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284245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建设标准(试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 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 建设标准(试行)建设标准(试行)一、编制标准1.本建设标准是根据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市教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关于印发XXX“数字校园”实施方案的通知 (渝教科200927 号)和市教委关于印发区县教育城域网建设标准和普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标准的通知(渝教基201311 号)文件精神进行编制;2.本建设标准是为了打造“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县”和推进龙水二小“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的创建工作而进行编制。二、编制说明1.本建设标准的项目和指标较多,中小学共有 23 个项目90 个建设指标, “全国百所数字校示范

2、校”共有 32 个项目130 个建设指标。2.本建设标准从基础设施建设(10 个项目,25 个指标)、数字资源建设(4 个项目,20 个指标)、管理应用(5 个项目,16 个指标)、家校应用(2 个项目、7 个指标)、教学应用(3 个项目,14 个指标)、教研应用(1 个项目,4 个指标)、师生能力(2 个项目,20 个指标)和其它项目建设(4 个项目,24 个指标)等八个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具体项目和建设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供各校在创建教育信息化合格学校过程中参考。3.各中小学(特教校、职教中心) 、幼儿园均已按照“校安工程”和“平安校园”的相关标准建设了“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并已稳定运

3、行,在本标准中将不单列此系统。4.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小学、初中学校、九年制一贯学校和高中学校、职教中心。5.幼儿园具有其特殊性,其建设标准在软件与硬件方面可降低相应的标准,使其具有实用性、可用性和可操作性,符合幼儿园的特点。6.对本标准的建设指标的理解,学校若有相关疑问,由XX 区教育信息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负责解释。7.本标准由区教委组织相关科室及直属单位负责执行。三、具体建设项目A.基础设施建设;B.数字资源建设;C.管理应用;D.家校应用;E.教学应用;F.教研应用;G.师生能力;H.其它项目建设。A.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参考指标A1.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全接入,千兆带宽到校,百

4、兆带宽到桌面。 A2.互联网出口由区教委统一规范管理,学校无租用网络营运商互联网出口现 象。 A3.校园网接入设备选择上联千兆光口(电口) ,下联百兆二层可网管交换机。A4.每个教职工办公位有 1 个网络端口,每个办公室有 5 个以上冗余端口,每 个教室讲台区域至少有 1 个端口。 A5.无线网络 AP 部署点双绞线长度应小于 50 米,每个 AP 的接入用户数宜小 于 30 人,有笔记本电脑的办公区和教学区,建议采用无线网络。校园网A6.学校有独立的网站,运行良好,维护及时,网站内容应满足师生的需求。班班通教室A7.每个班级配备 1 套班班通教学设备,含品牌计算机、钢制讲台、视频数字 展示台

5、、50 寸大屏幕电视;电源进线安装带漏电保护的电源开关。班班通教 学设备还可选择(短焦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推拉式绿板) 、 (短焦投影机+ 环保亚光书写板) 、 (交互式式一体机)的建设模式。 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A8.每校应配备一套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室,设备含计算机、钢制讲台、视频数 字展示台、交互式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以及具备教学需要的网络、音视 频、VGA、HDMI、电源接口的多媒体控制设备,电源进线安装带漏电保护的电 源开关。该教室应有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课桌、环境布置美观、整洁得体。A9.计算机教室数量配备标准为:24 个班以上的配 3 间,12 个班-24 个班的配 2 间,12 个

6、以下的配 1 间,每间计算机教室安装媒体教学软件,教师通过软 件实现可控条件下的网络教学;每台计算机配置相应的耳机、话筒。计算机教室A10.高中学校计算机 56/台间(生机比应达 12:1),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计 算机 30 台/间(生机比应达 14:1),小学计算机 30 台/间(生机比应达 16:1) A11.每 100 个教师至少配备 1 个教师备课室,教师备课室至少配备 10 台计算 机。 A12.每台计算机与校园网联通,可以访问互联网。教师备课室A13.每个教师备课室至少配备打印机(含复印功能) 、刻录机等备课常用电子 设备。 A14.每所学校配备 1 套数字校园广播系统。 校园

7、广播A15.广播实现校园全覆盖,包括教室、操场、礼堂、走廊、办公楼等各个区 域。 A16.每所学校配备 1 套校园数字电视台系统。校园电视台A17.配备邻频调制器、混合器,至少建立 3 个直播频道,实现 3 路信号的直 播,其中包含 1 路卫星节目,1 路有线电视节目和 1 路校园电视节目。A18.每所学校应配备至少 1 台主流数码照相机、1 台主流数码摄像机视频设备A19.每所学校应配备至少 1 台高性能配置的视频计算机专门用于视频制作, 且有专人负责管理,其配置硬盘1T,显示器20 英寸,独立显卡1G,内 存4G,并加配视频采集卡,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加配 DVD 刻录机、有源音箱。A20.学

8、校主要公共服务区域(图书馆、活动室、行政楼等)至少配备 1 套公 用终端,如大屏幕电视、LED 网络显示屏、触控一体计算机等。教师办公 A21.师机比(教师数与教师用计算机比例)达到 1:1。 A22.每所学校至少配备 1 间专用或混用的数字化阅览室。数字化A23.每个阅览室配备不小于学校最大班额数量的计算机。A24.连接到学校数字图书馆和教学资源库,师生可自由访问图书资源和教学 资源。阅览室A25.每台计算机与校园网联通,可以访问互联网。 注:教师办公和数字化阅览室(编号 A20A25)适用于“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 其它中小学可不考虑。 B.数字资源建设建设内容数字资源建设参考指标

