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靠政府定价支撑的农业没前景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84253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9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靠政府定价支撑的农业没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总靠政府定价支撑的农业没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靠政府定价支撑的农业没前景(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参事杜鹰, 是 “中国农村改革之父” 杜润生的 “门生” 。作为 “三农” 问题专家, 每年全国, 杜鹰关注的焦点都离不开 “三农” 。3月4日, 李克强到铁道大厦参与经济、 农业界别的联组讨论时, 他当面就此提出建议。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最关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总靠政府定价支撑的农业没前景”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参事【对话人: 杜鹰】谈改革背景 政策价高于市价、 收购市场一片冷清 北青报: 去年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 革很受中央高层关注。有媒体用 “刻不容缓” 来形 容, 您怎么看这项改革? 杜鹰: 2004年,

2、 国务院发出 关于深化粮食流 通体制改革的意见 , 取消保护价收购, 放开市场, 必要时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 初衷是为 了给农民托底。从实际执行情况看, 有成效, 但也 有问题。从成效看, 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为 同期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问题是, 政策性收储价格提得太快、 太频繁, 特 别是2008年以后每年都往上提, 而且补贴的品种 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形成了所谓的 “政策市” , 也就 是说, 政策价跑到市价上面去了。在这种情况下, 加工企业、 饲料企业、 用粮企业等收购主体都没有 入市的积极性, 高价收了卖不出去, 低价收又收不 到, 所以收购市场一片冷

3、清, 只有靠国家收。 更严峻的问题是, 把国内粮价提上去了, 而同 期国际市场粮价是往下走的, 导致进口冲击压力不 断加大。为什么会大量进口?加入WTO后我们 对粮食进口实行配额管理, 配额内低关税, 配额外 高关税, 当国内价格高于配额内完税价格时, 配额 内的粮食进口就会大量增加。于是, 就出现了所谓 的 “三增” 怪象: 产量增、 库存增、 进口量增, 说明这 套定价机制和收储机制是不可持续的。 北青报: 国家为何要不断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杜鹰: 因为这个时期农民的种粮成本上升较 快, 一块是物质费用, 比如种子、 化肥、 机械; 再一块 是人工费用, 就是劳动力价格, 这两块长得太快,

4、 顶 着收购价格往上走。谈分品种施策 光有补贴不够, 必须要有托底机制 北青报: 那么怎么改革呢? 杜鹰: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市场定价, 价补分 离” 、“分品种施策, 渐进式推进” 。“市场定价” 就是 恢复市场机制的作用, 让价格真正发挥调节供求的 作用;“价补分离” 就是把隐含在价格里的补贴分离 出来, 改为生产者直接补贴, 以弥补生产成本上升 带来的损失, 保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北青报: 分品种施策具体怎么做, 改革的成效如何?杜鹰: 新疆棉花试点搞的是目标价格改革, 总 的来看是成功的, 取消临时收储价, 收购价回归市 场, 国内外价差大幅缩小, 包括纺织服装产业在内 的整个产业

5、链扭亏为盈。 现在三年试点结束了, 下一步怎么办?有同志 建议说, 把目标补贴改为定额补贴, 我是不同意 的。因为目标价格是反周期补贴。比如说, 新疆棉 花目标价格是18000元一吨, 而市场价格是12000 元一吨, 中间差6000元由国家补贴。也就是说, 当 棉花市场价格低的时候, 补贴额就大, 棉花价格高 的时候, 补贴额就少, 这叫反周期补贴。如果改成 定额补贴, 就弄反了, 反而变成价高时多补, 价低时 少补了。据我所知, 多数同志是同意继续采取目标 价格补贴办法的, 当然具体办法也要完善。 东北玉米的价格和收储制度改革跟棉花和大 豆改革不一样, 2016年取消临时收储价格后, 直接

6、 采取市场定价、 价补分离的办法。改革的效果十分 明显, 超出预期。市价回落, 进口量大大减少, 各类 主体入市积极, 把整个产业链都带动起来了。 当然啦, 农民有痛苦, 甚至有怨言。因为价格 最高的时候, 东北的玉米是1.12元一斤, 现在掉到 0.75元一斤, 你说差多少?这里的差价损失, 虽然 国家拿了一大笔钱实施生产者直接补贴, 但是不可 能全部补上。这对农民来说, 是一个痛苦的调整过 程, 但是老靠政府定价机制支撑, 农业没有前景。 现在非常好的现象, 是农民已经跟着市场走了。 小麦和稻谷的改革又和以上品种不一样, 仍然 要保留最低收购价的政策框架, 但是要调整定价机 制, 使它变得

