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缦古乐谱-朱载堉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864279 上传时间:2018-06-0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缦古乐谱-朱载堉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操缦古乐谱-朱载堉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操缦古乐谱-朱载堉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操缦古乐谱-朱载堉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操缦古乐谱-朱载堉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操缦古乐谱-朱载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缦古乐谱-朱载堉(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2目目 录:录:敕敕 文文3总论:乐以人声为主总论:乐以人声为主3古传诸般操缦古传诸般操缦4论学乐自庚歌始论学乐自庚歌始7论学乐先学操缦论学乐先学操缦18论学操缦捷径法论学操缦捷径法18论雅琴只按十徽论雅琴只按十徽19论古人非弦不歌,非歌不弦论古人非弦不歌,非歌不弦19论操缦失传遂至雅乐失传论操缦失传遂至雅乐失传20论先学诗乐而后经义益明论先学诗乐而后经义益明20论琴瑟先儒旧用管色定弦论琴瑟先儒旧用管色定弦20论黄弦不可弹论黄弦不可弹23论定弦必须吹笙论定弦必须吹笙24论学歌诗六般乐器不可缺论学歌诗六

2、般乐器不可缺25论士大夫学乐八音不求备论士大夫学乐八音不求备27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3敕 郑氏子载堉: 尔能非道不处,惟义是循。故逊王爵,至勤屡疏,敦复伦序,克振纲常,朕心嘉悦。兹特赐,敕旌奖,给禄建坊,以示优贤之义。仍令有司办。送彩币羊酒,以为诸藩矜。()【以上神宗敕文与戴念祖先生所提及之内容有异,但此处差异并不影响对全书的阅读。由于本电子档采自早稻田大学文库扫描,不知何故如此。抑或当初装订之时便有漏页。具体出处如下:清.顺治.河南通志卷三十五艺文 。可细查之。 】总论:乐以人声为主总论:乐以人声为主(此乃一书要,是故大书之。(此乃一书要,是故大书之。 ) 廖道南曰

3、:“易曰:雷出地奋,豫。 ”先王以作乐崇德。夫雷也者,运天地之元气以鼓万物之出机者也。知雷之元气之所以发,则知乐之元声之所以宣矣。舜命夔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我太祖高皇帝论,侍臣熊鼎曰:“乐以人声为主,人声和则八音谐矣!”斯训也,即舜命夔意也!万古不易之定论也!李文察曰:“即书之言观之,永,其声气之元乎!”盖“永”乃人心之中声也,诚亦有据人自不察之耳。盖志微焦杀固不能永,而粗历猛愤亦不能永。必心平气和,不疾不徐,不刚不柔,然后始有永声。永声,乃人心纯阳之气发而为纯阳之声。然是永声亦未易得,必养之深,炼之熟,识之精,然后有之。养不深则无永之气,炼不熟则无永之力,识不精则无永之

4、辨。三者备,始可以言永矣!歌到有永处,则天地之气已在我矣!故曰:“直己而陈德焉,动己而天地应焉,星辰理焉,四时和焉,万物育焉。 ”或疑舜之命夔言乐之概。而声之元、作乐之本未必在是。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4夫制礼作乐,道统之传,其本皆出于尧舜之世。其言也,辞简而理尽,不容添一字。如添一字以制礼,则其所制者必非五典之礼。添一字以为道,则其所为者必非执中之道。添一字以言乐,则其所作者必非德音之乐。是故三本皆备。于尧舜之世,于礼于道,人固本而述之。独于乐以为概,而疑其本之不在是。何尧舜之世人独详于礼于道,而略于乐也耶?盖律吕者,乐之筌蹄。得鱼者忘筌,得兽者忘蹄。得乐者亦可以忘律

5、吕。非律吕无以正乐之声,滞律吕无以得乐之意。得意在律吕前,制律在得意后。故自古一圣人作,必有一代之乐。律吕未必亲传,传其理耳。异代制乐,万代同理。非得其意能之乎?故曰:“识礼乐之情者能作。 ”兴乐,君子未考律吕,先得律意。意得则律吕亦得。谨按:乐以人声为主,故先永而后律。永者,声气之元,乐之本也。律者,和声而已,乐之末也。歌不永言,声不依永,臣父患之!表章操缦者,遵圣谕及舜典之定论故也。操缦古乐谱操缦古乐谱(杂篇申明上文,叮咛反覆之意,故不厌其文义重出)(杂篇申明上文,叮咛反覆之意,故不厌其文义重出) 【此或另有句读此或另有句读】 郑世子,臣郑世子,臣 载堉编述载堉编述 古传诸般操缦古传诸般操

