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90366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佛塔信仰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叭瓠一矽0。 彩:;乏一奏娄会发展西双版纳景洪地区 傣族佛塔信仰研究李晓珏4摘 要:本炙r云南省。西双阪纳州案劳弛区佛塔建筑汐主要所免对象, 依照纵向的时间线索,分剐展示这一垆。区内磷塔信仰的产生及其发展愤贸。炙章的茅一鄂分分剐从饼塔建筑的形钱、兵建筑分布愤堤、建筑磷塔的杀教 规约这三个方面阐述磷塔建筑与侪塔信仰的关享;在炙卒的茅二鄂分则主要 依据炙献记载的传琵r及田野考察中收集到的氏间传说来分析侪塔信仰在傣 族氏间的普及哥。荻展愤贸。:最后,通过对与傍塔有关的一手列氏间习俗哥口寄 416教仪式隶展理目-ii-学弗弦区的饼塔信何的存在形态。关键词:西双啶纳学势必区傣族磷塔信仰佛教建筑一直以来作

2、为西双版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傣族生活中占有-t-分重要 的地位,它们是宗教祭祀场所,也是集会、娱乐的场所;更重要的 是,它ff 成为傣族文化和哲学观的承载体。作为佛教建筑的一种,佛塔在数 量上0-“于佛寺,但是南传佛教佛塔的独特造型以及佛塔与当地傣族居民的生 产生活直接相关的联系,使得该地区的佛塔成为佛教建筑中一个极富代表性 的种类。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傣族的佛塔信仰至迟到宋代已经普及,随着封建政权 的发展壮 大,佛塔和佛塔信仰在该地区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近代以来,随着 战乱的频繁发生和傣族上层统治阶级矛盾的激化,佛塔的建筑趋于停止,在 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文革”期间,佛教被禁止,大量

3、佛塔被破 坏,直至20世纪80年代之后,人们被压抑的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的宗教+作者简介:李晓珏,1981年生,云南大学人文学院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南传佛 教与傣族文化。热情得以复苏,这种复苏使得佛塔信仰又一次在该地区兴盛起来。现在西gT 版纳傣族地区仍然存在着一系列以佛塔为中心的信仰观念,挖掘并整理出其 发展的脉络及其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建筑在傣族 生活中的作用。本文考察的范围主要是从文化的角度划分出来,历史上与勐泐王国统治 核心关系十分密切的、受其影响很深的地区,因为其主要范围仍然在现代行 政区划中的景洪市范围内,因此将该地区称为“景洪地区”。一、佛

4、塔建筑与佛塔信仰(一)佛塔的传入佛塔传人西双版纳地区的确切时间没有史籍记载,在民问传说中,佛塔 是为了纪念佛祖、供奉其舍利而建造的,所以一般把塔的建造时间前推至佛 灭时,即公元前485年,或者推至佛祖巡游时,依此计算距今约两千五百年。 笔者在民间访谈时问及佛塔的建造年代,很多老人会说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 史,但这些叙述显然是失实的。“关于西双版纳地区的佛塔始建于何n,-j-的问题,因无准确的文字记载,尚417 难断定。在傣文史籍与经典记载中,有关建塔的最早记载是勐海土司府收藏的地方大事记。此书记录: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修复勐海总佛 寺时,曾经增修两座佛塔。此外,景洪大勐龙傣文经典亦载曼

5、飞龙塔建于南 宋嘉泰四年(1204年)。1986年2月,勐海重修景真佛塔,在原塔址内出土 银板一块,上面铭文为傣历五六七年,即南宋YF禧元年(1205年)。凡此种 种,均见西双版纳寺塔兴建在宋代已经盛行,至明清时形成高潮,实物渐 多。”这段文字汇集了有关最早建造的佛塔的可信文字资料。依据傣族建筑 佛塔的惯例,塔心中的银板应该准确表明该佛塔新修的年代,因此这则材料 被普遍采信。据此推断,佛塔的传人不会晚于宋朝;或者说,至迟到宋代,佛塔已经 作为一种建筑形式而被当地居民接受了。(二)佛塔的形制1佛塔的颜色 关于佛塔的颜色,取决于当时建筑者的审美倾向及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段玉明著:西南寺庙文化,云南教

6、育出版社1992年1月版,第156页。贝叶文化与南传上座部侥教研究,、?1|7、,j,! ,?j。?,。、,、,I?、I j i:。v、,。、1平。总的说来,佛塔的颜色不外乎是白色、金色两种。通常情况下,建筑一。i座金色的佛塔需要花费的金额远远高于建筑一座白色佛塔。 义乞历史文献记载的和现今遗留的古代佛塔大多是白色,现代重建或者新建的 三三佛塔则大多通身饰以金色。值得一提的是,西双版纳傣族民间至今还保留着 i“白塔”这一称呼(并没有“金塔”的称呼),有的村民也习惯性地称呼村里新 吐害建的金黄色佛塔为“白塔”。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局限,白色嚣 轰应该是古代西双版纳地区一种比较流行的