7、更有弹性, 不能只升不降, 该降的时候 也要降。 北青报: 那就是说, 稻谷、 小麦还是保留最低收 购价?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改革方案出了吗? 杜鹰: 是的, 因为不同品种的情况不一样, 重要 性程度不一样。稻谷和小麦是口粮品种, 我们讲保 证国家粮食安全, 核心是确保口粮安全, 而口粮指 的就是小麦和稻谷。小麦和稻谷生产的直接效益 低、 社会效益大, 而且可替代性差, 生产又非常分 散。要调动农民种植小麦和稻谷的积极性, 我认为 光有补贴是不够的, 必须要有托底机制, 否则不足 以调动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所以, 分品种施策很重 要,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渐进式推进就是要通过 试点再推广, 而且不能

8、把不同品种改革都集中在一 个时点上, 要错峰推进。据我所知, 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小麦和稻谷的价格改革方案。谈库存消化及供给侧改革 要加大饲料转化和深加工的力度 北青报: 库存怎么消化, 特别是陈化粮怎么处理? 杜鹰: 玉米、 小麦、 稻谷三种粮食整个库存相当 于一年的产量, 这肯定是不合理的, 合理库存远远 要不了这么多。 尤其是东北玉米的库存量很大, 要抓紧消化。 好在玉米的产业链比较长, 要加大饲料转化和深加 工的力度。尽管出库要给一些补贴, 但我认为早出 比晚出好。反过来想, 如果不出库, 天天堆在库里, 总的看补贴更大。玉米加工转化还要广开门路和 渠道。 我是主张多搞点燃料乙

9、醇。因为库存量太大, 完全靠正常的饲料转化和淀粉加工消化库存的时 间拖得太长。搞燃料乙醇, 第一, 技术上已经过关; 第二, 三吨玉米转化成一吨乙醇, 在国际油价50多 美元一桶的情况下, 企业加工基本上可以不赔钱, 而且可以大量使用陈化粮; 第三, 目前东北地区所 有的车用柴油、 车用汽油都必须加10%的乙醇, 将 来所有治理雾霾重点地区都可以这样做, 这样汽车 尾气的PM2.5排放量可以减少15%到20%。库存 消耗完了怎么办?目前, 纤维素乙醇转化技术已经 具备产业化条件, 将来做燃料乙醇还可以用秸秆。 北青报: 您怎么看农产品价格改革跟推进农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 杜鹰: 习近平

10、总书记2016年就指出, 新形势 下, 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矛盾转为结构性矛 盾, 主要表现为阶段性供大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 竞争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 和完善的主要方面。这个分析和判断一语中的。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玉米、 小麦、 稻谷多了, 供大于求, 同时大豆短缺, 大量从美洲进口, 而且农 产品的品质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要解决这些矛 盾就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完善价格形成 机制, 这样才能有效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来进行 生产, 所以农产品的价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改革。 理顺农产品价格机制的改革已经有3年了, 现

11、 在是第4个年头, 我估计, 再有两三年大的槛儿就 可以迈过去了。文/本报记者邹春霞李铁柱 供图/视觉中国资料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对话人: 朱之鑫】谈政协调研 对中央决策形成起了很大作用 北青报: 东北地区调研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 准备? 朱之鑫: 1、 2月份就开始准备。一有了调查 提纲, 我们就和三个省份交换意见, 先给他们打 招呼, 然后跑到长春, 和三个省的政协主席当面 交换意见。 北青报: 这次调研有什么特点呢? 朱之鑫: 最大的特点, 不是像以前听听汇报 就完了, 而是深入到企业基层了解情况。到了企 业之后, 不光是和厂长、 总经理聊, 还和中层干 部、 基层代表了解

