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77461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提出科学发展观,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和 矛盾,而且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 求;也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做为一 名税务干部,就是要把党中央关于“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个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 重要指导思想,落实到税收工作的实践之中,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和促进国民经济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一、树立

2、科学的发展观,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谋发展、干发展、促 发展 学习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用以指导工作。税务部门作为行政执法和宏观经济部门,在促 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必须把促进发展作为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自 觉地为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服务。税收来源于经济,并为经济发展服 务。经济与税收的关系即“源”与“流”的关系,这一关系决定了税收必须把经济作为研 究的目标和对象,确定和执行有利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充分发挥税 收在调节经济和社会分配中的杠杆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阶 段,税收也进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稳定的支

3、持阶段。因此,做为一名税务部门的干部, 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税收 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发展、干发展、促发展。在实际工 作中,要始终把组织税收收入放在中心位置,严格执行国家税法和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 管,依法打击偷税、逃税行为,最大限度地做到应收尽收,以不断提高为各级政府和经济 发展、社会进步聚财的能力。同时,还要认真落实好各项税收政策,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长期稳定的支持。 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脚踏实地,恪尽职守,真抓实干 科学的发展观引领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来源于科学的发展观。一个缺乏正确的 政绩观

4、的干部往往同时也缺乏科学的发展观。在一些地区,无论是热衷于上项目、铺摊子, 还是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的 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一个税务干部,必须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 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力戒浮躁之气。 党中央强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求各级干部必须把为党和 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干部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干实事,求实效,而是 急于去搞自己的“政绩工程” ,说到底是没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没

5、 有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的问题。每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首先要想着为 党为人民多做工作,多做贡献,千万不能去计较自己的名誉、地位、利益。要立志做大事, 不能立志当大官。不论党把我们放在什么位置上,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要身体力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把树立和落实科 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体现到实际工作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讲实话、出实招、办实 事、干实活、报实数、求实效,不盲目攀比;要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求真务实,不 搞“花架子” ;要坚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一切工作 都要时刻想着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6、,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能否经得 起群众的检验。只要我们按着客观规律办事,为党为人民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做出了 经得起实践、历史、群众检验的政绩,党和人民自有公论。 三、树立现代税收观,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不断推进税收征管现代化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不等于按部就班,不等于因循守旧,不等于看摊守 业。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勇于开拓创新,这是党对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更是党的事业 不断开拓前进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改 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社会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更加要求各 级干部要站在时代前列,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

7、对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 的精神,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做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当 把党的信任、群众的信任当做前进的动力,而不能因此背上思想包袱。如果不敢想、不敢 闯、不敢说、不敢做、不敢抓、不敢管,畏首畏尾,甚至消极地用少干事或不干事来回避 矛盾,那就更加要不得了。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不仅为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更 高的要求,也为税收事业自身发展提供了空间和机遇。做为一名税务干部,必须在牢固树 立起现代税收观的前提下,抓住机遇,与时俱进,以“创新、奋进、突破、超越”的精神, 适应税收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特别要增强责

8、任感和使命感,从自 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少一些浮躁,多一些反省;少一些包袱,多一些实干,在现有 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 献一、坚持科学发展是促进地税事业不断进步的根本所在。科学发展就是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地税工作发展中,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征管手段相对滞后。目前,财政、金融等经济服务部门都已逐步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管理手段,地税机关要想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在创新发展上下工夫。因此,地税部门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推进税

9、收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开发出适应现代税收征管特点的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基础税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及时、全面地掌握各方面的管理信息,使信息化建设尽快融入税收管理工作中去。其次要推进税收精细化管理,建立科学的税源管理制度,推进税收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实现税收工作流程化,把各岗位紧密衔接起来,明确各个岗位职责,形成申报征收、管理服务、税务稽查和发票管理等部门之间,既各司其职又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要提高税源监控效果,加强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规范互动协调机制,提高监控质效,从而使税收管理适应现代化要求,真正实现对纳税人高效率的管理和对税源的有效监控。相关文档:科学发

10、展观学习心得二、坚持以人为本是确保地税机关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一切积极力量。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反映了构建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在地税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培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地税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地税机关的和谐发展注入充足的动力和活力。工作帮手网 首先,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人才。地税部门要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坚持德才兼备的前提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真正做到用好的作风选人

11、,选作风好的人,不断加强地税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专业化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业务精湛、廉洁干事的队伍,为地税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和政治保障。其次要加强队伍建设。和谐地税建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伍内部是否和谐,因此要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勤政廉政、团结协作的要求,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增强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意识,形成群策群力、团结一心的良好局面;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政治业务水平,增强地税人员的税收执法和服务能力;要积极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培养地税人员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从而促进地税机关健康、和谐氛围,为地税机关科学发展创造人才基础和和谐环境。三、

12、坚持统筹兼顾是推进经济民生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党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税收工作中,要统筹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间的关系,一方面抓好组织收入这项中心工作,另一方面要搞好对纳税人的各项服务。同时要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作用,落实好包括税收减免等各项税收政策,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要牢固树立税收工作服务观。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在工作实践中积极推进服务制度和服务方式的创新,认真听取纳税人意见和建议,积极开展与纳税人的交流和沟通,在接待礼仪、政策辅导、简化程序等方面不断强化落实,提高服务质效。要用实际行动取信于纳税人,为纳税人排忧解难,从而维护好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为地税工作和谐发展保驾护航。其次,要树立经济税收观。充分认识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要把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尤其是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把税收职能作用发挥好,从而保障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