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21850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第一章 前前 言言铅山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赣东北南部的武夷山的北麓,居信江中游。其地理位置:东径 1172611800,北纬 27432824东与上饶县相交,南与福建武夷山市相邻,西毗贵溪市、弋阳县,北连上饶县、横峰县。全县境内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逐渐低下,南北长 66 公里,东西宽54 公里,总面积 2177.66 平方公里。总人口 41.32 万人,总户数11.1665 万户;其中:农业人口 33.43 万人,8.7691 万户。铅山县由地理位置所致,铅山是江西省境内年降雨高值区和暴雨中心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1958 毫米,最大一日降雨 242 毫米,最大三

2、日降雨 406.4 毫米。多年平均迳流深 1419 毫米,多年平均迳流量 27.0108 亿立米,地下水迳流量 3.548 亿立米,总迳流量30.5588 亿立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 33.86 万千瓦,可开发量30.47 万千瓦。丰富的水力资源为我县实施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为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水力资源。早在“七五”期间,我县就把发展水电事业作为振兴我县经济的一个主攻方向,为我县实现初级水电农村电气化县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经“八五”期间五年的努力,实现了初级水电农村电气化县。 “九五”期间在抓好现有水电站挖潜改造的同时,对我县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完成了铅山

3、河流域治理开发实施方案的上报审批工作。 “十2五”期间我县被列为全国 400 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之一,经过5 年的努力,使铅山的水电事业从初级向高级挺进,从总装机 18835千瓦发展到 58670 千瓦,完善和改造了电网建设,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铅山河流众多,河床坡陡,暴雨频繁。目前现有的水利设施远不能满足灌溉及洪水的要求,丰富的水力资源开发仅占可开发量的19.26%。通过“八五” 、 “十五”期间的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水电自身发展。开发水电这一清洁、廉价的可再生能源,对保护生态环境,减轻农民负担更是意义深远

4、。我县再次被列为“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县,这是上级党政部门对我县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以“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为要求,从全县电源、电网现状着手,做好实施“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的一切工作。第一节第一节 基本情况基本情况1 1、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铅山县是赣东北地区老区县之一,处于信江中游。武夷山北麓,总面积 2177.66 平方公里,辖 11 乡 9 镇,179 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 41.32 万人,11.1665 万户;其中:农业人口 33.43 万人,8.7691 万户。32005 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 242606 万元,工农业增加值150862 万元,其中:工业增

5、加值 64650 万元,农业增加值 86212 万元。财政收入 20068 万元,人均年纯收入 9327 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 3595 元。农村劳动力 16.67 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 3.52 万人。粮食总产量 16.59 万吨。县内矿藏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铜、煤、铁、硫、大理石、银、锑、铝土等,其中:铜的储量为 58 万吨,煤为 1472 万吨,铝、铁147 万吨以上,铝土 5000 万吨以上。2 2、 农村水电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农村水电资源及开发利用情况铅山县地处江西东部,赣东北工区武夷山北麓,居信江中上游,其地理位置:东径 1172611859,北纬 27432824。

6、东临上饶县,南连福建武夷山市,西毗贵溪、弋阳县,北接上饶县、横峰县。境内南北长 66 公里,东西长 54 公里,总面积 2177.6 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呈阶梯状分三个地貌单元:上港港东石塘以南为中低山区,海拔多在 700 米以上,大陆华东屋脊最高峰黄岗山高达 2157.7 米;上港石塘英将以北,汪二新安江村以南为低山区,海拔 200700 米之间,汪二新安江村以北,信江沿岸属低丘岗地,海拔在 200 米以下。本县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县平均气温 13.718.5,日照 1951.6 小时,无霜期 256 天,气4候具有春夏多雨,夏季炎热,伏秋易旱,冬

7、季少雪、霜冻期短的特点。境内受西南暖湿气流,鄱阳湖气旋,武夷山抬升的影响,属江西省降雨高值区和暴雨中心区,多年平均降雨量 1958 毫米,最大一日降雨 242 毫米,最大三日降雨 406.4 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 1419毫米,多年平均迳流量 27.01 亿立方米,地下水迳流量 3.548 亿立米,人均拥有水资源 7600 余立方米,水资源十分丰富。铅山水电资源得天独厚,大小河流溪间纵横、落差大。主要支流由南向北注入信江。流域面积大于 50 平方公里的河流有:石塘河、石垅河、杨村河、陈坊河、新安河、虹桥河、甘溪河、后坂河。根据 1994 年江西省水利厅信江流域规划报告和 1996 年 5 月铅

