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3121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综述“言语自然生成理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课题组摘要:摘要:迄今为止,在我国已经形成一定影响的作文教学流派主要有作文序 列训练、作文分格训练、作文素描训练、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以作文为中 心,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情境作文训练、童话引路作文教学、言语交际作文 训练。本文从训练文体到训练内容,从训练序列到训练方法较全面地综述了目 前我国进行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各个流派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关键词:作文、训练 前言:前言: 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从训练文体到训练内容,从训 练序列到训练方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践与探索。这种研究已经出现 百花

2、齐放,争奇斗妍的局面。通过研究和实验已经自成体系。在广泛实践与探 索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批具有我国特色的作文教学流派,其中在全国产生较 大影响的有以下几种: 一、作文序列训练一、作文序列训练 为克服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作文教学应该按照一定的序列进行, 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究竟怎样的序列才算合理,才算科学,各人的看 法和体会不一样。纵观近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人们对作文序列训练 的探索不外乎以下三种: 1以文体为序的序列训练。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主要是按文体为序编排的。这主要根据课 程标准提出的“小学以写记叙文为主,也要会常用的应用文”的要求,着力 于记叙文序列的探索

3、。这种训练就是将记叙文分成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四 个小类,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要求安排训练的层次。例如写 人的训练,大致按照“写一段人物的外貌通过一件事写人通过几件事写人 抓住人物的外表,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序列进行的。这种序列训练,其 优点是重点突出,符合小学生学习作文的认知规律。不足之处是现行教材在同 一训练内容(如写人)的安排上,过于分散,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同时由于过 分突出记叙文的训练,或对记叙文体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使得作文教学文学 化的倾向日趋严重。因此,探索新的文体序列势在必行。 2以语言知识为序的序列训练。 这种训练是按照人们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来构建作文训练序

4、列的。中央教 科所张田若、辽宁省锦州市教育学院夏廷林、李俊晔,烟台市教研室李昌斌等 对此都有过研究。这种训练序列有利于克服以往作文无计划、无序列的情况, 但“序”的科学性仍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3以能力训练为序的序列训练。 这种训练序列是随着教育学、心理学、文章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工作的不断 深入,必将出现更多更新的创造性成果。 以上三种训练序列,在进行具体的作文训练时,往往不是孤立进行的,而 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就当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而论,当务之急应 集以上三种序列为一体,设计出一种使广大语文教师都能接受,并便于运用的 呈动态式的作文训练序列来。 二、作文分格训练二、作文分格训练小学作文

5、分格训练是从东北农垦系统常青同志的中学作文分格教学中移植 过来的一种作文训练的方法。分格训练所谓的“格“则是单一的基本训练单位, 具体地说是把说话、写话、片断训练到篇章训练,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 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把 众多的作文难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训练的基本单位“格“。例如,把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分成两大格若干小格。两大格:第一大格,说 一句完整的话;第二大格,说几句连贯的话。把“说一句完整的话“又分成五个 小格:即第一格:敢说;第二格:说顺;第三格:说实;第四格:说活;第五 格:说准。也就是把某一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具体小要求进行循

6、 序渐进的训练,为命题作文综合训练准备好“预制件“。对每一格训练都提出了 要求,说明了道理。丁有宽同志曾根据小学一百三十多篇课文,归纳出构成一般记叙文的三十 个“格“,他称为“三十法“,这三十法分别是:叙事四法(按时间顺序叙事、按 地点转换叙事、按事件经过叙事、按事件经过结合时间顺序、地点转换交错叙 事) ;状物三法,写人八法,开头五法、结尾四法、篇章结构六法。他以“三十 法“为线索,订出一个读写结合的规则。这个读写规则,按照先练叙事、状物、 后写人;先从记叙一件简单的事表现人到记叙较复杂的一件事表现人;从记叙 一件事表现人到记叙几件事表现人;从明意扣题开篇、结尾点题结篇,到其他 较复杂的开篇

7、、结篇,这样的顺序来编排,在教学时,逐个教,逐个练,循环 反复,螺旋上升。这种训练使读写有机结合,理解与表达有机结合,训练重难 点分散,但训练的“序”与现行教材的“序”很难合拍,且过分强调读中仿写, 易束缚学生思维。 三、作文素描训练三、作文素描训练 这是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研究员从前苏联引进的一套作文训练方法。主要 适用于小学三、四年级,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以片断和简单的篇章作为形式, 以白描的手法,把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这种训练的优点是:训练内容由简 到繁,循序渐进,重在打好基础;简单易行,有利于课堂教学和减轻师生的 负担;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步积累生活的知识和常用的词汇。这种训练的不足 是:从

