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ii第5课导学案印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86618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ii第5课导学案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必修ii第5课导学案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ii第5课导学案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ii第5课导学案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第 5 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曹永升)【知识梳理】一、商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工发展,出现以物易物交换行为,产生原始商业。2商朝: 和 已经产生。3周朝:实行“ ”政策。4春秋战国: 成为有 。 逐渐取代 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许多 。5秦汉: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受时间、地点的限制。(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和 。 商人来往经商频繁。 空前繁荣。除都市商业外,农村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房和飞钱相继问世。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 ;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 兴盛。元代: 更广泛流通;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古代商业发展步入新的高峰期。

2、 。 。 。 。 。 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 、 (实力最强) 、 、 等大商帮。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二、城市的繁荣位置:县治以上城市,官设 作为 ,设 管理。市坊分明: 。管理: 。私市:县城以下,一般禁止设市。城市职能:主要是 , 规模不大。市坊破界: 。位置:原先禁止设市的 ,被允许 贸易。突破时间限制:从日中为市到出现夜市、晓市、草市等。管理: 。城市职能:城市的 大大增强。3商业中心: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扬一益二。4唐宋:港口城市包括 、 、 、 、 、 (蓬莱)繁盛一时。5明清:在 ,兴起 ,尤以 为盛。三、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业的 及商人流动性达等特点与战国时

3、期强调 、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2)时间: 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崛起。(3)产生:商鞅变法(1)汉初民生凋敝,商人囤积牟利。 严格限制商人,并严禁商人 。(2) 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 。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 政策的实行。表现: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 ,还经常 进行盘剥。影响:阻碍了 的成长,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 潮流的后面。【体验高考】1(2011天津文综2)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了宋代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2(2011福建文综15)汉书食货志记载:

4、“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3(2011北京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 3876 枚。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4(2011北京文综12)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 3876 枚。根据以为信息可

5、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 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频繁 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A B C D5(2011海南单科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6(2011海南单科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A(崇仁坊

6、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7(2011海南单科26)(10 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材料 唐中期,杜佑感叹秦朝“以区区关中灭六强国”,而唐朝同样定都于关中,版图广阔,“竭万方之财,上奉京师”,国势却日益衰落。他分析说,“商鞅佐秦,以为地利不尽”,扩大每亩的面积,以此增加农夫耕种数量;招纳秦国以外的人前来耕种,“优其田宅,复及子孙”;“非农与战

7、不得入官。大率百人以五十人为农,五十人习战,故兵强国富。”“其后仕宦途多,末业日滋。今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又秦汉郑渠(郑国渠)溉田四万顷,白渠溉田四千五百顷,永徽(唐高宗年号,650655 年)中,两渠灌浸不过万顷,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 年)初减至六千亩。亩朘(削减)一斛,岁少四五百万斛。地利耗,人力散,欲求强富,不可得也。” 据新唐书(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4 分)(2)杜佑所批评的“大率百人才十人为农,余皆习他技”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简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6 分)【同步训练同步训练】1 唐六典记载“凡市

8、,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材料反映出唐朝时期A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B商业交往的形式多样C经商的人很多 D商业交往有时间限制,说明坊市界限仍未打破2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下列史实与明清时期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现象不符合的是A独立的手工工场出现B小说成为文学的主流C扬州的经济地位开始超过长安、洛阳D江浙地区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7宋元8明清2宋代1周秦至唐6隋唐(2)表现1产生2发展(3)明清时期:强化第 9 页第 10 页2011 年3 (2010 年高考福建文综 15 题)明代闽部疏载:“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

9、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 ”材料反映明代福建A海陆交通十分发达 B商品经济活跃 C成为全国经贸中心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2010四川卷)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5明代徽州商人佘文义“少贫困,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利行人。”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商人的传统是勤俭致富 乐

10、善好施 注重诚信 守法经营A B C D 6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7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商业区 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8陆游杂赋诗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从这句诗中,我们能获得的最有效的信息是A作为乡村集市的草市出现于宋代 B宋代的草市已具较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