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22484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摆脱职业倦怠,焕发育人激情摆脱职业倦怠,焕发育人激情汕头市校长教育理论创新研修班学习体会汕头市天竺中学 刘冬吟汕头市校长教育理论创新研修班第三期在北师大开班了,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本人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次的北师大之行,感触良多,收获颇丰。教育教学管理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困惑、思考问题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得到了一定的启示。这次培训一共有 35 个专题,既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有前沿的思维工具介绍,还有传统朴素的名人成才启示这些讲座无疑给我们莫大的启发。黄晖阳局长的“校长三说”:校长是知者,知者不惑;校长是仁者,仁者无忧;校长是勇者,勇者无惧。这“三说”把校

2、长的能力、修养和胆识等方面都作了阐述。陈丽教授的校品学校建设最高境界把学校品牌建设的意义以及校品建设的四个层次作了具体的阐述。张彬福教授的“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钱志亮教授的“回到原点看人” ,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个体差异。前教师队伍中出现的职业怠倦,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帮助教师摆脱职业怠倦,焕发育人激情,这是校长们必须思考与面对的现实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重点作论述。一、 职业怠倦的含义所谓倦怠(burnout),其含义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枯竭”,它与压力、紧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职2业倦怠概念最早是由 Freuden berger 在 1974

3、 年提出来的,用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诸如情感耗竭、身心疲劳、工作投入度降低、工作成就感下降等消极状态,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这一概念最早用于形容长期药物滥用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比如情绪耗竭、动机丧失等。随后, Maslach 等人开展富有成效与影响的持续研究,并对职业倦怠下了一个操作定义: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由于长期遭受到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源而产生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情感耗竭、非人性化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职业倦怠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情绪倦怠、非人性化和成就感的降低。其中情绪倦怠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指感到情

4、绪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如果这种疲劳的情绪状态长期持续下去,个体就会感受到一些负面的情绪,并对工作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的行为,就是非人性化。成就感降低是指在工作中效能感的降低以及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 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许燕在 20022004 年间负责有关教师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的课题,连续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共 6000 多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枯竭状况,发现大约 20的教师受到“职业枯竭”的困扰,16的教师处于较高的心理枯竭水平。在职教师中不少人都曾体验过身体能量的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感,抵抗力下降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精神疾患。这样来看

5、,教师的职业倦怠已达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对我国教育3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不利的影响。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社会过高的期望与成就感的缺失。教师是特殊的职业,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非常高,被认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辛勤的园丁,一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社会对于教师的批评是十分严厉的。正如威尔逊所说:“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在冲突和不安全感。 ”这些过高的社会期望,往往使教师压抑正常的需要,过分限制自己并关心种种细节,就有可能变得拘谨保守、缺乏自信、内心压抑,身心健康大受影响,最容易产生职业

6、倦怠。特别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教育教学具有特殊性,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师培养学生并不象工人生产产品一样能够迅速地看到效果,教育教学的效果需要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显现出现,而且,这种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是由教师个人主观决定的,它需要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得到体现,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学生不听从老师的指导,所以虽然教师花费了很多的精力,但效果是很难显现的。由于长期的工作而看4不到效果,因而教师

7、的成就感是很难得到体验的,这样就最容易产生对职业的兴趣的丧失。同时,学生家长们为了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让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他们对教师的期望高到近乎苛刻的程度,他们期望“教育万能”“学校万能”当学校和教师不能实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把指责的目光投向教师这时教师所体验到的不仅是工作的劳累社会地位的低下,更有不被理解有付出而无回报的辛酸,教师的成就感因此而降低,倦怠心理便会油然而生2、社会地位的低下与对环境的厌倦。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消除对自己和自身周围环境的不明确性,会产生社会比较动机,从而去寻求成为比较对象的他人,特别是和自己类似的他人。教师的经济地位是其社会地

8、位的基础和标志,微薄的薪金使教师的社会地位难以真正体现和得到提升,虽然人们口头上虽然说着尊师重教,但在很多人的心里.却把中学教师当作了高级保姆。因此不少教师产生了极度的失望,从而将目光转向了其他行业。一部分索性离开教师岗位去开辟新天地,还有一部分则陷入了观望和彷徨,不安与躁动笼罩着这部分教师,教学于他们而言意义已并不大了,屈服于职业倦怠已是早晚之事。而校园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除了教室就是办公室和家庭,很少有与外界相接触的机会;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是单调的,除了上课外,就是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回家休息,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而且,由于教学上的激烈的竞争,使得教师之间5

