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92626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连07年9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间析少数名族大学生就业问题间析少数名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新疆是以多民族聚居地的地区,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少数民族的积极参与。自治区民族成分众多,地域辽阔,要想在全疆范围内达到和实现小康社会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工程和管理人才是很难现实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是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维护边疆地区团结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新疆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大,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问题严重危及新疆社会的稳定。 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新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新疆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家

2、庭的切身利益,关系新疆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进一步深化改革,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稳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新疆高校 1999 年开始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平均每年以 20至 30的速度在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就业率逐渐走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 年来,新疆高校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 70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 20左右,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还在在不断下降。在城镇少数民族家

3、庭的调查中,近三年,有 67.72的大学生没有就业,只有 32.28的大学生已经就业。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占到总数的 66.28,就业率为 33.82,实际就业率可能更低。2.就业政策上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新疆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但是当前新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与入学时的倾斜政策还不配套。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高考民汉分数线一直存在150200分的差距(或再考虑到有些科目是新疆出题,少数民族学生得分的课目构成等因素,实际水平差距还要大得多)没有改变。调查中,有36.1

4、4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民汉学生两个标准进入高校,高校也只能以两个标准考核和要求,以两个标准毕业。毕业之后进入同一个人才市场,而市场无情,没有两个标准,它只用一个标准衡量、评价、录用。因此,导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3.语言障碍、生活特点,影响了就业渠道的顺畅企业的目标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企业在市场招聘人员只考虑所聘人员能给企业创造多少财富,则很少考虑党的民族政策和对少数民族的照顾。他们拒绝招聘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理由之一就是语言障碍,吃饭不好安排,对此,政府又无权干预它的用工自主权。4.新疆的人才市场机制仍不规范、不健全新疆高校少数

5、民族大学毕业生成熟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完善:就业信息的收集、网络应聘于招聘在新疆还是不够成熟,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等。5.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由于新疆经济欠发达、南北疆经济发展又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差距悬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学科存在着失衡现象,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失衡:1).地区性失衡 2).行业性失衡6.用人单位选人标准与学校培养目标不匹配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

6、差距。新疆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长,但实际工作能力却大打折扣,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用人标准,这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是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愿意把工作机会提供给“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正是这一要求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的瓶颈。据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选人最看中的是工作经验,有37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时最缺乏的是工作经验,有23的企业认为还缺乏专业知识,还有11.4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汉语表达能力。通过对大学生参加面试感受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用

7、人单位表现出不同用人的理念。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非常看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对口和现有工作经验、能力,在招聘面试中就侧重这方面的考核,要求也很严格。企业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36.4的企业认为最好是“专业对口”,有13.6的企业认为“专业对口”是用人的主要条件,还有14.1的企业认为专业不对口,绝不录用。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据调查,有24.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非常重视,47.7的企业比较重视,只有0.5的企业认为不重要。这说明专业局限和汉语水平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困难。同时也说明一些用人单位对专业限制过于苛刻,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相关领域

8、就业,因而必定造成就业渠道狭窄。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企业坦言,新疆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目前新疆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中,普遍缺少实践环节和创新思维教育,显然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合拍。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总体的认同程度不高,必然导致“有效需求上的就业难。 ”企业调查显示,只有0.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满意,有5的企业认为不满意,而存有顾虑不回答的多达48.6。7.新疆高校在高等教育定位中存在问题首先,新疆高校“人才培养观”社会认可的约束性小。新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新疆高校是受市场冲击较小的一块桃园。由于新疆高等教育供给资源远远小于高等教育需求市场,形成了

9、新疆高校供给的优势地位,到目前为止,不管高校办学效果如何,都没出现高校破产的现象,使得高校成为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之外的不倒翁。这样缺乏竞争压力与社会认可淘汰制的约束,使办学理念失去“服务社会”的效果检验标准,即使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不适应,也不能从根本上构成对新疆高校办学的压力。其次,大规模的扩招与有限的投入制约了新疆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具体实现。招生规模的扩大,没有带来相应的财政投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满足不了新疆高校扩招后进行日常教学运转需要的相应费用。教学软环境无财力支持,如学科专业资料少,教师对外的教学与学术交流经费奇缺,学生实验室与学习基地的建立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要

10、求等等。新疆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新疆高校办学局限于讲台与黑板之间,又由于扩招后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地应付上课,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新疆高校脱离社会、关门办学。这种办学方法无法造就出适应新疆发展变化的少数民族人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上述所说的以外也涉及到社会保障,贷款,住房,养老等因素。首先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上不能得到一定的保障的话那是不行的。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平平安安的,我们都需要一份保障,那么这个前提就是有一定的收入。同样的,现在住房问题是年轻人最为头疼的事。所以大多数年轻人都选择用贷款来解决住房带来的问题。总之,解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措施不仅要靠政府、高校、用人单位等努力,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更应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提高自己,适应就业市场,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