8、山县人民政府委托上饶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编制的铅山河流域治理开发实施方案 ,以及水利区划报告等,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33.86 万千瓦,可开发量 30.47 万千瓦。目前已开发 5.867 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 19.26%,占总量的 17.33%。3 3、 供用电情况、电气化水平供用电情况、电气化水平到 2005 年底,全县乡(镇) 、村通电率 100%、户通电率99.3%,总发电量 19193 万千瓦时,厂用电量 268 万千瓦时,自供电量 18925 万千瓦时,购市电网电量 6547 万千瓦时,全县总供电量25472 万千瓦时,高压电网网损率为 7%,低压线损率为 11%。总用电量 202

9、12.8 万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 11325.8 万千瓦时,农业用电量 3098 万千瓦时,生活用电量 5639 万千瓦时,其他用电5150 万千瓦时。供电可靠率 96%,晚高峰时段农村用电保证率 91%,丰水期小水电代燃料户率 23.5%,全县人均年用电量 502.4 千瓦时,户均年生活用电量 516 千瓦时,由农村水电提供的电量占全县乡镇及以下农村用电量的比率为 77.1%,县电网电压合格率 95.21%。第二节第二节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 1、已编制的、已编制的“十一五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铅山县“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是根据水利部水电2005123 号关于做

10、好“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的通知 、省水利厅召开的“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编制。2 2、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编制实施方案的文件、上级有关部门要求编制实施方案的文件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联合下发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关于做好“十一五”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项目建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062296 号)的精神,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水利部办公厅联合下发文件关于“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范围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 743号)。结合铅山县的具体情况,编制铅山县“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实施方案。6第二章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第

11、一节第一节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坚持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走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道路,创新体制和机制,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农村用电水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和谐社会建设。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原则基本原则1、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2、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3、坚持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科学利用、节约

12、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利用。4、坚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保证河流生态用水,维护河流健康生命。5、坚持独立配电公司方向,提高农村水电现代化水平。7第三章第三章 建设目标和任务建设目标和任务第一节第一节 建设目标建设目标1 1、经济目标、经济目标根据铅山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 ,到2010 年底,全县人口将达到 42.22 万人,11.2 万户。到 2010 年,按照农村水电装机容量或发电量年均增长510%;人均年用电量增长不低于 8%;乡镇及以下农村用电量 50%由农村水电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绿色 GDP 大幅增加标准,应达到的目标如下

13、:1、按照农村水电装机容量或发电量年均增长 510%计算,水电装机容量应达到 7.3348.8 万千瓦,年发电量应达到2.3992.879 亿千瓦时。2、按照人均年用电量增长 8%计算,人均年用电量应达到703.36 千瓦时。3、按照乡镇及以下农村用电量 50%由农村水电提供,乡镇及以下农村用电量需 0.89 亿千瓦时。4、农村水电站及电网现代化水平达到 6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 59.8%,森林覆盖率达到 75.9%;县财政收入增长 98%,其中水电税收占县财政收入的 2.3%。2 2、社会目标、社会目标8到 2010 年基本解决无电人口,乡村通电率达到 100%,户通电率不低于 99.

14、9%;户均年生活用电量年增长 6%标准计算,户均年生活用电量应达到 670.8 千瓦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4.6 万人;使农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3 3、生态目标、生态目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落实泄水建筑物建设和运行,确保下泄一定的流量,以保证下游河道内的最小生态基流流量在 0.45m3/s 左右,基本满足生态需水要求,使原来不断流的河流无断流干涸。到 2010 年丰水期实现以电代燃户占全县总户数 25.0%,巩固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成果,使森林覆盖率达到 75.9%,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4 4、管理目标、管理目标

15、贯彻执行可再生能源法 ,水能资源开发规范有序,依法管理,杜绝“四无“水电站。制订了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的地方优惠政策、措施和办法;积极鼓励农民以各种形式入股办电;第二节第二节 建设任务建设任务1 1、电源工程、电源工程全县水电站 136 座,装机容量 58670 千瓦,年发电量 19193万千瓦时。其中:装机 1000 千瓦以上的水电站 17 座,装机容量46550 千瓦;装机 1001000 千瓦的电站 35 座、装机容量 10724千瓦;装机 100 千瓦以下的 84 座、装机容量 1396 千瓦。9上述电站中,具有水库直接调节的 20 座,装机容量 33935 千瓦,其余均属引水电站。鉴于

16、现有电站大都为径流式电站,调节性能差,按照“十一五”规划选择电源点的原则:“符合总体流域规划、工程综合效益好、易实施;具有调节性能,前期工作扎实;接近负荷中心,送出工程投资少。 ”进行“十一五”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根据铅山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 ,为使我县国内生产值在 2010 年达到 40.35 亿元,年均增长 12.0%,财政收入 3.73 亿元,年均增长 14.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355元,年均增长 10.0%,农民人均纯收入 5390 元,年均增长 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2.55 亿元,年均增长 12.0%。 围绕我县“五大战略、五个铅山、打造赣闵交界区域新型工业化花园城市”战略布置,发展城镇建设及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广以电代柴、以电代炊等用电负荷,经负荷分析预测,到2010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