9、B1.每年录制不少于 515 节的公开示范课,并上传至区技装中心。 B2.公开示范课要能反映新课程的改革思路,体现一定的教学创新。 B3.公开示范课要采用专业级录像和录音设备进行录制。 B4.数字化音频制作推荐使用双声道,采样率不低于 44.1KHz,压缩采用 MPG2- DVD 格式,码流率不低于 128Kbps。 B5.视频制作至少使用标清制式,视频压缩采用 H.264 编码方式,码流率不低 于 1024Kbps,帧率不低于 25fps,分辨率 720*576(4:3) ,封装格式采用 MPG2 或 WMV。公开示范课B6.公开示范课的教学视频要在网络上公开、共享。 B7.每月至少上传一篇

10、学校“技装工作简报”至区技装中心。 B8.每月至少上传 1-2 件视频作品至区技装中心。常规资源B9.每学期上传“技装工作”相关的高质量数码照片 23 次,有效张数不少于 10 张。 B10.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入市场上的数字图书,让师生享受更多优质资源。数字图书B11.无条件的学校可直接使用区教委提供的 XXX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B12.资源全面系统,涵盖学科各个知识点。 B13.资源总量小学和初中不低于 30G(其中视频以外资源容量不少于 10GB) , 高中(职教)不低于 50G(其中视频以外资源容量不少于 20GB) 。所有资源需 上传至区教委专用资源平台。个性化学习资源B14.资源类

11、型丰富,包括多媒体课件、试题试卷、网络课程、探究性主题资源 等。 B15.开设不低于 2 门的校本选修课。 B16.每门选修课提供丰富的网络课程资源,支持学生自主学习。 B17.选修课应与新课程改革目标保持一致,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B18.选修课内容既具有科学性,又体现时代性,贴近科学、贴近生活、贴近社 会。 B19.制定选修课教学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办法,保障选修课的教学质量。校本选修课B20.选修课的教学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鼓励教师开设高质量的校本选修课。 注:校本选修课(编号 B15B20)适用于“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其它中小学可 不考虑。C.管理应用建设内容管理应用服

12、务建设参考指标C1.提供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班级信息、课程表、成绩等方面的管理功能, 可以批量导入、导出、增、删、改相应的信息。教务管理系统C2.提供各种评教与评课功能,支持学生评教,支持管理者对教师授课进行 检查与评估。C3.提供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功能,包括收发文、文件流转、信息发布、公文 审批等。 C4.提供单位车辆、会议、用印、来访人员接待、公共信息管理功能。行政管理系统C5.提供统一的通信平台,实现通讯录、电子邮件、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的 集成。 C6.提供学校教职工工资、学生收发费用、各部门报销、资产、负债、工资、 项目经费等账目的管理功能C7.提供学校内部日常凭证、账簿的管理功能C8.

13、提供对经费自给率、资产负债率、人员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公用支 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等帐务信息的分析功能。财务管理系统C9.提供学校的报销信息、报销审核流程的管理功能。 C10.提供学校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会议室、运动场馆等的仪 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功能。 C11.提供学校设备购置审批、设备购置合同以及大型设备和低值易耗品的信 息化管理功能。设备资产管理系统C12.提供学校教学用房、科研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的信息化管理功能。C13.提供档案管理功能,可以对学校教职工的档案信息进行录入、修改、删 除、查询、导入和导出。 C14.提供调动管理功能,可以对学校教职工的调岗、离职、复职、退

14、休、返 聘等进行管理 C15.提供绩效考评功能,可以对学校教职工的出勤、奖惩、业绩等进行评价。人事管理系统C16.提供人事信息统计功能,如在职人数、党员人数、高学历高职称人数等。备注:本项目的管理应用,由区教委统一配备数字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学籍管理系统、教学 设备管理平台、财务报表管理平台,学校直接使用。D.家校应用建设内容家校应用服务建设参考指标D1.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长了解学校通知公告等信息的功能。 D2.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长实时了解学生出入学校信息的功能。 D3.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长了解作业布置、作业提交等信息的功能。家校互通系统 D4.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

15、长与教师间进行互动交流的功能。 D5.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家庭教育咨询功能,为家长提供指导和建议。D6.通过国家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名师在线辅导功能,解答学生提问。社会服务系统D7.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分享功能,面向社会开放各种教学资源。E.教学应用建设内容教学应用服务建设参考指标常规应用E1.班班通应用率 100%,随机抽查教学班;具体抽查项目详见“七、师生能 力”之“教师能力”栏目E2.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呈常态化,随机抽查 45 岁以下学科教师;E3.计算机教室按课表正常教学,随机抽查 36 年学生,具体抽查项目详见 “七、师生能力”之“学生能力”栏目 E4.提供交互式电子白板功能,教师可以在

16、上面书写,画图和标注。 E5.具有课堂录制和回放功能,完整记录整个教学过程。 E6.提供文档共享功能,教师可以和远程学员共享文档。 E7.提供屏幕共享功能,教师既可以共享自己的他人的屏幕。 E8.提供 2 路以上视频,用户可以调节自己的视频,包括帧率、码流、色彩、 明亮度等。 E9.提供语音互动交流功能,师生间可以通过麦克风进行语音交流。城乡联体课堂系统E10.每学期开展互动课堂教学不少于 5 次。 E11.提供课程资源管理功能,提供资源导入、检索、下载、浏览等常用功能。E12.提供在线测试和题库管理功能,支持人工、半自动、自动化等多种组卷 方式。 E13 提供学习活动设计和管理功能,支持各种学习模式。网络教学系统 E14.提供学习记录跟踪功能,教师可以查看任何学生的学习报告,包括学生 访问课程的次数、时间等。 注:网络教学系统(编号 E11E14)适用于“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其它中小学 可不考虑。F.教研应用建设内容教研应用服务建设参考指标F1.学科教师每周能上传 13 个日常教学的教案、教学反思; F2.每学科每月开展文字在线教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