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2975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教学设计及评析析慈溪市长河镇中心小学 励旭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材分析:教材分析: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是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节新课,它编排在几培求和、几倍求差、和等分、差等分应用题之后,是一个独立的例题。这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是以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应用题为教学基础。因此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关键是找到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学好这一节内容,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上课一开始,我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拔河比赛引入新课,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地参与尝试探究活动。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猜想,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深入探究。新课展开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合作交流来探究新知的,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探究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第二步探究移动个数与相差个数有怎样的关系。这两次探究活动,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接着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过程以及自己所发现的

3、问题,从而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能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并在分组讨论、集体交流中,会说,会听,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学设计及评析教学设计及评析: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评评 析析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师:同学们,课间我们进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哪队赢了?你们愿意再来一次吗?这次老师重新按排人数,我们下课后继续比一比,好吗?老师这次是这样安排的:前面的两组为一队,我们把他们叫作甲队,甲队有 16 人,后面的两大组也为一队,把他们叫作乙队,乙队有 26 人。那就这样吧,我们下课后再来比一比。

4、哎,同学们,你们对老师的安排有意见呀?(学生答)师:既然你们对教师这样的分配有意见,那你们说该怎么办呢?当学生说到“从乙队调出几人到甲队”时,师:真是个不错的提意。这就叫“移多补少”。并板书:移多补少。师:那么应该从乙队调出几人到甲队,两队人数才同样多呢?”“请同学们猜一猜。”“那么是不是真的该从乙队调 5 人到甲队,两队的人数才同样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引出课题并板书完整: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应用题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类题呢?师:让我们摆学具做个实验来研究一下吧。请同学们拿出研究表格 1: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先请每位同学独立完成,再把你的想法

5、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二、新授:1、移动个数与相差个数有关。(1)、学生操作探究: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一、一、摆一摆、填一填: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 息息相关。让学生独立操作,根据自己的经验,第 一 行第 二 行移动个数二、想一想:你从上表中发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发现的多!)_三、请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伴交流一下,好吗?(2)、小组代表发言: 师:通过摆一摆、填一填,你从表中发现了什么?(相差个数都 是相等或相差个数都是 2;移动个数都相等或移动个数都是 1) 师:移动个数为什么都是 1 呢?(因为相差个数都是 2,都把相

6、差个数“2”平均分成了 2 份,每份都是 1,所以移动个数都是 1) 师:那么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呢?(相差个数) 师:那么移动个数与相差个数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请你再来猜 一猜。(学生猜想)移动个数与相差个数是不是真的存在这种关系呢? 我们接着来研究。请同学们拿出研究表格(2),独立完成。2、移动个数是相差个数的一半(或相差个数2=移动个数)(1)、电脑出示第二张表格,学生独立操作研究:移动个数和相差个数有什么关系?移动个数和相差个数有什么关系?第一行 3 9412第二行 5 110 2相差个数 移动个数 一、摆一摆、填一填:二、你能从上表中发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发现的多!)三、请把你的想

7、法再与小组同伴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汇报,得出结论:师: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你的填表情况?(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过程以及自己所发现的问题,从而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猜想是创新的前提,创新离不开猜想,只有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和猜想,师:刚才,我们大家进行了积极热烈的讨论、探索,谁能向大家汇报、展示一下你们组经过讨论有什么发现吗? 集体反馈,学生汇报。 (表中的相差个数都是双数;相差个数是移动个数的 2 倍;移动 个数是相差个数的一

8、半。) 师:刚才的回答中,同学们都从表中发现了很多知识,你觉得哪 个发现最有价值呢?(移动个数是相差个数的一半) 如果学生只能说出相差个数是移动个数的 2 倍,教师则引导:真 不错,那么知道了相差个数,我们怎样来求移动个数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差个数2=移动个数得出:移动个数是相差个数的一半;3、验证:师:刚才我们通过摆学具研究了移动个数与相差个数之间的关系,如果题中的个数很多,我们来看:(多媒体显示:)第一行有 8 个,第二行有 100 个。从第二行移动几个,两行的个数同样多?师:现在你还能用摆学具的方法来解决呢?不摆,能不能知道相差个数与移动个数分别是几呢?让我们再来借助研究表(2)

