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873153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笔记自考自考串讲0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样本与笔记说明样本与笔记说明1、本文档仅为前两章样本,完整版共 11 页如需完整版请 QQ:67460666 手机:137 8381 6366 联系最新免费提供部分自考科目音频讲座,请联系站长索取!详见:官方网址:官方网址:www.ZiKaoBJ.com 2、样本和完整版笔记均严格按最新制定教材目录顺序整理,每个知识点既可以作为选择填空又可用在简答论述,而不是绝对按照考试题型总结的,因此更利于全面把握知识点或者考试时临时翻阅。 关于站长:关于站长:本站长目前于西南政法大学攻读研究生,参与了西政开办的各类考试辅导班(自考、司考、公务员、考研、成教、专升本等) 。本站所有笔记均为最新自考核心班内部

2、权威资料,经过细心整理成了 WORD 版本,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 关于笔记:关于笔记:我们的每一份资料都凝结着开班八年专业授课老师辛勤的心血,每一份资料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每一份资料都是有生命的知识系统,我们求抓使笔记覆盖到每个知识点,抓住最核心的题目,尽我们最大之力保证通过率。 笔记特点:笔记特点:本站所有自考成考笔记是我们辅导班经验丰富的老师的授课笔记精心整理而成,是一套完整复习资料,内容全面,或按不同题型分类整理,或按章节顺序整理,便于打印、携带和查找。 郑重承诺:郑重承诺:(1)每部笔记的整理严格依据最新教材和考纲;(2)力求涵盖到每个知识点;(3)知识点覆盖率 80%,轻松过关。

3、省钱省力:省钱省力:(1)省时:A4 纸分栏,排版精美,无需再整理;(2)省力:可直接看笔记,无需再看教材;(3)省钱:省下购买教材的费用,也免去了补考费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QQ:67460666 旺旺:fsweetie官方网址:官方网址:www.ZiKaoBJ.com 三钻信誉自考笔记淘宝店:三钻信誉自考笔记淘宝店: http:/ -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前两章样本,完整版 11 页)笔记依据教材笔记依据教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罗宗强、陈 洪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依据目录笔记依据目录 导论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 第一节 上古歌谣 第

4、二节 神话传说 第二章 诗经 第一节 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 第二节 社会政治诗 第三节 情爱诗 第四节 史诗及其他 第五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 第三章 先秦散文 第一节 历史散文 第二节 诸子散文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 第一节 楚辞的产生 第二节 屈原及其创作 第三节 离骚 第四节 屈原的其他作品 第五节 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汉散文 第一节 李斯与秦代散文 第二节 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 第三节 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 第四节 东汉散文 第二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第一节 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 第二节 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 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 第三章 汉代辞

5、赋 第一节 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创作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 司马相如扬雄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 第四章 汉代诗歌 第一节 乐府民歌 第二节 五言诗的起源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及其他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风骨 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 第二节 曹植 第三节 建安七子及蔡琰 第二章 正始之音 第一节 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 第二节 阮籍诗 第三节 嵇康诗 第三章 两晋诗坛 第一节 太康诗风 第二节 左思与刘琨 第三节 游仙诗与玄言诗 第四章 杰出诗人陶渊明 第一节 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 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歌 第三节 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第一节 南朝诗歌

6、第二节 北朝诗歌 第三节 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赋 第一节 建安赋作的繁荣 第二节 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 第三节 精致化的南朝骈赋 第四节 北朝赋与庾信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 第一节 魏晋文章 第二节 南朝骈文 第三节 北朝散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 第二节 志怪小说与搜神记 第三节 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典论?论文与文赋 第二节 刘勰文心雕龙 第三节 钟嵘诗品及其他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文学 第二节 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 第三节 杜审言与沈、宋 第四节 陈子昂与张若

7、虚等 第二章 盛唐诗歌 第一节 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 第二节 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 第三节 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 第三章 李白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 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歌行 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 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第四章 杜甫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 第三节 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 第四节 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 大历诗坛 第一节 韦应物与刘长卿 第二节 大历十才子 第三节 顾况、李益 第六章 中唐诗歌 第一节 白居易、元稹等人 第二节 韩愈、孟郊 第三节 李贺 第四节 刘禹锡、柳宗元 第七章 李商隐与晚唐诗

8、歌 第一节 李商隐 第二节 杜牧、许浑 第三节 贾岛与姚合 第四节 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 第八章 唐代散文 第一节 唐代古文运动 第二节 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 第三节 晚唐的讽刺小品文 第九章 唐传奇与变文、俗讲 第一节 唐代传奇小说 第二节 敦煌变文与俗讲 第十章 唐五代词 第一节 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 第二节 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 第三节 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导导 论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

9、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二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 、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 、 长恨歌 、董解元西厢记 、王实甫西厢记 、 长生殿 、 牡丹亭 、 红楼梦 )2、友情.视朋

10、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三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陆机文赋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11、:“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心境与物镜融合无间.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一节上古歌谣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 ;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 2 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

12、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3 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第二节神话传说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 、 楚辞 、 淮南子等.神话的性质特征:神话的性质特征: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

13、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神话的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认为神话伴随着初民的劳动生活而产生,宗教起源说指实为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劳动起源说:神话的内容总是反映着劳动生活,初民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漫长时期的劳动生活有直接关系,劳动生活是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宗教起源说:初民的敬畏和崇拜观念,产生于他们对生活经验的最初思考,这便是最初的宗教观念.当他们从崇拜敬畏,变而为企图解释和支配自然力时,神话也就产生了.神话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极大联系.神话与传说的区别神话与传说的区别.一.一般说来,

14、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二.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三.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四.实际上,每一个神话系统中往往都是神话和传说交织并存的.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我国神话的主要特征中国神话的特征中国神话的特征一.紧紧地围绕着人的生存这个主题;二.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都充满着激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三.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四.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不断变化和成型.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一.神话的艺术规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神话所开创的为人生的主题,事

15、实上成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主流.神话富于情感、富于形象、富于想象的特征,也影响着后世文学的发展.二.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题材源泉.第二章第二章诗经诗经1诗经内容上分 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 之中 维天之命 、 武 、 载芟 閟宫2.颂赞诗 “大雅”中的生民 、 公刘 、 帛系 、 皇矣 、 大明3.怨刺诗民劳 、 桑柔 、 节南山 、 小弁 ) 、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 、 蒹葭 、 月出 、 采葛 ) 、静女 、 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 、 采薇 、 无衣 (看书P3450)第一节第一节诗经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的来源、分类和流传1.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 到春秋中叶诗歌 305 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笙诗 6 篇不在 305 之数.2.诗经诗经的收集和编定的收集和编定 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意义.以音乐的不同作分类依据.风,指各地不同的音乐.雅,正声,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又缘于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舞曲.3.诗经诗经的流传的流传 诗经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一是在祭祀、宴享时奏唱,二是作为外交场合言谈应对的辞令,三是作为教育的课本.诗经诗经的流传的流传秦火后遭焚,靠学者记诵保全.汉传授诗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