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92960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注册城市规划师实务答题技巧2008 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答题技巧(一)1、城市格局合理,结构合理 集中紧凑型:城市各项主要用地较集中,便于集中设置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和市政工程设施,又可节省建设投资,一般中、小城市大多采用这种布局形式。分散疏松型:受河流、山川等自然地形、矿藏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隔,形成若干分片、分组,就近生产组织生活的布局形式,彼此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会高一些,通常是大城市和地形限制的城市。集中与分散型:主城区与外围具有不同功能的组团,主城与外围组团间布置绿化隔离带。2、功能分区明确(1)工业用地工业区与居住区间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有

2、便捷的交通条件。避免工业区对居住区的干扰、污染。如风向的上、下及绿化防护隔离带、排放污水设在河流的下游,且在居住区的一端。工业区中对有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妇女劳动力多的工业,应接近生活区。电子、缝纫、手工分散在居住的独立地段,机械、纺织在城市边缘独立地段。工业区与居住区具体布置中、应有利于职工步行上、下班,同时考虑便于开辟公交路线,使交通负荷均衡,但工业与居住区若离若即,避免单间交通,防止工业区包围城市。工业区注重运输联系:耗能:年运量 10 万 t 以上的,并直接来自铁路的货物,应敷设铁路专用线,或设置工业编组站。注意进线方向,避免进入工业区的主干道垂直直交。铁路货物接近工业区,并按需要分设几

3、处。减少中转运输、减少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沿江靠河的工厂:主要有造船厂、造纸厂、木材厂、化肥厂、印染厂等。注意岸线的合理利用。对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工厂,可远些,以免占用岸线。沿对外交通的工厂:*网注册城市规划师通常在城市边缘地段,合理组织工厂出入口厂外道路的交叉,避免过多干扰对外交通。隔离工业远离城市的独立地段。化工、冶金业工厂与城市保持距离,设防护带 500-800 米以上。有协作的工厂就近集中布置,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转运、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形成产业链。旧城区的工厂:分散几处的、要调整集中或创造条件迁址新建。盆地、峡谷地段:静风频率高,不宜摆放污染工业。(2)居住区良好地段给

4、居住避开洪水、地震、滑坡、沼泽、风口等不利条件。少占农田。靠近就业地点。城市规模小时集中布置,规模大时,分散布局,并留有余地。指标。(3)仓储区小城市可单独布置在城市边缘。大、中城市应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不宜过分集中危险品仓库设在远郊独立地段,避免运输时穿越城市。冷藏库有异味,污水,设于郊区河流沿岸蔬菜库:市区边缘通向市郊的干道入口处燃料及易燃材料库:设在郊区独立地段,大风季节城市下风向或侧风向油库:离开居住区、变电所、重要交通枢纽、机场、大型水库及水电站、重要桥梁、大、中型企业、矿区、军事设施,最好在地形低处,并有防护林带。用地比例不宜过大,过小。物流中心在城市外围环路与通往其它城市的高速公路

5、2008 年城市规划师规划实务答题技巧(二)(4)公共设施用地 商业中心接近服务人口的分布重心,大城市不止一个中心,还有副中心?所处位置的道路性质不应为交通性干道科技、高教区附近可就近安排高新产业区,便于功能衔接直接服务于市民的公建设施(图书馆、科技馆) ,靠近居民区及科技、高教区用地指标规范(5)艺术性利用好各自城市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高地、山丘、河湖、水域,将其作为总体布局的视线和活动焦点,创造出平原、山地和水乡等各种城市的特色。利用山川河湖、各胜古迹、园林绿地、历史文化区,充分体现城市美学,形成城市景观的整体骨架。道路、桥梁的布置能很好地与山势、水面、林木相结合,创造出城市的艺术风貌。注重

6、城市中心和干道的城市景观定位,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干道的艺术面貌。组织有秩序,有韵律的城市轴线,集中反映出城市的性质和特色。*网注册城市规划师注意反映地方文化特色,避免破坏水系和大拆大改的线型等,保护好历史遗产文化区等。(6)绿化用地比例、指标:城市绿化覆盖率35%,绿地率30%,主干道绿带面积20%,次干道绿带面积15%,小区绿地 1ha.0.5/人,小游园 0.4ha.1/人,组团绿地 0.04ha.1.5/人。风景区内不得安排污染工业,避免过度开发。绿化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均匀,绿化面积70%绿地形成点、线、面的整体特点,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河、海、湖、铁路的防护林带宽度30m,

7、污染工厂50m 的防护林带。(7)对外交通铁路应从城市边缘通过,不得分割城市过于零碎。客运站客运站在大城市可能有多个,设在中心区边缘,距市中心 2-3km,中、小城市设在城区边缘,通过式。客运站必须与城市主干道相连,协调好市区公交,长途汽车,商业服务,注重市内换乘,直接通达市中心及汽车站、码头、地铁可直接引入客运站。货运站中、小城市只设一个综合性货运站、物,大城市按性质分别设于其服务的地段,设在市区外围。到发为主的综合性站物,接近货源或结合货物流通中心布置,不为本市服务的设在郊区。危险品设在市郊,并有安全隔离地带。编组站留有发展余地,一般设在铁路干线汇合处,避免被专用线,货场,工业,仓储包围。

