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3758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8.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文言文断句方法大全文言文断句技巧(一)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此外,断句时,还应注意文章体裁、语言风格等。如需加标点,则标点的使用、书写要规范。在平时学习时,应该加强诵读训练,增强语感。【方

2、法引导】一、读文段,通文意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1)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二至三遍,直至理解。(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

3、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4)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给以推断。【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这样,我们对上文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本文是讲湖阳公主新寡,帝为他物色丈夫之事。主要分两层:一是“微观”湖阳公主之意,了解女方的意向;二是询问宋弘,了解男方的态度。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便可按照从大到小,逐层、逐句标点。【答案】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 ”

4、帝曰:“方且图之。 ”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 ,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例】 (2004?北京)将下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5 分)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 (塞翁)失马、得马和

5、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 。 “好事”与“坏事” , “福”与“祸” ,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答案】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二、标名(代)词,定主宾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

6、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 “您” 。其中“阁下” “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 ,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7、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 , “有时” ;“莫” ,相当于“没有谁” ,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 “彼此” ,也可以偏指,代“你”“我” “他” 。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 ,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 。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 “孰” “何” ;“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 “胡“曷” “恶” “安” “焉”等。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 “是” “斯” “兹” “夫”等,另“之” “其” “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

8、之战中, “初,鲁肃闻刘表卒” ,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 “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韩非子?说林下【注释】 (1)刻削:雕刻。道:指道理,规律。2)举事:做任何事情。然:这样。(找出句中几个名词,句子基本就断开了。 )【答案】: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其事寡败【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2005 年北京卷)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

9、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答案】: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 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若远行客过故乡/ 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 作为草堂【解析】在选段中, “匡庐即庐山” 、 “香炉峰” 、 “遗爱寺” 、 “太原” 、“峰腋寺”都是地名, “草堂”是常用的名词, “元和十一年”是年号, “白乐天”是白居易的字,知道这些,对正确断句是很有益处的。(句中划线词均为专用词,有年号时间、地名、人名及事物名。 )三、看虚词,找位置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刘勰在文心雕龙

10、中提到:“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 ,亦送末之常科。 ”由此可见,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 ,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对话、引文定句读紧紧抓住“曰” “云” “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谓为标志,在它们的后面一般都要断开。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 ,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以确定使用的标点。如 2004 年北京卷,材料中有三处“其父曰” ,应在“曰”后停顿。【例】拙 于 用 大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

11、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庄子逍遥游【注释】 (1)拙:笨。拙于:不善于。2)惠子:姓惠名施,宋国人,曾做过梁国相国,是先秦的思想家,据说是庄子的好友。 3)魏王:即梁惠王,早年建都于安邑,国号为魏;后来,害怕秦的强大,被迫迁都大梁,改国号为梁,同时僭号称王,故魏王有时也称梁惠王。瓠:葫芦。 4)树:栽培种植。成:成活。5)剖:破开。6)瓠落:平浅的样子。 7)枵然:虚大。8)掊:击破。【答案】: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枵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译文】

12、惠施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一棵大葫芦的种子。我把它栽种活了,结的葫芦能装下五石东西。我用这个大葫芦去装水或酒,由于它皮薄易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重量。把剖开来做舀水的瓢,又嫌太平浅,盛不了多少水。葫芦不是不大啊!可是,我认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说:“先生,你真是不善于利用它这个大的特点啊!”语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 、邪(耶) 、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

13、、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 “而”字前面要断开)【例】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4、 )【解析】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 12 处标点,有 10 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 “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例】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新序?刺奢 )【解析】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答案】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

15、焉能相亡然亦殆矣!”文言虚词断句歌“曰”后冒(:) , “哉”问叹(?!)“于” “而”一般在中间“耶” “乎”经常表疑问(?)“则”前断句常加逗(, )“矣” “耳” “焉”后常加句(。 )“者” “也”作用表停顿或句(。 )或逗(, )酌情看“盖” “夫” “若夫” “纵” “向使”“然则” “是故” “于是” “苟”经常用于句子首*解释1 “曰”后面加冒号是不言而喻的;“哉”常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询问或反问语气,句末常用叹号或问号。例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2 “而”作连词经常用于句子中间,起连接作用,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于”是文言文中用得最

16、多的介词,由它和名词组成介词结构多数放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后作补语。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 “则”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其中, “则”表示承接、假设、转折等关系时, “则”前常有停顿。例如:“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则”表示并列关系时,常用于句中。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语气词“盖、夫、且(若)夫”等常用在句首,它们前面要断句。此外,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则” “苟” “纵” “是故”“于是” “向使” “是以” “纵使” “然则”等前面也常常要断句。例如:“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 “夫战,勇气也。 ” “若夫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然则何时而乐耶?” “苟富贵,勿相忘。 ” “向使无君,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也。 ”5 “矣、耶、乎、焉、耳、而已”等是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句。例如:“古之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