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宋代教育的特点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284837 上传时间:2017-08-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宋代教育的特点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宋代教育的特点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宋代教育的特点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宋代教育的特点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宋代教育的特点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宋代教育的特点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强兰波(西北大学 文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宋代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理学、宋词、话本、史学及闻名世界的三大发明,在中国历史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而这些成就都离不开宋代兴盛的教育。宋代兴盛的教育既是经济文化发达的表现,也是促使经济文化发达的原因。宋代太学教育制度的空前完备,科举防弊制度的日益严密,书院教育的兴旺发达等等都反映了宋代教育的发达。而发达的宋代教育,大大拓宽了宋代接受教育的阶层,为宋朝政治、文化等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宋朝社会的文化水平。任何事物都有其特点。通过回顾宋代教育的特点,并非是让我们以古人所取得的成就而沾沾

2、自喜。恰恰相反,要通过这种回顾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所能提供的有益启示。自唐后期以来,藩镇林立,军阀混战,社会伦理道德秩序丧失,君臣父子为权利相残。宋太祖自陈桥驿皇袍加身夺取天下,深知当时社会秩序的混乱,藩镇、武将不服命令,恣意妄为。为此在采取以“杯酒释兵权”为代表的措施,削夺武将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大力提拔文人授以重职,渐渐形成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基础,不断的增加科举录取名额并且完善科举制,对参加科举的考生出身也不做限制,使得平民阶层也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宋朝统治集团内部。科举制的再发展及扩招极大地刺激了读书人的热情,也直接促进了宋代教

3、育的发展。宋代教育在宋初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得到恢复,而统治者有意识地引导再次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而宋代教育在整个两宋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首先,官学与私学并存,共同发展。宋仁宗时的著名政治家范仲淹远见卓识,认识到治理好国家,必先办好教育。 “善国者,莫先育才,育才之方,莫先劝学” 。学校是教化之本,决定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与范仲淹同时代的胡瑗则大声疾呼:“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文人士大夫的呼吁使统治者认识到修学校、尊师儒是政治的根本。人才缺乏,就算统治者有雄才大略,也难以推行于世。因此,宋代官民开始协力大办学校。宋代学校有官学与私学之分。官学中最高学府是国子学

4、。宋代的国子学较前代有了很大进步,突破了以前专供高级官僚子弟就读的局限,使得一些低级官僚子弟,甚至庶民子弟也可以入学接受教育。而宋仁宗庆历年间,将原属国子学中的太学独立分出,专门接受士庶族子弟入学,同时接受全国的孤寒学子。学生人数也从神宗时的千余名增至徽宗时的 3800 人。与此同时,在地方上州县学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方面朝廷的有识之士在地方上大办州县学。北宋时两任参知政事,仁宗时为宰相的王曾,以兴学为自己的责任, “初罢相,知青州,为青立学;移魏,为魏立学;再罢相知郓州,为郓立学。”而另一方面,在南宋时,兴修县学已经成为县官的重要德政。如程颢任泽州晋城令,经常指导学校工作, “儿童读书,亲

5、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 ”还挑选成绩优异者加以精心培养。十余年后,这里社会秩序大大改善。在官学取得较大发展的同时,宋代私学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甚至超过了官学。私学不受条件限制,主要依靠讲师的声望以及百姓求学的积极性。宋代王昭素、李觏、陈亮等,或不愿入仕,或因在家行孝,或因退休归乡,而慕名上门求教的学子络绎不绝,私学从此而兴盛。宋代私学代表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即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著名南宋理学家朱熹就曾出任白鹿洞书院洞主,为书院物色教师,搜集图书,筹措经费,奔走四方。他以“讲明义理以修身”为办学宗旨,主张以学修身。宋代教育之所以呈现官学,私学并存发展的特点,不仅是宋统

6、治者有意识的政策引导,还在于民间的文人学者同样认识到了教育于国于民的作用以及他们的努力。官学,私学并存,不仅使更多的学子接受了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还形成了尊师重道的社会风尚。其次,宋代教育还呈现出平民化的特点。宋代官学与私学并存同发展的特点,为教育的平民化奠定了基础。在政策上,政府大力兴办官学与州县学,有意识的扩大科举取士范围,并且降低入学门槛。不少寒门子弟和低层官僚子弟得以入学接受教育。而且为了有效扩大统治基础,宋朝统治者对上层官僚子弟科举入仕也进行了适当限制,严防朝中要培植个人势力和世袭固定官职,阻止了自魏晋以来士族门阀死灰复燃。开宝元年三月,翰林学士承旨陶觳的儿子陶

