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参考资料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3864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传》参考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左传》参考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左传》参考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左传》参考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左传》参考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左传》参考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传》参考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左传左传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章培恒 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 ,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 ,简称左传 。它与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但是, 公羊传和谷梁传纯用义理解释春秋 ,而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只是后人将它与春秋配合后,可能做过相应的处理。一些专门解释春秋 “书法”而与史实无关的文字,显然是后加的。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有人认为这个左丘明就是论语中提到的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但对此,唐代以后颇有人怀疑,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无名氏的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

2、的大纲形式不同, 左传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作为一部历史著作, 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书中虽仍有不少讲天道鬼神的地方,但其重要性却已在“民”之下。如桓公六年文引季梁语:“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 (民是神的主宰,圣明的君王都是先为百姓办成好事,然后再致力于神灵的事情。 )庄公三十二年文引史嚚(yn)语:“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此类议论,都是作者所赞同的。诸子散文(尤其孟子 )也有类似的议论,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

3、重要的思想进步。 但应该看到,所谓“民本”思想是有具体背景的。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 “民”作为财赋和士兵的来源,其人口众寡直接关系到国力的盛衰。而当时北方诸国,仍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国与国之间,也不存在封锁的疆界, “民”可以自由迁徙。故争取民众,甚至比占领土地更为首要。 孟子记载,梁惠王对“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很感焦急,便是此意。说到底,这还是从统治者的利益来考虑的。作者所信奉的准则始终贯穿于对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述,可谓褒贬分明。书中不少地方揭示了统治阶级中某些人物暴虐淫侈的行为,也表彰了许多忠于职守、正直和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总体上说,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

4、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 但是,试图用简截鲜明的道德观念评价复杂的历史,难免要遇到麻烦。最明显的,对于各国间频繁的战争,作者总是要首先辨明双方在道义上的曲直是非,并将此同胜负结果直接联系起来,企图说明正义之师必胜的道理。然而事实上,当时的战争多是因各国间争夺土地与人口而发生的,如果一定要以简单的儒家道德标准衡量,只能如孟子所说“春秋无义战” ;且一场具体战争的胜负,也很难归结于道义上的原因。 因而作者勉强作出的评述,常显得迂腐可笑。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为诱敌深入,助长敌方的骄傲懈惰之气,故意“退避三舍” ,这本

5、是一项巧计;书中却指责楚军统帅子玉步步进逼作为国君的晋文公,是“君退臣犯,曲在彼矣” ,故不能不失败。这不但毫无道理,亦不能适用于其他类似的情况。 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应该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为后人称道。写得最为出色的,便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五大战役。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一一交代清楚。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

6、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 左传所记外文辞令也很精彩。这一类文字照理应该有原始的官方记录作为依据,但必然也经过作者的重新处理,才能显得如此精炼、严密而有力。与尚书乃至国语所记言辞相比,差别是很明显的。最突出的例子,要数“烛之武退秦师”一节。整篇说辞不到二百字,却抓住秦国企图向东发展而受到晋国阻遏的处境,剖析在秦、晋、郑三国关系中,秦唯有保全郑国作为在中原的基地,才能获得最大利益,于是轻而易举地瓦解了秦晋两大国的联盟,挽救了已经必亡无疑的郑国,至今读来,仍是无懈可击。这是世界外交史上运用地缘政治学的一个很早的杰出范例。 从文学上看, 左传最值得注意的地方,还在于它记叙历史事件与历

7、史人物时,不完全从史学价值考虑,而是常常注意到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显著的文学因素。 一般说来,史籍记载中,愈是细致生动的情节,其可信程度愈低。因为这一类细节,作为历史材料的价值不大,在发生的当时或稍后,也不大可能被如实地记载下来。尤其所谓“床笫之私” 、 “密室之谋” ,更不可能是实录。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左传作者所依据的材料,虽主要出于史官记录,但也有不少原来就是社会上以各种方式流传着的历史故事,其中已经包含了若干虚拟的成分;在完成这部著作的过程中,作者又根据自己对历史的悬想、揣摩,添加了不少内容。当然,这种虚拟和揣摩,不同于小说、戏剧的虚构,它是

8、完全依附于历史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历史,并表现作者的历史观念。但不能够说,这里就没有追求一种“故事趣味”以满足作者自身和读者的搜奇心理的潜在意识。 举例来说,在秦晋郩 xio 之战中,作者选择了蹇叔哭师、弦高犒师、文嬴释囚、秦伯悔过几个小故事,把这一历史事件的曲折经过,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晋公子重耳之亡所选择的故事,尤其富于戏剧性:过卫乞食于野人,在齐贪恋安乐而被姜氏与随从灌醉强行带走,过曹时曹共公窥其裸浴,至楚与楚王论晋楚未来关系,在秦得罪怀嬴而自囚请罪,把重耳十几年流亡过程写得跌宕起伏,饶有趣味。重耳之亡,大概原来就是很有名的故事,所以流传过程中,留下不少有趣的内容,而作者的取舍,