7、佛塔建筑风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交流的繁盛,金色佛塔逐渐成为 新的流行趋向。2佛塔的组合形式及其与寺庙的组合情况 南传佛塔的建筑组合形式多样,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单塔,也有群塔,在部分文献中,也根据塔的这种显著的外在组合形式将其加以分类:“西双版纳 佛塔的组合有单塔、双塔和群塔之分,其中以单塔的数量最多,双塔和群塔 较少。双塔以勐海勐遮曼谷塔为代表,两塔一大一小,并列而立。群塔中, 除了典型的由九座规模宏大的塔所组成的曼飞龙塔之外,常见的是在一座大 塔台座周围建立,由数量不等而规模较小的塔群组合而成,小塔有陪衬及装 饰主塔的作用。”418目前单塔是景洪地区较

8、为普遍的建筑形式,多数新建的佛塔也采用这种 方法来设计;群塔则多数是建筑在同一基座上的一组建筑,因此一般情况下被视为一座塔,而不是塔群;双塔并不多见,一般是在原有的独塔旁边再修 建一座附塔而形成的。在汉传佛教中,一般最初是以佛塔为中心修建佛寺,后来寺庙和佛塔才 逐渐分离开来。南传佛塔的建筑直接起源于对佛祖的纪念,一般建于地势较 高之处或者传说中佛祖曾经巡游过的地方,后来为了方便祭祀和日常管理,在佛塔周围修建大殿、戒堂、僧房等建筑,有的逐渐发展成规模较大的寺院。 有的村寨为了表示对佛祖的尊敬,同时方便全村人祭祀佛塔,也会在自己的 佛寺中修建佛塔,但是这一类佛塔的威望往往不如前一类佛塔高。(三)目

9、前西双版纳景洪地区佛塔分布的情况截至2005年12月,景洪地区共有佛塔70座,其中寺院#I-30座、寺院内 40座(含布朗族建造的佛塔3座)。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表:佛教小百科中国的佛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景洪地区佛塔建筑情况乡镇傣族村寨(个)佛塔(座)每寨佛塔拥有率() 勐罕镇7l11155景哈乡4l 25景洪街道办事处104 40嘎洒镇546111勐龙镇664l621资料来源: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民族宗教事务局,2005年12月。这些塔有很大一部分经过重建或者修缮,具体兴建年代不明。云南佛教 史中记载了景洪市的11座佛塔,其建筑H,-j间多在明清时,其余佛塔的建筑 时间没

10、有文献记载。从数量上看,勐龙镇(含j-,街乡)分布最多,勐罕、嘎 洒次之。只有勐龙地区出现一个寨子有两座以上佛塔的情况,在勐龙和小街, 几个村寨共同供养一座佛塔的现象明显比其他几个地区0-“。可见,景洪地区 目前的佛塔建筑情况并不一致,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笔者对景洪地区26座佛塔的抽样调查(其中含勐仑地区的5座佛塔)显 z-一Jq:从塔的类别来看,这些佛塔绝大部分是独塔,仅有8座群塔(即金刚宝座式佛塔);同时,塔形多为密檐式(即折角亚字形)佛塔、覆钵式(金钟 419 式)佛塔或者两者的结合。从塔的位置来看,这些佛塔大部分离佛寺较远, 其中在佛寺内建筑的5座,在村寨附近的山顶上建筑的16座,在

11、村寨中距离 佛寺较近的位置建筑的5座。从塔的颜色来看,大部分为金色,只有7座白 塔,其中3座因为常年风吹雨淋,已经基本变为黑色。从这组调查中可以看 到景洪地区目前佛塔建筑的大致情况。(四)建筑佛塔的宗教规约建筑佛塔有严格的宗教规定,但并不见于汉文献记载。笔者根据田野调 查资料总结如下:1佛塔的选址 关于佛塔的选址,民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而言,佛塔均建筑在地势较高或者较为开阔的地方。从历史资料来看,有一点是必须遵循的:佛塔 作为佛祖的象征,必须建筑在有宗教神圣性的地方(与佛祖及其弟-T-的活动 有关的地方)。景洪地区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几座佛塔都与佛祖及其弟-T-:有联 系,勐龙地区被公认为历

