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907032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区县:宝坻区单位:大白庄镇中学姓名:蒙桂强中 学政 治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品课的实效性内容摘要活动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们为了体现新理念,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安排了大量课堂活动。本文针对在当前思品课活动教学中还存在着片面求“动”的误区,从“强化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活动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 ;“勇于创新,活动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活动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体验” ;“活动教学要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结合”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利用活动教学提高思

2、品课的实效性。关键词 活动教学 思想品德课 实效性教育部 2001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 ,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以加强实践教学。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阶段至少有 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 “活动”以新课程宠儿的身份走进了课堂,成为新一轮课改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这些要求都进一步从课程理念的高度,肯定了“活动式”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的必需。然而在当前思品课活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着片面求“动”的

3、误区,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以为,活动次数越多越好,环节越复杂越好,因而过于追求形式:短短四十五分钟,十八般武艺都用上,表演小品、朗诵诗歌、正反方辩论、有奖竞猜、分组讨论,一派生机勃勃、热闹非凡的景象。这些课堂教学是为活动而活动、为表演而表演、为体验而体验, “三维”目标并没有落实。教学的实效性却始终没有得到提高。那么如何有效的利用活动教学来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性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体会、感悟,仅供同仁参考。 一、强化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

4、形式,都应该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目标而服务。教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要明确活动的目的、落脚点和价值,充分考虑活动的针对性。如果目的性不强,效果不明显,哪怕是形式再好的活动,也要忍痛割爱。当前,品德新课程的活动性已被大家普遍接受,活动化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一些教师对“活动”为什么而设还缺乏思考和研究,许多课堂活动因此成为无效劳动。尤其是公开课上,常常发现教师课堂活动形式五花八门,各种活动形式轮番上阵,追求表面的热闹,实质性的内容却很少。究其原因,课堂活动的设计、开展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是重要因素。因此课堂活动教学的开展,应克服为“活动”而活动的情况出现,否则就演变成追求表面形式,这样做反而会对教学

5、造成干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为此,只有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才不致于使活动成为违背或脱离教学目标的活动。在课堂上,既不能由老师一个人主宰,对学生下指令,学生亦步亦趋地听从老师的指挥行事;也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毫无目的地去活动。真正的活动,应该是“活”而不“花” ,“动”而不“乱” 。要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体现。比如我在教学“消费者合法权益”时,针对“如何维护我们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目标,我组织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开展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谈谈在现实生活当中他们是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并组织四个学生进行小品表演,通过讨论、小品表演活动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6、,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清楚地认识了该如何去维权以及维权的重要性。二、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活动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 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活动教学以学科基本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实或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认识的开始。活动课一定要紧密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烦恼以及学生关

7、心的现实社会问题。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矛盾或烦恼以及学生关心的现实社会问题,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或已有的经验去判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现成的结论,要让学生自己判断,自己思考,自己下结论。例如,我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第一框题同学朋友时,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如果你的好朋友邀请你去营业性网吧玩游戏,你会去吗?为什么?如果你说不去,他会说你不够朋友,你该怎么办? ”学生就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答案也五花八门。这个时候,教师最好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请学生评价刚才其他同学的回答,并且要求他们说明理由。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一定会联系学过的知识或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作出

8、判断。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再作出回答。这样无形中就可以达到我们的教学和教育目的。等学生作出评价后,教师再点评学生的回答。这样的活动课就容易收到实效。学生是活动的主角,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将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活动的成败与学生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此,教师在活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活动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以学生为核心,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每个学生以发

9、挥和展示的机会,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在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活动教学的目的。离开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活动教学也就名存实亡了。比如我在教学“财产留给谁”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围绕“谁有权利继承遗产,该如何继承遗产”这一主题的情景故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组织学生进行一场辩论活动。让学生依据课本中的相关理论,来述说他们各自的看法和见解。在辩论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踊跃参与,展示各自的才华,分尝成功的喜悦。通过辩论活动,不仅激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对本课的教学内容掌握,起了很大的作

10、用,学生对此可谓是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勇于创新,活动教学形式要多样化。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说到底在思想品德课中开展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运用知识,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在活动中净化心灵,在活动中升华思想,在活动中提高觉悟,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但是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思维敏捷、模仿力强、表现欲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心理特点。因此,开展

11、活动要根据教材每节课的不同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使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活动课的形式不能太单一。活动课活动形式还有很多。教师既可以采用教材上推荐的形式,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本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独立设计更好、更有效的活动方式。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又要考虑每一堂课的实际情况。比如,同样是有关环保问题的活动,可以采用问卷调查,也可以进行实地调查、摄影,还可以参加清洁社区的活动,或组成环保小组进行环保宣传、回收废电池等。分析案例可以采用文字叙述、漫画展示、模拟法庭等形式,寓教于乐。教师在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后,引导学生去吸收民间活动或电视等媒体中一些好的活动形式,如故事法、事例法

12、、漫画说理法、小品、相声、今日要闻、焦点访谈、社会传真等形式,激励他们勇于将已知的活动形式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重组、变异” ,即大胆创新,使学生创造出适合自己特点、切实学习和生活实际、大家乐于参与、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然而,活动教学固然强调活跃的气氛、热闹的场面,但如果让学生在 45 分钟里动个不停,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导致学生的思维发生混乱,从而影响课堂秩序;另一方面,学生在频繁的活动过程中没有真正思考的时间,也没有真正体验知识的过程,更没有实施创新的机会,最终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适时地说“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 ,让

13、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由深入地思考,恐怕学生的认识会更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碰撞出更绚丽多彩的思维火花。教师只有有效地调控活动节奏与活动频率,使课堂动静相谐、有张有弛、动得有序、动而不乱,才能展现活动教学的节奏美。四、活动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思想品德新课程强调体验型学习,要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亲身去实践、体验和感悟。形式多样的体验性学习就像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金钥匙,使其丰富的道德情感如清泉般源源不断,架起认知与行为之间的桥梁,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到实处。如:我经常采用的角色扮演法,就是结合教材内容,模仿某种

14、典型情景或剪取某个生活片断,让学生担任一定的角色,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角色扮演法充分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他们自己也成了整个活动的一部分,既是活动的感受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角色扮演法中所展示的活动情境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有利于活动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契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最佳点,从而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五、活动教学要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结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诸如主题班会、团委组织的各类活动、全校组织的各类教育活动等。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各级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主动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使思想品德活动教学

15、主动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接轨。从而达到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做到知行统一。活动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活动是增强思想品德课程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活动可以演绎出精彩的学生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在新世纪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我们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转变思想和观念,要讲究教学艺术,创新教育方法,注重教育教学实践,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动”起来。让我们共同开展好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让思想品德课教学永远充满生机活力!参考文献1、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 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邵瑞珍主编4、 走进新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