9、又偏向于这一方面。在这些故事情节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重耳的性格,既有贪图安乐、高傲任性的一面,也有胸怀远大、善于自我克制的一面。而且在流亡过程中,他作为政治家的气质也逐渐成熟。有些细节,是写得颇为传神的,如: 秦伯纳妾五人,怀嬴与焉。奉匜(y)沃盥(gun),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秦穆公送给他五名女子作姬妾,怀嬴也在其中,怀嬴捧着盛水器浇水给重耳洗手,重耳洗完后,用带水的手向怀嬴挥甩,使水溅在她身上,怀赢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为什么瞧不起我?”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 )怀赢是秦穆公之女,先嫁给晋怀公(重耳之侄) ,此时

10、又改嫁重耳。她捧着匜(盛水器)浇水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以湿手挥她,这原是贵公子任性的派头,怀嬴认为这是卑视自己,因而发怒。重耳此时正恳求秦国帮他回到晋国夺取政权,岂敢得罪怀嬴?只得以隆重的礼节赔罪。这一节文字虽短,却写出了二人在特定处境中的特定心理。 人们对故事的兴趣,是产生文学的基本动力之一;故事情节、人物描写,也是小说和戏剧的基本要素。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与戏剧的产生相当迟,但与此有关的文学因素,却不可能很迟才出现。只不过它借了历史著作的母胎孕育了很久才分离出来。而左传正是第一部包含着丰富的这一类文学因素的历史著作,它直接影响了战国策 、 史记的写作风格,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这种传统既

11、为后代小说、戏剧的写作提供了经验,又为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他一、 左传释名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 左氏 、左氏传 、 春秋古文 、 古文春秋左氏传 、 春秋内传等。又与春秋公羊传 、 春秋穀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关于左传是否传春秋 ,颇有异说。司马迁、班固都认为左传是为传述春秋而作,但汉儒也有不同看法,如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晋王接认为:“左氏辞义赡富,自是一家书,不主为经发。 ” (晋书王接传 )朱熹云:“左传是史家,公 、 穀是经学。 ”(朱子语类卷八三)可见左传和春秋公羊传 、 春秋穀梁传确有区别, 左传是自成一家的编年体史书,并非依经作传。但左传丰富的记事又有

12、助于说明春秋 ,不能说它与春秋毫无关系。桓谭说二者“犹衣之表里,相待而成” ,如无左传 , “使圣人闭门思之,十年不能知也。 ” (新论.正经 ) 。左传本不为经,唐朝扩充经的范围,有九经之名,唐文宗大和年间又扩充为十二经,于是左传也被列为经了。在古代,左传是被作为经来看待,从今天看来,它既是一部史书,同时又是一部文学书。二、 左传作者1、左丘明 左传相传为春秋时左丘明作,司马迁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 ”左丘明只两次见于论语 ,根据论语可知左丘明纵不是孔子前若干年前的人,至少也和孔子同时。但春秋记事则终于 BC481 年, 左传记事始于 BC722 年,终于BC468 年,且最后一段还提

13、到赵无恤的谥号“襄子” ,襄子之死距孔子之死已经 53 年,左丘明若和孔子同年生,则需活到 125 岁或更长,才能著左传 。因全书风格统一,从头至尾都为一人手笔。2、刘歆 康有为持此说。4、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现代一般人认为这部著作是战国初年魏国史官的作品。唯该书初版于 1979 年 9 月。袁本中国文学史:今人一般认为此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编订者是一位儒家学者。郭预衡中国文学史:看来左传与国语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但既以左氏为名,与之当有某种关系。说其中部分史料可能出于左丘明传诵,大概比较可信。总的说来,关于左传作者,目前尚无公认说法,只得存疑。三、 左传思想1、民本思想 2、进步

14、的历史观 记载了各种历史事件,反映了新旧势力的消长变化,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3、 儒家思想 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四、 左传艺术1、叙事艺术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 ,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该书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 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1) 叙事手法的多样性作为编年史, 左传的情节结构主要是按时间顺序交代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全过程。清代李冯晔读卮言称左传:“叙事全由自己剪裁, ” “其中有正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暗叙,有预叙,有补叙”共列举了

15、 29 种叙事手法,虽分类略有繁琐,但可见左传叙事手法的多样性。(2) 叙事的完整性和戏剧性左传叙事,往往很注重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和因果关系。 左传叙 事最突出的成就在描写战争。 左传的战争描写,全面反映了左传的叙事特点。一般说来, 左传写战争,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起因、醖酿过程及其后果。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有时就像一个故事讲述者,把事件叙述得 颇具戏剧性。大量生动的戏剧性情节,使这部作品充满故事性。不仅如此, 左 传有的叙事记言,明显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真实记录,而是出于臆测或虚构。 (3) 叙事中的道德化、神秘化倾向左传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还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而且叙述中往往还带有神秘因素。作者面对既成的历史事实,根据历史人物的言行得失,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加入种种神秘化的传说故事,来 预示事件的结局,解释事件的因果关系。这反映了春秋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 水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长于写人左传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其中许多人物写得个性鲜明。 左传有些描写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 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 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