7、邴中了进士第六名,宋太祖怀疑:“问觳不能训子,邴安得登第?”于是下诏: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礼部具析以闻,当令复试。而殿试制度的确立,更说明了统治者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奖拔寒门人才的意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宋朝还出台了一系列补助措施。例如仁宗朝对太学生的救助,一方面给太学生每月发放客观的伙食补助,另一方面则允许贫困的太学生在校留宿。同时在一些边远地区,也出现了乡村学校,虽然数量有限,但是其导向作用与象征意义是巨大的。这说明宋代教育已逐步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再次,宋代教育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特别重视德育教育。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在现代社会也是被热烈讨论。如果要说历史上有什么教育能将

8、两者兼顾的话,当属宋代教育。宋代教育,特别是书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属于素质教育。一方面,它强调基础性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具有政治、道德、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人才,通过基础教育面向广大学生直接开展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培养出了以儒家经典为信仰的文人。而另一方面,书院教育还注重自身的风气和特色,几乎每个书院都有自己的院风、院训,如白鹿洞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为学之序;顾宪成题写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则是东林书院的写照。书院教育同时也是一种应试教育。虽然它不像官学那样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割裂开来,但是其中的应试教育倾向也是十分突出,

9、特别是像宋代州县级别的书院,承担着沉重的应试任务,几乎是把向高一级的书院输送人才作为了教育活动的中心,而应试教育本身则在一定程度上给书院提供了一个与官学竞争的舞台。宋代教育同时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宋代文人对诚推崇备至,因为诚的内容及其丰富,包括忠信仁义,诚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朱熹就认为“学莫先于正心诚意” ,如果“意有不诚,心有不正,身有不能,而天下国家不可得而治也” 。程颐以此建立其教学理论:“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故学比尽其心,尽其心,则知其性;知其性,反而诚之,圣人也。 ”由上述宋代教育的特点不难

10、看出,宋代教育无论是从制度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十分完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算是独树一帜。而宋代教育能为我们当代高等教育提供些什么历史借鉴或启示呢?在体制上,公办教育和其它多种体制教育并举,积极鼓励和扶持民办教育。在宋代之前,教育体制总体上呈现出官学独家经营的状况,而私学的发展则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这种状况在宋代得了很大的改善,初步打破了官学和私学相互排斥的局限,形成了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对于当今社会来说,单纯依靠公办教育,无法应对目前社会需要大量多方面人才的需要,以及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难以保证 2020 年前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从我国目前的基本

11、国情出发,国家在大力发展公办教育的同时,应当积极扶持和引导包括公有民营、民办公助、私立等在内的多种教育的发展,对于公办教育而言,则应当努力探索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在类型上,国家和地方并举,在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充分发掘地方办学的潜力。宋代的官学和地方州县学及私学的层次性,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央教育和地方教育的结合、渗透,不仅弥补了自中国古代以来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分离,脱节的缺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建国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高等学校的数目大体稳定在 1000 所,在校学生 360 多万人。应当说,这样的规模与社

12、会信息化的要求是不相符的。社会信息化要求有大量具有高等素质的人才,而高校扩招也不能一蹴而就,还受到各方面资源投入的限制。因此,只能在向外扩展延伸的同时,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实行国家队与地方队并举。一方面,重点建设若干所国际一流的大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作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扶持和鼓励地方政府办好自己的地方队,属于地方队的高校应该做到有地方特色,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培养专业人才,从而以独有的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在模式上,素质教育和素质养成并举,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宋代教育对发展素质教育的贡献是明显的,特别是在重功名的社会之中,这

13、样的做法更是难能可贵。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教育的基础,担负着提高国民素质的神圣使命。传统的教育模式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存在过分强调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的弊端,不仅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而且制约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 21 世纪,面对提高人才素质的迫切要求,试图依靠应试教育来选拔和造就人才,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符合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而仅仅满足于少数素质教育搞得比较好的典型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同时还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促进素质养成。当然,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全面的否定考试,更不是意味着改变教育方向和目标,而是对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教育未实现大众化,普及化的条件下,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手段不可能被取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不是说不进行考试,但是那种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必须得到纠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种面向 21 世纪、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才能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责任编辑:冯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