12、情况; 也不是只有国有企业, 还 对民营企业、 混合所有制企业进行了调研; 另外, 既到了工业集中的地区, 也到了棚户区, 困难最 多的地方, 调研的面非常广泛。这种调查研究非 常符合实际。调研方式的改变, 对我们民主监 督, 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北青报: 100多名参加的委员是选出来的吗? 朱之鑫: 主要是委员自己报名, 发挥大家的 积极性。这次调研团的组成人员非常有特点, 因 为这些委员毕竟都在各个行业干过, 有煤炭的、 能源的、 机械的, 有国有机关的、 国有企业的, 也 有民营企业的, 大家积极性都非常高, 都希望为 东北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青报: 调研有哪些成果呢? 朱之鑫:

13、回来之后, 写报告是很重要的一条, 分报告提了很多很好的建议。我们把这些意见 又一次反馈到三个省, 当面听取他们的意见。 北青报: 有点像巡视组的反馈? 朱之鑫: 我们不是巡视组, 绝不是巡视组。 我还要说明一点, 参加调研的不仅是全国政协 的, 还有政府部门的同志, 写材料的时候还要听 取他们的意见, 两项结合起来, 政策的制定就更 有针对性。 北青报: 报告上交之后有什么反馈吗? 朱之鑫: 报告上交之后, 各个部门也非常重 视, 我们提出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做大做强 优势产业、 激发人才和创新活力、 提升开放型 经济的水平, 包括 “三去一降一补” 这些都得到 有关部门的认可。最终的总报

14、告不是很长, 但 对后来中央形成的有关东北地区的决策, 起了 很大的作用。谈调研特点 更多是从问题入手起民主监督作用 北青报: 之前国家发改委去东北调研得挺多 的。 朱之鑫: 非常多, 所以我们跟他们不同的特 点是什么呢?他们更多的从宏观上规划, 从整个 东北地区的发展考虑, 非常有战略性。我们更多 的是从问题入手, 结合问题提出建议, 起到一种 民主监督的作用。 北青报: 您之前在发改委, 到了全国政协再 看东北问题会不一样吗? 朱之鑫: 是相互印证的关系。 北青报: 政协调研看到的问题, 跟之前调研 发现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朱之鑫: 很多都是一致的, 我们的意见在写 报告之前, 都给各省的

15、主要领导交换过了, 他们 都认真听取了。谈营商环境 东北的营商环境还会不断改善 北青报: 最后是像外界传言的那么悲观吗? 还是发现一些乐观的因素? 朱之鑫: 我从来对东北地区都是持比较乐观 的态度, 我们做经济工作不可能没有问题, 一段 时间、 一个地区出现问题都是正常的。如果我们 都悲观了, 那我们还干这件事干吗呢?我最近看 到东北地区的某些企业已经起变化了。比如最 困难的黑龙江东四矿, 七台河、 双鸭山、 鸡西、 鹤 岗, 这次减掉了 7 万多人, 大大减轻了企业的负 担。 北青报: 大家都很关注东北的营商环境, 调 研看到的营商环境具体如何? 朱之鑫: 我是觉得, 不能简单地把东北的营

16、商环境说得一无是处, 有这样的说法,“关门打 狗” ,“投资不过山海关” , 但是我觉得东北的营商 环境还是在变化。 北青报: 我们看到的变化是? 朱之鑫: 党的十八大以来, 尤其是在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 东北地区的干 部还是在奋发有为地干着。我想, 营商环境还会 不断改善。 北青报: 最近东北三省都把破坏营商环境纳入纪委监督的范围。 朱之鑫: 我是觉得, 总归是要去创造一个 公平的市场环境, 这个公平市场环境是透明 的、 清廉的, 让各类市场主体都可以进入的, 无论是内资、 外资、 民营、 国有, 大家都觉得在 一个平等的条件下竞争, 还是可以把经济做 好的。谈东北再振兴 不能在原来的老路上走下去 北青报: 东北再振兴, 2016年总结和2017年 任务都提到了, 主要症结在哪儿? 朱之鑫: 东北问题既有积累的问题, 也有改 革不到位的问题, 我觉得东北最大的问题还是怎 样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来, 怎样适应市场 需求进行结构调整。东北是非常好的地方, 大平 原、 交通方便、 人口密集度不高, 有港口有能源, 要调动东北地区的积极性。 北青报: 产业结构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