6、缦琴以本律散声为正,实音应者为应,散声和者为和。瑟以本律大弦为正,左手小弦为应,右手大指隔八为和。谱曰: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5得道仙翁 巳下 琴家调弦谱,即古操缦也,非礼勿视。已下,盖取古语,拟写弦音而已。 【已下,大下也,声浊也。已上,大上也、声清也。 】右操缦二段各三句,共计三十二字。此与前谱大同小异,无兮字有断句。此亦有断句之操缦。操缦指法或添或减,或断或连。千变万化,板眼不差,皆操缦也。周礼所谓“六乐声音之节” 。 仪礼所谓“间若一”者,重节。礼记所谓“乐也者,节也” 。君子无节不作。古人所重在节奏,即今俗呼板眼者是也。臣谨按:操缦,盖曲名。操之为言,持也。缦

7、之为言,缓也。操持歌声,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6令极慢缓。虞书所谓“歌永言,声依永”是也。人心无所养,岂能永言哉?乐记所谓“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惟乐不可以为伪” 。以永言试验则所养可知真伪。其能隐乎?养性情致中和,其纲要在此也。人皆知歌永言而不知其节奏。苟无节奏,虽名为永,实非永也。夫节奏者,俗呼板眼是也。先王雅乐或以钟磬为节,或以盆缶为节,或以搏拊为节,或以舂牍为节。乡饮乡射,八音之器有其四焉:石音磬也,丝音瑟也,匏音笙也,革音鼓也。瑟与笙者,曲也。磬与鼓者,节也。 虞书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 商颂 “既和且平,依我磬声” 。 周礼 “钟师掌金奏,磬师教缦乐”

8、。缦乐即操缦也。臣闻宋儒张载曰:“古之乐,章只数句诗,不能成曲调。 ”此所以有弄有引。善歌者知如何为弄如何为引。又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言使其声常从容有余。朱熹亦曰:“古人诗,只一两句便衍,得来长。 ”又曰:“窃疑古乐有倡有叹” 。倡者发歌句也,叹者继其声也。诗辞之外应更有叠字,散声【古人歌诗与歌词时所用之散声,别之于琴乐散声 。刘尧民先生谓之以“散游之音” ,然而如何散如何游却不得知,表述地即感性又笼统抽象。以今存古琴指法观之,其形式与乐音功能似如吟揉绰注之类,而不同类型之吟揉绰注在定型之前,似由人声衍生而得,而衍变过程在逻辑上应与人声的地方性及时代性密切相关,衍变方式或具有“依声付曲

9、”之色彩,亦或“法自然”之色彩,甚至二者色彩兼而有之,程度侧重上不一。查刘尧民词与音乐之和声章节】 ,以叹发其趣。曰弄曰引,曰叠字曰散声,盖即操缦之别名也。臣父尝说琴家和弦所弹月朗风清四声,即古操缦。遗意风清二声,所谓应也。 易曰“同声相应”是也。月朗二声虽不一般而实相和,所谓和也。正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7者,本弦散声也。同者,两弦一声也。慨雅乐失传,推臣父遗意,是故分条详论如左。 论学乐自庚歌始论学乐自庚歌始 或问于朱熹,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正德,是正民之德否?曰:“固是。水,如堤防灌溉。金,如五兵田器。火,如出火纳火,禁焚莱之类。木,

10、如斧斤以时之类。 ”古人设官掌此六府,盖为民惜此物,不使之妄用。非如今世之民,用财无节也。戒之用休,言戒论以休美之事。劝之以九歌 ,感动之意。但不知所谓九歌者如何。大抵禹只说纲目,其详不可考矣。问: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林氏谓:自戒、自董、自劝。未知此说如何曰九歌 。今亡其词不可稽考。以理观之恐是君臣相戒如庚歌之类,但书所谓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此便是作韶乐之本。看得此歌本是下之人作歌,不知当时如何取之以为乐,却以此劝下之人。又曰:韶乐只是和而已。功以九叙,故乐以九成,所谓九德之歌,九韶之舞也。 九歌只是九功之叙。可歌,想那时田野自

11、有此歌,今不可得见。 (已上并见书,传大全小注) 【疑问:此处 大全二字,不知是否指蒋克谦著琴书大全 。可详阅查阜西先生著琴谱集成第五册。抑或此处句读别有他法。 】臣谨按:水火金木土谷,皆日用不可缺。然必处之有道,用之得法。故继之以正德,利用,厚生。虽云九功,其实一事。故曰:“惟和及惟叙”耳。孟子所谓“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即大禹所谓利用也。“老者食肉衣帛,黎民不饥不寒” ,即大禹所谓厚生也。 “谨庠序之教,申孝悌之义” ,即大禹所谓正德也。二书互证九功只是一事,九德只是一歌,朱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8熹以为庚歌者最近之。夫肱股喜,而元首起,所谓六府惟修也

