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2978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条 1 条 编编制目的制目的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特编制樟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年) 。条 2 条 指指导导思想思想(1)以中部崛起、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2)适应环鄱阳湖生态区发展新机遇,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提升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促进樟树与周边城市协调发展。(3)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推动樟树产业向集群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4)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人为本,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5)延续城市文化,体现山水体色,提升城市环

2、境品味,建设宜居城市。条 3 条 规规划依据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1)(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令2006第 146 号)(3)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4)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 号) (5) 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 宜春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 条 4 条 规规划期限划期限近期:2008-2015 年;中期:2016-2020 年;远期:2021-2030 年;远景:2030 年以后。2条 5 条 规规划范划范围围市域:包含樟树市下属街道和乡镇,面积 1290.99km。规

3、划区:鹿江街道、淦阳街道、福城街道、张家山街道、大桥街道、阁山镇、洋湖乡、观上镇横里村、洲上乡溪西村、洲山村、榆树村、严埠村,面积约为 330 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指赣江两岸的城区部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 42km。条 6 条 强强制性内容制性内容本规划条款中带“黑体字”的内容为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一经确定,必须严格遵照本规划实施。若确需修改调整,必须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调整。条 7 条 规规划法律效力划法律效力本规划是樟树市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基本依据,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规划建设及城市土地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3第二章第二章 城市发展城市发展

4、目标策略目标策略条 8 条 发发展目展目标标(1)工业新城。发挥樟树药、酒、盐和保险设备生产集群的优势,实现轻工业和重工业协调发展,打造江西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推进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实现二产三产长平衡发展。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布局契合,实现就业岗位与居住空间协调,实现职住平衡。(2)文化名镇。体现樟树作为江西省千年名镇的重要地位,打造中国药都,延续和保持樟树文化,营造多元文化氛围;发展文化产业,丰富群众生活;打造成为环鄱阳湖生态区内重要的休闲旅游胜地。(3)宜居城市。合理利用赣江、芗溪河等水系资源,建设舒适的居住环境,建构和谐社区;加强商业、文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形成现代服务业高地;提供充分

5、的创业、就业机会,保障各阶层的需要,实现和谐社会。(4)生态城区。提高产业门槛,保护湿地和沙洲,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公园绿地和生态廊道,构建生态绿地系统,形成具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城区;条 9 条 发发展展战战略略(1)抓机遇,做准备,融入区域发展(2)抓全局,铺产业,打造产业集群(3)抓新区,强中心,引导空间增长(4)抓环境,提品质,构建宜居城区(5)抓战略,留通道,强化门户地位(6)抓时序,按规律,推动跨越发展条 10 条发发展展时时序序(1)准备阶段(2008-2015 年) 。这一阶段樟树处于工业化中期,产业重点向重工业发展倾斜,以盐化工基地的建设为重点,人均 GDP 达到 4800 美元,

6、GDP 总量达到 200 亿人民币;这个阶段主要为樟树的工业重化做准备。4(2)启动阶段(2016-2020 年) 。在准备阶段的基础上,樟树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可以实现轻工业和重工业齐头并进,人均 GDP 达到 7400 美元,GDP 总量达到 322 亿人民币。(3)完善阶段(2021-2030 年) 。樟树进入工业化后期,第三产业发展加速,人均 GDP 达到 1.46 万美元,GDP 总量达到 695 亿人民币。5第三章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一节第一节 城镇化规划城镇化规划条 11 条市域人口市域人口规规模模近期 2015 年市域人口 59 万人,中期 202

7、0 年市域人口 62 万人,远期 2030年市域人口 68 万人。规划期间市域人口年均综合增长率为 1%。近期 2015 年市域城镇化水平 54%,城镇人口 32 万人,中期 2020 年市域城镇化水平 60%,城镇人口 37 万人,远期 2030 年市域城镇化水平 70%,城镇人口48 万人。规划期内市域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 1.1 个百分点。条 12 条城城镇镇化推化推进战进战略略(1)以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提高城镇化水平。(2)优先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城镇。(3)突出特色,完善职能,提高城镇化质量。(4)提升城镇人口整体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第二节第二节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

8、划条 13 条市域城市域城镇镇体系的空体系的空间结间结构构(1)市域城镇体系的空间策略是强心聚点、沿江沿路。进一步集聚和强化中心城区职能,服务和带动市域发展。并依托铁路、公路、航道,优先发展重点城镇,集聚人口与产业。(2)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城两翼两带三轴”的空间结构。 “一城”指中心城区,为市域的经济文化中心。 “两翼”包括临江和盐化工基地,其中临江镇发展成为市域副中心;盐化工基地是江西省重点产业基地。 “两带”指以浙赣铁路、沪昆高速公路沿线为赣江西侧的发展轴带;以滨江 105 国道沿线为赣江东6侧的发展轴带。 “三轴”指南北向的 S314、S220 省道等为辅助发展轴。条 14 条市域城市

9、域城镇镇体系的体系的职职能能结结构构按照主要职能,市域城镇划分为综合型城镇、工贸型城镇、农贸型城镇、旅游型城镇四种类型。市域城镇职能结构 城镇类型职能樟树市区综合型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临江综合型市域副中心,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以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 商品集散流通为主的综合性城镇阁山工贸型为盐化工基地、四特“两城”提供配套产业和服务的工贸型城镇黄土岗工贸型以粮食、药材加工及商贸为主的工贸型城镇。永泰工贸型以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集散流通为主的工贸型城镇。观上工贸型以保险设备制造、粮油加工、药材种植为主的工贸型城镇。昌傅农贸型市域生猪养殖基地,以粮食加工、生猪养殖为主的农贸型城镇店下旅

