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11147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3、秦兵马俑新课标要求: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 个生字,认识多音字 “ 乘”。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后成语的意思,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3、通过文字内容,借以图片资料,感知“ 兵马佣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领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策略:学习本课写作方法:总 分 总的布局;围绕一个中心句把事物介绍清楚。教学评价:环节四实现目标一、环节二、三实现目标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2、引出主题。同学们,茫茫太空,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她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在这一颗星球上有65 亿左右总人口,有224 个国家和地区。偌大的地球有着世界七大奇观: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以弗所的阿苔密斯神殿、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像、 哈利卡纳苏的摩索拉斯墓、 地中海罗得岛的太阳神巨像、亚历山大城的灯塔;有着世界五大名宫:中国的故宫、法国的凡尔赛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美国的白宫、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有着数不尽的建筑名胜:朝鲜的千里马雕像、埃及的金字塔、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柬埔寨的吴哥窟、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凯旋门;有着令人惊叹的自然分光:黄山、黄河、美国大峡谷、塞特凯

3、达思瀑布等(出示图片)。欣赏完世界各地的风光,有什么感想?二、初读课文( 1-3)1:以过渡句为桥,了解大意。 (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在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次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作者着重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兵马佣的?能到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吗?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找出关键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随后,紧扣这句话,让学生思考:从这句话中可以读出哪些内容?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过渡句。 承上启下) 学生了解到课文以此句为桥,贯通了全文。学生经过这一环节教学,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品读文字,感悟秦兵马俑的“

4、规模宏大 ”3:出示过渡句,引导学生从“不仅”一词明确:课文应先写规模宏大,第二自然段是扣住这一词语来写的。再组织学生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学生从一系列数字与插图中感知、想象、 体会秦军的强大气势。4:语文教学不仅要理解内容,还要感知形式。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作者是通过具体数字及人们观后的感受,表现“宏大”。最后让学生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表现出兵马俑“规模宏大” 。5: 课文除了讲 “ 规模宏大 ”,还讲了兵马俑的什么特点?三、学习生字1 举世无双所向披靡南征北战神态自若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惟妙惟肖绝无仅有2 描红当堂达标:听写生字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

5、已学的课文,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理解文章主旨。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对兵马俑各个方面的描述的理解3 教学策略反复诵读、讨论教学评价环节四实现目标二,全堂贯穿实现目标一三一、感悟秦兵马佣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由于 49 自然段的结构是类似的, 故可以用一张表格安排一个自学。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完成表格:兵马俑个性类型众多将军佣武士佣骑兵佣车兵佣弓弩手马佣给学生能够充分自学的时间后, 集体讨论,交流,进行归纳。(1)从“ 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 和“ 神态自若”

6、 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 “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 的特点。(2)从“ 体格健壮,体态匀称 ” 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 “ 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 ” 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3)从“ 上身着短甲 左手持弓箭 ” 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5)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6)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所学知识,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玩一个小游戏:看“对象”送词语,进一步感知每一种兵马俑的特点。2:在第十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兵马俑的不同神态以及由此联想到的它们的内心世界。在本段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思

7、考: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个词来写的?作者分别描写出兵马佣的哪些神态呢?请在下面加上小圆圈。在这一段描写中,除了所看到的,还写了想到的,请你边读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形象,体会神4 态各异。你还看到了怎样的兵马佣, 除了课文上的神态描写外, 你还可以怎样描写?让学生发挥想象,循着作者思路,尽情表达,说一说。二、学习首尾两段,激发民族自豪感指名读第 1 段。理解“ 举世无双 ”、 “ 享誉世界 ” 是什么意思,从中体会秦兵马俑的价值。再指导朗读,读出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三、学习最后一段, 可以让学生观察军阵排列插图,说说你觉得这些兵马佣怎样 ?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