8、创设情境观察讨论列提纲写作,容易成为框框,不利于学生求异 思维的发展,同时不易写出真情实感。 四、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四、读写结合五步系列训练 广东省潮州市丁有宽同志把作文训练分为五步:第一步(一年级)侧重练 好一句完整的话(具备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第二步(二年级) 侧重练好九种句群;第三步(三年级)侧重练好八种构段方法;第四步(四年 级)侧重练好篇章;第五步(五年级)侧重综合提高,进行自学自得、自作自 改的训练。读写结合训练,充分体现了读中学写,以写促读的思想,克服了长 期存在的读写分离的弊端。读和写之间固然有着相互联系的一面,但是,读和 写毕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对于小学生

9、来说,读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写的要 求,如果把读写结合理解为狭义的“对应”关系,或围绕抓对应训练选编 阅读教材,恐怕不利于学生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 五、以作文为中心,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五、以作文为中心,先放后收的作文训练 这是北京景山学校创立的。这种训练是在低年级集中识字,学生掌握六千 个常用汉字,能够大量阅读以及造句、写片断、写日记等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 从三年级开始进行先放后收的训练。三年级主要是让学生写“放胆文”,帮助学生解决“乐意写”和“写什么”的问题。四年级则开始教会学生正式写记人、 记事、状物的作文,体现由放到收的规律。五、六年级让学生灵活运用四年级 所学的作文技巧,提高自己作文的能力

10、。这种作文训练将四种教材(包括讲读 课文、阅读材料、辅助材料和学生习作)和四种练习(包括课前预习、课后作 业、单元练习和作文)组成了一个严密的读写训练体系。这种作文训练的优点 是:以读为基础,以读带动写,以写促进读,读写有机结合;三年级的 “放胆文”训练,坚持从内容入手,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作文有真情 实感;先放后收,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学习作文的认知规律和心理规律。这 种训练的不足是:以作文为中心来组织整个语文教学,这不符合大纲提出 的听说读写并重的精神。 六、情境作文训练六、情境作文训练 情境作文训练是江苏省特级教师李吉林创立的。其核心思想是观察情境教 作文,即在观察情境的基础上指导学

11、生写作。其操作过程大致可分为四步: 创设情境(生活再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现,语言描述 等)观察情境(指导学生选取观察目标、安排观察顺序、启发学生想像等) 审美体验(感知美的表象、领悟美的实质)开拓思路(启发学生拟题、 拟好作文提纲、抓住重点指导)。 情境作文训练有以下特色:一是创设情境,适应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二 是重视情境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这种训练可以把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意 活动有机统一起来,使审美教育与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七、童话引路作文教学七、童话引路作文教学 湖南凤凰滕昭蓉老师主持的童话引路教学实验坚持多年,取得可喜成果。 童话引路教学实验,是针

12、对小学生富于幻想,喜爱童话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 开展“以童话引路,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实验,让儿童听童话、说童话、读 童话、写童话,从而把儿童引上爱听、爱说、爱读、爱写之路。童话引路作文 教学已成为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流派之一。 八、言语交际作文训练八、言语交际作文训练 中央教科所潘自由研究员和江苏省特级教师于永正等同志,针对小学作文 教学领域普遍存在着的“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倾向,提出了“按言语 交际需要改革作文教学”的主张,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言语交际作文训 练,强调作文教学应让学生会写种种实用文章。从所学的内容来看:它包括写 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记叙文,以及读书笔记,常用的应用文

13、、说明文等。 从学习的方法来看,既然学的是实用性文章,那么有效的方法似乎应该是在实 际应用中来学习,即在用中学。当然,这里的“用”不同于今后实际生活中的 “用”。学校作文教学中的“用”多半是假设性的“用”,即教师力图安排一 种假设性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写作 某类文章的能力。让作文训练与学生实际生活尽可能接近的主张,已经开始被 越来越多的同志所理解并接受,这是作文教学改革的一个良好开端。由于对这 个问题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问题(如如何按写实用性作文的需要来 确定训练的序列;如何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构等等)有待我们去深入研究。 综观以上作文教学流派,几乎没有一个流派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的作文教学研究正方兴未艾,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