10、游型南昌都市圈的休闲旅游基地,以生态旅游业、绿色农业为主导的旅 游城镇吴城旅游型以文化旅游、粮食加工为主的旅游城镇。经楼农贸型以粮油加工、水产养殖为主的农贸型城镇。义成农贸型以粮油加工、药材种植为主的农贸型城镇。中洲农贸型以农副产品加工、畜牧业为主的农贸型城镇。刘公庙农贸型以粮油、中药材的生产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洲上农贸型以生猪养殖、药材种植加工为主的农贸型城镇条 15 条市域城市域城镇镇体系的体系的规规模模结结构构市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分为中心城区、重点镇和一般镇。规划临江、黄土岗、永泰为三个重点发展城镇,其他为一般城镇。重点镇的规划人口规模在0.5 万人以上,其中临江镇的人口在 3-5 万

11、人,黄土岗和永泰在 0.5-1 万人之间,一般城镇的人口在 0.3-0.5 万人,其中昌傅和经楼现状城镇人口规模较大,规划人口规模按照 0.5-1.0 万控制。樟树市域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城镇规划城镇人口(万人)规划等级中心城区40市域中心临江3-5重点镇黄土岗0.5-1.0重点镇7永泰0.5-1.0重点镇昌傅0.5-1.0一般镇经楼0.5-1.0一般镇阁山0.5-1.0一般镇店下0.3-0.5一般镇刘公庙0.3-0.5一般镇观上0.3-0.5一般镇吴城0.3-0.5一般镇义成0.3-0.5一般镇中洲0.3-0.5一般镇洲上0.3-0.5一般镇第三节第三节 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条 16

12、 条发发展目展目标标形成以樟树中心城区为枢纽,铁路、公路、水运等各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机衔接、协调发展,中心城区与乡镇之间的便捷联系,与樟树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空间布局相协调,运输组织合理、设施网络完善、枢纽衔接顺畅、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体系。条 17 条铁铁路系路系统规统规划划(1)规划完善樟树东站的建设,争取樟树东站等级由四等站升为三等站。规划建设京九铁路货站,建设盐化工基地铁路专用线。(2)完善樟树站及张家山货运站的建设,结合樟树汽车总站,提升樟树站的客运能力;结合赣江河西港区泊位建设,在张家山货运站发展铁路和港口联运。(3)结合铁路发展规划,争取客货车在樟树设站,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13、(4)妥善处理好市区内铁路专用线与城市道路的衔接,建设处理好交叉口,既确保铁路专用线的畅通又确保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8条 18 条樟樟树树港港江西省区域性重要港口、赣江中游港口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依托赣江、融入长江、干支直达、江海相通的总体格局,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港口基础设施与赣江主通道通航等级相匹配,水陆运输方式相衔接的现代化港口,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构筑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赣江二桥以下航道为三级航道。水源保护岸线位于规划赣江二桥上游1000 米以上岸线。河东港区主要为樟树市河东地区水运物资及盐化工基地服务。河西港区为城北工业园区和樟树市河西地区水运物资流通服务,并作为周边城市

14、水运货物的中转港口。条 19 条公路网公路网络规络规划划(1)国道 105 线南移,构建赣江东岸交通走廊。(2)改造清萍公路,构建赣江西岸交通走廊。(3)改造清高公路,改善与高速公路出入口的联系。(4)增加跨江大桥,加强樟树市域中部与高安的联系。(5)拓宽樟观公路,增加与丰城、抚州的联系通道。(6)增加联系道路,加强主要旅游景点交通。第四节第四节 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条 20 条市域水市域水资资源源规规划划(1)加大节约用水力度。按照建设节水型城市的标准,坚持把节流放在首位的方针,立足节水,深化节水工作,以节水求发展,实现以节水为中心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缓解和改善供

15、需用水矛盾。(2)通过工程措施来提高水资源的充分利用。规划期内有步骤的改造现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通过必要的工程措施,使水资源在区域之间可以相互调配。9(3)水资源利用优先排序。在枯水年,水资源优先供给生活用水,其次保障基本农产品的用水,再次保障生态和工业用水,最后供给一般农业。条 21 条市域供水市域供水设设施施规规划划中心城区扩建现状三座水厂,以赣江水为水源。市域内其他乡镇单位独立建设供水系统,分别自建给水处理厂,以优质地表水作为水源。农村地区采用地下水为水源,建设一体化给水处理设施,保证供水安全。条 22 条市域排水工程市域排水工程规规划划规划扩建中心城区现状污水处理厂,并新

16、建 2 座污水处理厂,使得中心城区总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 20 万吨/日。规划在每个乡镇内都建立污水处理站,使其污水可以达标排放。规划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一体化污水分散处理设施,节约污水处理成本。条 23 条市域市域电电力工程力工程规规划划规划扩建现状 220kv 清江变,新建张家山与盐化工 2 座 220KV 变电站,使得总主变容量达到 990MVA。以该三座 220KV 变电站为电源点,强化与外部赣西电网联系,以便输送电力进入樟树。规划扩建现状 2 座 110KV 变电站,其中张家山变主变容量扩大为94.5MVA,樟树变主变容量扩大为 94.5MVA。并在整个市域新建 8 座 110KV 变电站,形成樟树市域的 110KV 高压环网,提高供电可靠性。规划期末,市域内有昌傅、黄土岗、刘公庙、经楼、吴城、观上、让山 7座 35KV 变电站,为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服务。规划期末,整个市域形成 220/110/35/10kv 的四级电网结构,符合樟树市域整体的发展需求。条 24 条市域通信工程市域通信工程规规划划规划樟树市域远期电话普及率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