12、。元首明,而股肱良,所谓正德也。百工熙者,所谓利用也。庶事康者,所谓厚生也。已上六句,所谓戒之用休。戒之用休,仁之至也。己下三句曰丛脞,曰惰曰堕,所谓董之用威。董之用威,义之至也。三章共九句,所谓劝之以九歌,俾勿坏者也。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此尧舜相传之道而禹称述赞美之。舜及皋陶遂相庚歌,命之曰韶 。韶者绍也,谓绍尧之道也。然则九德之歌九韶之舞,皆指此庚歌九句而言之也。故朱熹曰:“恐是君臣相戒如庚歌之类。 ” 臣亦以为然也。又按元首两字,俗呼为头的是也。股肱两字俗呼为手足的是也。有天下之元首股肱,有一国之元首股肱,有一家之元首股肱,有一身之元首股肱。庚歌所指,乃总括言之也。盖舜说,道凡一切世间事

13、,为手足的,皆喜为之。故为头的,由是兴起,而百般工作皆广矣。皋陶说,道凡一切世间事,为头的,又明晓。为手足的,又能。则诸般事业皆安矣。假若为头的又烦琐,为手足的又懒,则万事废坠矣。概指一切世事而为,相劝相戒,是以此歌人人可歌,家家可诵。未尝专指元首为天子,股肱为臣也。先儒见上文有作朕股肱字样,遂谓此歌与民无干。又谓此歌非韶 ,而谓韶歌已亡。非也!何以知之?夫乐之极重者,莫重于韶 。而虞书不载,独载此歌者,岂无意耶?是知此歌即韶 。先儒以为韶亡,非也!故林氏曰:“舜与皋陶之庚歌,三百篇之权兴也。 ” 学诗学乐,当自此始。宜表章此歌,使人人先学。人人能诵之弦之,歌之舞之。然后渐将三百篇操操 缦缦

14、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9诗协于八音。所谓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不亦可乎!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0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1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2首首元元哉哉喜喜肱肱股股姑洗为角南吕为羽林钟为徵姑洗为角太蔟为商黄钟为宫笙谱吹一笙谱吹工笙谱吹尺笙谱吹一笙谱吹四笙谱吹合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3哉哉熙熙工工百百哉哉起起黄钟为宫太蔟为商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太蔟为商黄钟为宫笙谱吹合笙谱吹四笙谱吹尺笙谱吹工笙谱吹四笙谱吹合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4肱肱股股哉哉明明

15、首首元元林钟为徵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太蔟为商黄钟为宫笙谱吹尺笙谱吹一笙谱吹尺笙谱吹工笙谱吹四笙谱吹合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5哉哉康康事事庶庶哉哉良良黄钟为宫太蔟为商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太蔟为商姑洗为角笙谱吹合笙谱吹四笙谱吹尺笙谱吹工笙谱吹四笙谱吹一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6股股哉哉脞脞丛丛首首元元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太蔟为商姑洗为角太蔟为商黄钟为宫笙谱吹一笙谱吹尺笙谱吹四笙谱吹一笙谱吹四笙谱吹合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7哉哉坠坠事事万万哉哉惰惰肱肱黄钟为宫太蔟为商 林钟为徵 南吕为羽 太蔟为商 姑洗为角 林钟为徵操操 缦缦

16、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8笙谱吹合笙谱吹四 笙谱吹尺 笙谱吹工 笙谱吹四 笙谱吹一 笙谱吹尺歌笙只一长声,琴弹三十二声毕,歌笙方止。是名操缦,详见下文。 【原书第 3272 页谱】 论学乐先学操缦(自此已下凡十二条,皆系弦歌要目之文)论学乐先学操缦(自此已下凡十二条,皆系弦歌要目之文)操操 缦缦 古古 乐乐 谱谱 朱朱 载载 堉堉19学记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古人学乐之要在此,顾读者未达耳。今详解之。夫操之为言,持也。缦之为言,缓也!谓持歌声使之缓也!又操,乃操演之操。缦,乃紧缦之缦。谓演习之不许紧也。此操缦二字之义也。 周礼“笙师掌教缦乐” 谓此乐也。何谓博依?博,多也。依,倚也。谓依,倚八音也。 前汉书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