、图二、图三分别说明了什么?(2)它们分别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0100200300400500600美国日本印度中国图一图

12、一 四国每百万人中的大学生比例(1990 年)人数比例(1990)图二图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变化示意图0% 20% 40% 60% 80% 100%2000 1995 1990 1982图三图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014156465 岁以上(3)你认为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材料一:材料一: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987198919972001材料二:材料二:中美两国部分指标比较(2001 年)内容 国家中国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900 美圆30600 美圆成年文盲在全国总人 口中的比例男 9% 女 25%3%4、阅读上

13、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 分)分) (1)材料一说明我国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这些变化在你家乡是 如何体现的?(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国情?(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亿远)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0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下列三幅图反映了当前世界存 在的问题。材料二:材料二:2004 年 4 月 23 日,世界银行公布统计数据,19812001 年间, 发展中国家的绝对贫困人口比例减少了一半,但非洲、拉美、东欧和中 亚许多国家贫困人口的比例却有所上升,或者仅略有减少

14、,实现联合国 “千年发展目标”仍面临严峻挑战。(1)材料一的图片说明当今世界什么问题仍受很大威胁?说说导致这些 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2)材料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又是什么?(3)在这一国际背景下,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世贸大厦被袭击巴 以 冲 突美国轰炸伊拉克答答 案案一、客观题1234567891011BAADCBAADBD1213141516171819202122BBACCCCADAA二、主观题1、 (1) (4 分)1997 年,1999 年。宣告了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的终结,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2) (2 分

15、)一国两制(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3) (3 分)日本;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 。(4) (3 分 7)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陈水扁“一边一国”的谬论上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陈水扁公然鼓吹“” ,这是错判形势,我们坚决反对。反对“”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立场。2、(1) (4 分)前一幅漫画反映了我国人口基数大而造成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资源消耗量大。后一幅漫画反映了我国环境污染严重(2) (4 分) (3) (2 分)3、(1) (3 分)图一说明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人口素质偏低。图二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快速增长。图三说明我国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