12、史悠久并且确实很有威望的佛塔只有3个,即曼飞 龙塔、塔龙(布兰)、塔庄改,在民间传说中,这三座佛塔的建筑地都是传说 中佛祖曾经到过的地方。因此,凡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佛塔,必然有建塔传贝叶文化与南传上童部馕教研交一说。关于佛塔的传说,下文还将集中论述。1一嘎洒镇曼占宰村的守塔老人认为:一座有威望的佛塔,必须是有历史渊 二源的,其坐落之处也必须要神圣。然而现在新建的佛塔却大多并不遵守这种 =规定,从佛塔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景洪地区大部分佛塔是新修的,并非誊在原址重建。原本神圣的佛塔的选址被随意化之后,新建的佛塔的权威性就:芝 会受到了动摇。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当地人会为新的佛塔找一个合理的理由 惜

13、兰这样,各种各样新的传说就渐渐产生了。2佛塔的内部构造和塔心 关于佛塔的内部构造,很多傣族老人都能够讲述,其内容各有偏差。勐龙镇曼飞龙村的岩香囡老人详细介绍了佛塔的内部构造:“建塔的时候,按照 (经书)规定,(塔)上面是什么样的,下面就要建成什么样。地面有多高、 有几个塔,地下就要挖多深、挖多少个洞。就算没有那么深,最少也要有原 来的13。上面是塔,是纪念碑;地下的也是塔。建塔的时候,需要一点佛祖 的骨灰、很多小佛像和银挂条。同时还要在纸上、布上或者石头上写上建塔的时间,把它们和弓弩、香、金银、宝石、菩提树一起放在一个石头盒子里。 这就是塔心。”虽然关于佛塔内部构造的说法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得到

14、普遍认同的,即: 420要建筑佛塔,必安置“塔心”。一座佛塔动工之前,必须选择合适的日期进行 奠基仪式,这一仪式的主要工作是把事先准备好的“塔心”放人事先挖好的 洞中,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关于“塔心”的放置,有一套严格的规定,这种 规定只有少部分上层僧侣和学者能够掌握。“塔心”是在佛塔奠基时深埋在地下的一系列物品,一般包括金银、珠宝、佛舍利、佛像、经书、刻有其建造 年代的金板或银板。景洪总佛寺的佛爷介绍说,有经书专门讲怎样建塔、怎 样放置塔心,连在盒子的哪个部位放什么物品都由明确的图表标明了。因为有文字记载,所以关于佛塔内部构造的规定都被很好地遵守着。修 塔一般有专门的施工队,这个队伍中大部分年

15、轻人都是当过和尚的,同时还 配有设计人员和大佛爷。因此,新建的佛塔虽然并没有足够的历史积淀,但是其内部结构基本上都是符合宗教规定的。从另一方面说,由于经费相对充 裕,实际上的构造往往会比规定的还要复杂。二、民间传说与佛塔信仰在西双版纳傣族中,流传着大量关于佛塔的传说,这些传说丰富多样, 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在此,根据这些传说的基本性质对其进行初步分类。(一)禁忌传说(即破坏佛塔禁忌而导致不良后果的传说)关于佛塔的禁忌,文献中并不见记载。总体而言,关于佛像的禁忌和关 于佛塔的禁忌有等同的性质。笔者在访谈中问及该问题时,大部分老人都能 回忆出一些琐碎而不成系统的佛塔禁忌,对之加以整理,可以得知其大

16、致面 貌。为了比较全面地展示关于佛塔的一系列禁忌,现将几次考察得到的访谈 资料加以总结并列举如下:(i)禁止污损佛塔。包括禁止在佛塔区域内大小 便、吐痰,禁止破坏佛塔及其周围建筑,禁止破坏佛塔上的佛像等。(2)禁 止攀爬佛塔。除僧侣外,任何人不准爬上佛塔基台之上;僧侣需要攀爬基台 之外的地方时必须念经。(3)禁止将不洁净之人或物带人佛塔。酗酒呕吐之 人、来月经的妇女、穿着衣服暴露的人,不准进入佛塔范围内。(4)禁止毁 坏佛塔周围的草木。不准砍伐佛塔及其周围山上的树木(尤其是菩提树),铲 除杂草必须经过佛爷、波章批准。(5)禁止利用佛塔牟取私利。赕塔所得收 入不准私用,修建佛塔时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佛塔的禁忌证明了佛塔的庄严与神圣,这种神圣性不容侵犯,傣族民间 流传着一系列关于佛塔的禁忌传说,这些传说不断地强调了佛塔的这种神圣 性。景洪曼占宰有这样一则传说:村民修剪佛塔上的杂草时误砍了菩提树,因此导致整个寨勐出现动乱和灾难。 42l 禁忌传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