8、保证主要车流方向有便捷的线路,折角车流最少。会让站、越行站、间距约 8-12km.港口选址避开水上储木场、桥梁、闸坝、水源保护区。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留出生活岸线。应有疏港大道。水深 10m 可停万吨船舶。石油作业区在城市、港区、锚地、重要桥梁的下游。造船厂应划定专门水域、陆域。机场选址布置在城市的沿主导风向两侧,相切最小 5-7km,通过 15km,距市中心 10-30km.30min 以内,专用高速公路相连。与编组站保持适当的距离。机场宜适度集中,不应分散建设。公路高速公路的设计时 100-120km/h(山区 60km/h)特大城市布置高速公路环线联系各条高速公路,并与城市快速路网衔接,

9、不能穿越市中心。中、小城市应远离城市中心,采用立交,以专用的入城主干道接入城市。高速公路应与城市快速路相连,一般等级公路应与城市常速交通性干道相连。特大城市宜与城市交通密集地区相切而过,不宜深入区内。公路与城市道路各成系统,互不干扰,与城市不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定的入口处与城市道路连接。公路不能作城市干道。公路等级及横断面形式是否相符、合理。大城市设多个公路客运站,设在市中心区边缘,用城市交通性干道与公路相连。中、小城市设 1 个公路客运站。客运交通枢纽必须与城市客运交通干道有方便联系,可采用立体交叉。公路货运站日常生活用品的中心区边缘工业产品、原料工业区、集中(8)城市道路道路功能同毗邻用地性

10、质相符交通性道路两侧及两端,不应安排生活性用地(居住、商服中心、公建)避免安排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尽可能选线直捷,两旁布置为开敞绿地。生活性道路两侧不应安排大、中型工业、仓库和运输枢纽。城市各级道路应充分结合地形,与城市绿地、水面、城市主体建筑、城市的特征景点组成整体。城市各级道路应成为划分、联系城市各分区、组团、各类城市用地的分界线、通道。城市道路的选线有利于组织城市的景观,并与城市绿地系统和主体建筑相配合,形成城市的“景观骨架” 。道路系统规划应系统完整,分级清晰,功能分工明确,不仅满足交通联系要求,也要满足发生自然灾害时的紧急运输。交通在道路系统中的均衡分布。避免单一通道,应提供两条

11、以上的路线(通道)为使用者选择。城市各部分之间(中心、工业区、居住区、车站、码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城市各组团、分区间要有必要的干道数量联系。商业中心、体育场、火车站、航空港、码头等集散点附近的道路网要有一定机动性,可为地震时提供绕行道路并留有发展余地。内密外疏(中心区、外缘;商业、工业)支路在内的道路用地面积率 20%以上满足不同功能交通的不同要求一个交叉口交汇的道路不超过 4-5 条,交叉在 60-120间,不组织多路交叉口,避免错口交叉。城市出入口道路与区域公路网有顺畅联系。与铁路站场、港区码头、机场有方便联系。铁路与城市道路的立交应保证城市干道无阻通过。避免过境交通直穿市区,避免交通

12、性道路穿越生活区。旧城路网规划,充分考虑旧城历史、城方特色和原有道路|考试|大|网形成发展的过程,切勿随意改变道路走向,对旧街道与名胜古迹要保护。适当的路网密度 8-15%道路用地面积占建设用地面积 8-15%,200 万以上的人口可 15-20%适当的道路面积率 20-30%道路间距快速路(80)1500-2500m 宽度 60-100m主干道(40-60)700-1200m 宽度 40-70m次干道(40)350-500m 宽度 30-50m*网注册城市规划师支路(30)150-250m 宽度 20-30m立体交叉主要设置在快速干道的沿线上交叉口附近不设公交站点,转角半径。主干路车速为|考

13、试|大|25-30,半径为 15-25.次干路车速 20-25,半径为 8-10.支路车速 15-20,半径 0 为 5-8.单位出入口车速为 5-15,半径为 3-5.道路横断面一块板适应“钟摆式” 。两块板:交通性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三块板: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客运干道四块板:投资大,运行通力低,不经济道路间距快速路(80)1500-2500m 宽度 60-100m主干道(40-60)700-1200m 宽度 40-70m次干道(40)350-500m 宽度 30-50m支路(30)150-250m 宽度 20-30m立体交叉主要设置在快速干道的沿线上交叉口附近不设公交站点,转角半径。主干路车速为 25-30,半径为 15-25.次干路|考试|大|车速 20-25,半径为 8-10.支路车速 15-20,半径 0 为 5-8.单位出入口车速为 5-15,半径为 3-5.道路横断面一块板适应“钟摆式” 。两块板:交通性干道(快速路、高速公路)三块板: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客运干道四块板:投资大,运行通力低,不经济平面环形交叉口不适用于快速路和主干路停车设施出入口宜在次干道上,不得在交叉口、人行横道、公交停靠站及|考试|大|桥隧行道处,如需在主干道设出入口,应远离干道交叉口并用专用通道与主干道相连。城市主要出入口每个方向应有两条对外放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