9、,接着往下填,并请学生列一列算式。学生独立解答:学生汇报:师:相差个数是多少?(92)你是怎能样列式的?(100-8=92)师:知道了相差个数,怎样求移动个数呢?你是怎么算的?(922=46)教师小结:要求移动几个才能使两部分物体的个数同样多,可以先求出它们相差数,再将相差个数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移动的个数。教师边小结边用多媒体显示线段图验证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在合作交流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第一行 第二行4、尝试解问题:师:现在你能解决上课刚开始,拔河比赛中人数的分配吗?请你当老师,应该从乙队调几人到甲队,两队的人数才相同呢?想一想,从数

10、学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要我们第一步先求出什么样,再求什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解题方案。(1)同桌讨论解题方案。 第一步先求出( )第二步再求出( )(2)独立试做:(3)反馈评价:要求从从乙队调几人到甲队,两队的人数才相同呢?你是怎样来想的?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2616=10(人) 综合算式:(2616)2102=5(人) =102=5(人)答:应从乙队调 5 人到甲队,两队的人数才相同。注:学生列成:(26+16)2=422= 21(人)教师则板书,进一步引导探究:先计算出两部分在同样多时是多少个,然后用实际每部分的数与同样多时的数比一比,多的数就是移动的个数。 师:在日常生活

11、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一类问题,老师收集了几个问题,你们能用今天研究出来的方法加以解决吗?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操作中悟出解这类应用题首先应找到相差个数,再把相差 个数平均分成两 份,其中的一份就是移动个数让学生将实际问(一)、基本练习:(多媒体显示) (1)、同学们去春游,第一辆车上有 43 人,第二辆车上有 35 人。从第一辆车调几人到第二辆车,两辆车上的人数同样多?(2)、水果店有两筐苹果,第一筐有 46 个,第二筐有 74。要使两筐苹果的个数同样多,应从第二筐取出几个放入第一筐呢?学生独立列式。第一题: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二题: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回答,电脑显示) 利用实物投影仪投

12、影学生做的题。教师小结:同学们,要求移动个数,一般是先找到相差个数,再把相差个数2 得到的就是移动个数。那么相差个数直接告诉我们了,我们可以怎样来算呢?大家来看:(多媒体显示)(3)、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得了 6 个,第一行给第二行几个后,两组的个数同样多?第一行: 第二行: 师:第一行给第二行几个后,两行的个数同样多呢?你是怎样想的?从那部分去移?(多媒体演示)怎样列式?(62=3)师:相差个数直接告诉了,我们是怎样求移动个数的?(只要把相差个数2)(三)、对比练习:1、有两袋大米,第一袋重 6 千克,第二袋重 18 千克,。从第二袋倒入第一袋多少千克,两袋大米同样重?2、有两袋大米,第二袋比第

13、一袋重 12 千克。从第二袋倒入第一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高了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意识及能力。袋多少千克,两袋大米同样重?3、有两袋大米,第一袋重 6 千克,第二袋比第一袋重 12 千克。从第二袋倒入第一袋多少千克,两袋大米同样重?注:第三小题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列成:12+6=18(袋)18-6=12(袋)122=6(袋)教师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问:你认为哪一种好?为什么?师:通过上面三道题的对比练习,你有什么想法或启发?(三)提高练习:师:研究了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芳芳小朋友遇到了一个大难题,你们帮助她吗?请你试一试。(多媒体显示:)芳芳有两袋糖,第一袋有 84 粒

14、,第二袋有 20 粒。每次从第一袋里取 8 粒放到第二袋里,经过几次就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讲评。师:你是怎样想的?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认为自己在这节课中提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是怎样进行学习的?(通过猜想、摆学具做实验验证、学习小组讨论等)同学们说的真好!今后我们可以经常用到这种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五、作业:作业本P71安排了一题直接告诉相差个数,求移动个数的题,目地是为了减缓坡度,学生只有真正 掌握了、理解了, 才能迅速地排除对比练习中的多余条件,正确、简便地进行解答。通过对发现过程的回顾去感悟发现的方法,学会探究的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培养探究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