9、的人际关系始终处于微妙的状态,教师的心理问题长期不能得到缓释。同时,由于或多或少地缺乏领导或上级支持,使得教师产生工作极其没有意思,枯燥无味的感觉,极易导致倦怠的产生。3、应试教育的的压力与素质教育的失衡。有教育学专家认为,升学率不仅长期以来已成为我国各级学校的教育目标和绩效标准。宏观上,国家提倡素质教育,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与教师的评价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评价并不一致。目前的教师评估机制仍然是以高考为指挥棒,按“升学率”和“考试分数”来考核教师。学校的升学率高,意味着生源有保证,学校的创收就多,老师福利就有保证;评先进、发奖金、人事调动等等都得拿升学率作硬参数,学校和教师自然想方设法为提高升学率而

10、努力,即使是属于义务教育范畴的小学和初中也存在为了进入更好学校和相互间攀比的激烈的竞争。据一项针对部分城市中小学的调查显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每天在校的工作时间平均在 10 小时以上,人均日劳动时间量比其他岗位一般职业超出 2 个小时以上,睡眠时间平均少 1 小时。如果再加上教师下班后的备课、批改作业、家访、个人进修学习、辅导学生课外活动等,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 12 小时以上,而且基本上没有双休日,教高中的老师寒暑假的休息也往往没有保证。而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绞尽脑汁,包括给教师施加行政压力,定升学指标。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漫漫征途中,教师们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长时间处于身心疲惫状态。4、角

11、色的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冲突。 “无论从角色职责,还是6从社会文化的继承而言,教师一直是社会提倡的价值模范,且被作为一种价值传播的工具。 ”但现在,随着商品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的价值观念在不断改变,许多教师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于是就产生了角色价值观与教师个人价值观的冲突。这种冲突在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比如:某些教学内容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与标准,与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并不完全一致,但为了正面引导学生,他们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价值观念,而向学生输灌与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当这些观点与学生的观点不相一致时,教师就会对角色的价值观道理怀疑,从而导致个人的价值观与角色的价值观的背离,最终引起他们对

12、自己职业的失望。5、创造、艺术性的低下与机械化教育的厌倦。马卡连柯在论共产主义教育一文中曾说:“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我们有权拒绝创造吗?不能够,我们决不能拒绝教育工作中的创造性7。 ”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严峻事实是:封闭性的教育系统、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艺术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正是忽视了教育工作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将我们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看成是简单机械的重复,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看成了毫无个性的产品;对自己的工作只想到量的累积,不追求质的飞跃。时间一长,便失去了对工作的好奇心、新鲜感,不去求新求异求美,一切只在惯性的轨道上滑行。有些教师工作时“目中无人” ,一学期下来竟叫不上几个

13、学生的名字;有些教师常年与书店绝缘,仅凭一本教参去挖掘“微言大义” ;有些教师把一切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技7术的创新都看成是“花架子”而拒不沾边这些,正是教师“职业倦怠症”的具体“症候” 。6、教育体制的改变与职业的危机感。一方面,由于国家多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学生数量日渐锐减,教师精简已势所难免;另一方面,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已成为各类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师职业也同社会上许多行业一样, 铁饭碗正在逐步被打破,评聘分开、竞争上岗、学生择师评教等举措使得众多教师心神不宁,恐慌不安。 ”这使教师普遍感受到了危机感。而且在新形势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课程和内容,

1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日益变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不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年来,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职称的考核等,还被要求在学历上达到更高的一个层次,高中教师将来要有研究生水平,初中教师要有本科水平,幼儿园教师要有专科水平。这些都使老师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教育部门制定了学历升级、职称晋级、继续教育等政策,旨在提高教师素质,但在具体操作中,这些政策却被异化为教师的“负担”。“我们的工作已经很辛苦了,还要在业余时间应付没完没了的升级、达标、检查、评比、考察,实在是力不从心了。”7、教育对象的复杂化与繁重工作量的压力。随着经济的

15、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与精神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些不良8社会现象趁机侵入了校园。学生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明显抬头。由于家庭沟通的缺乏,学校教育的偏颇,社会媒体的误导,当前学生人格中的缺陷比较突出,如普遍的存在着急功近利、自私冷漠等不良人格。学生的复杂又直接加重了教师的工作难度,纠正一个学生要花费比过去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表明:工作量与时间上的压力与工作倦怠密切相关,日益繁重的工作不断增加教师的倦怠感。三、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一)增强教师职业威望,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通过国家政策的倾斜和舆论的宣传等手段,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教师、支持教师的意识倾向与心理

16、氛围,促进教育公平、学校均衡、政府投入有法律保证。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教师的劳动也需要经济、物质手段来调节,保障教师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应落到实处,只有使其收入居于其他行业的前位,才能真正使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提倡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自信心,进而将教学视为一种事业而积极追求。 ”(二)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摈弃应试教育。这是最为关键的。应试教育带给教师的压力之大已经达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这已经成为不仅是教育界而是发展到全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现象。但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彻底改变现存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还在继续9存留,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带着镣铐跳舞” 。要设法减轻教师负担;要努力改变教师工作项目繁多、工作时间过长的现状。有关部门应切实抓好素质教育的条条框框。例如能否不千篇一律地写教案,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以教育、教学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