8、么?感受到了什么?再一次从大处欣赏,体会宏伟之势。体会民族自豪感。四、研究写法,促进借鉴回顾全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展现秦兵马佣的特点的?随后交流讨论:(1)用一个中心句,将文章所具体介绍、描绘的两部分的内容自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2)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行文结构,先总写秦兵马俑的价值及其影响,然后从两个大方面具体介绍、描绘,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3)围绕中心句来描写。如第二自然段,第十自然段等。教师建议从读学写,活学活用,用学到的方法去写一个景点或建筑。五、课外作业:1、读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和摘抄好的词句;2、浏览秦兵马俑网站,去网上查阅搜集资料。 3、准备以导游形式,

9、将课文(或某一内容)编成导游词,结合搜集到的兵马俑 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回家后向家里邻里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 当堂达标: 1、拱吏靴戈擎跪拟 教学反思:14、埃及的金字塔 新课标要求: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 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 教学重难点: 整篇文章以清晰的条理,平实的语言,介绍了金字塔外观宏伟、结构

10、精巧的特 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代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 的才干。 教学策略: 通过反复朗读来解决 教学评价:全篇贯穿实现课文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 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板书:古埃及、印度、巴比伦、中国 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 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 。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 名的建筑“金字塔”。 2、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沙漠,一起到神秘古老的埃及去看一看。 二、 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

11、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学生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3、指导学生书写。 三、 再读课文、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1、 师:古老神秘的埃及大地,扑朔迷离的金字塔建筑,同学们读了课文有什么 疑问?或者还想了解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教师引导整理质疑问题 2、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你能不能仔细读读每个自然段,针对个 自然段的内容试着提一两个问题吗? 第一自然段:金字塔座落在哪?什么样子? 第二自然段:金字塔为何而建?为什么叫金字塔? 第三自然段: a、金

12、字塔有多少座?最大的是哪座? b、金字塔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c、金字塔的结构怎么样? 第四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搬运的? 第五自然段:造金字塔的石头是怎样垒起来的? 第六自然段:金字塔有什么意义? 四、当堂达标: 听写生字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6 新课标要求: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纳人民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策略: 通过抓住关键词来进一步理解文章意思 教学评价: 全篇贯穿实现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

13、发兴趣,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出示金字塔全景图,问:能运用图中的词语描述一下你看到的金字塔吗? (出示词语:角锥形建筑物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进行描述。) 2、看到这样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们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呢? (如:有什么特点?怎么建成的?为什么而建?等。)相机板书有关问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围绕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去探索金字塔的奥秘。 二、合作学习,研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过渡: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又使我们加深了对金字塔的了解,那课文的第三 节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汇报: 这座金字塔高 146 米多,相当于 40 层高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

14、要走 一公里的路程。 ,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 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经常有10 万人在 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 年时间。 3、引读第 3 节。思考:分析这些数据,通过这样的比较,再加上具体形象的描 述,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交流。 (宏伟、精巧;智慧、勤劳;奴隶、剥削) 4、练习:把句子补充完整。 万里长城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很大,。 三、过渡:这么多这么重的石块,这么宏伟这么精巧的金字塔,3000 年前的古 埃及人民是如何建造的呢? 学生汇报: 生 1

15、: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看他们(介绍书上的 方法,边读边用画图来表示; ) 生 2:当时没有起重机,没有汽车,没有石厂、机器, 埃及人民就是这样,用 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把一块块巨石搬运过来,并砌成金字塔。多么了不起啊! 生 3:请看,这是我画的建造金字塔的场面,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画的。(出示 图画) 学生汇报: 生 1: “这些金字塔矗立在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 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让我明白了它历史悠久,体现了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7 量。 生 2:这又与 课文的开头呼应,理解了它所以“傲对碧空”! 生 3:我想对埃及人民说:你们是伟大的,令人崇

16、敬的! 四、课后练笔: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收集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 请同学们学习本课写 法,写 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宏伟 埃及的金字塔智慧的结晶 精巧 当堂达标: 听写生字 教学反思 15、音乐之都维也纳 新课标要求: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 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 3、 学习本课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个地方或一件事情的写作方法。 4、能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感受“音乐之都”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体会维也 纳人民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维也纳成为音乐之都的原因。 3: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实际操作来了解维也纳的有关资料,网络获取知识的能 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体系的形成。 教学策略: (1)在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围绕学科性问题,提出疑问; (2)收集、处理、整理信息; (3)小组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