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28432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加强对“80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定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如何加强对浅谈如何加强对“80 后后”年轻党员的培养年轻党员的培养唐 黎(重庆市人口宣传教育中心,400020)摘要:近些年来,“80 后”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说:“80 后”一代是中国垮掉的一代,他们性格叛逆、依赖成性、没有闯劲、缺乏责任感;也有人说:80 后一代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代,他们视野开阔、个性独立、思想开放、富有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建工作的需要,一批优秀的“80 后”年轻人被吸收进党,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面对这群备受争议、兼具各种特质的新型党员,我们该用何种方法去教育和培养他们?传统的党员教育、培养模式还能在他们的身上起作用吗?笔者从分析“80 后”一代的性格入

2、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 80 后年轻党员在意识教育、能力培养、行为约束、进步激励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关键词:“80 后” 年轻党员 教育 培养近些年来,“80 后”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有人说:80 后一代是中国垮掉的一代,他们性格叛逆、依赖成性、没有闯劲、缺乏责任感;也有人说:80 后一代是中国最有希望的一代,他们视野开阔、个性独立、思想开放、富有创新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建工作的需要,一批优秀的“80 后”年轻人被吸收进党,成为党组织中的一员。面对这群备受争议、兼具各种特质的新型党员,我们该用何种方法去教育和培养他们?传统的党员教育、培养模式还能在他们的身上起作用吗?教育培养应该有针

3、对性,才能要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该在了解分析“80 后”的特点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培养对策。据了解,“80 后”一代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思想活跃但不稳固,意识薄弱且不坚定;二、可塑性和接受能力强、兴趣涉猎广泛但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差。三、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由,较少受传统观念的禁锢;四、强烈2的自尊心和社会认同感。针对以上四个特点,我们在具体分析的情况下,浅谈几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对策,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加强”和“两个创新”。一、一、加强对加强对“80“80 后后”党员党性意识的教育培养党员党性意识的教育培养“80 后”一代出生并成长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浪潮的时代。

4、物欲横流、信息开放、文化交融、价值取向多元化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面对这“精彩而无奈”的多元世界,涉世尚浅、心智不熟的“80 后”一代显得迷茫而不知所措。渐渐地,喜欢什么?追求什么?信仰什么?一系列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困惑着“80 后”一代的年轻人。根据重庆科技学院心理中心研究者连续多年对刚入学的“80 后”大学生进行的理想现状的调查显示,在这群“80 后”大学生中,具有社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仅占 14.28和7.56。更值得关注的是,明确表示无理想、正在寻找理想、写不出或不愿写自己理想的学生占 952。虽然“80 后”党员属于“80 后”群体中较优秀的一部分,但他们同样难逃复杂多元社会环境的影

5、响,他们的意识也表现出或多或少的困惑与迷茫。他们虽然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他们的这种人生信仰往往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显得摇摆不定,缺乏坚定的信念。这其中表现得最突出的是在党员身份上的荣誉感不足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不强两个方面。究其原因,一是“80 后”年轻党员加入党组织的时间较短,他们在党内所受的教育、熏陶和影响不多,虽然完成了组织上的入党,但思想上的并未完全入党;二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的“80 后”党员进入到没有建立党组织的私营企业当中,成为“找不到娘家”的流动党员,对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没有及时察觉并给予有效的帮助,使

6、他们感受不到组织的温暖,逐渐产生了离心力,失去了对党员身份的荣誉感和对党组织的归属感,从而动摇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理想。3从党员意识的重要性来看,党员党性意识的强弱程度是影响党员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和发挥作用的关键性环节。因此,加强对“80 后”年轻党员的培养,首要解决的就是党性意识的培养问题。要发现和抓住“80 后”年轻党员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意识的生长点和增长点。(一)要正确引导。“80 后”党员思想活跃,很少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但他们的思想也容易在多元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变得摇摆不定,加强对“80 后”年轻党员正确引导,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围绕党员身份上的荣誉感、

7、事业上的成就感和组织上的归属感,加强党的历史包括革命史、建设史和改革史的宣传教育。(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要针对“80 后”年轻人不喜欢呆板的说教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僵化的教育模式,将呆板的说教变成互动的参与,让他们从过去的被动的“听讲人”转变为主动的“参与人”。 同时,利用网络、彩信、博客、短信等他们易于接受的现代传媒手段,达到对他们进行党性教育的目的。甚至可以改变过去党课主要由领导、专家讲授的模式,让这些思想活跃、观点前卫的“80 后”党员来讲一次特殊的党课,让老党员们来听一听新党员对党的认识和见解,这增加对“80 后”党员的了解、改变对“80 后”党员的看法将有很大的帮助。二、二、加强

8、对加强对“80“80 后后”年轻党员的综合能力培养。年轻党员的综合能力培养。“80 后”年轻党员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们都受到过良好而系统的学校教育,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也造就了他们非凡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时期的他们,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但另一方面,这群在父母的宠爱和应试教育长大的年轻人,往往又有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缺点。对此,在对“80 后”党员综合能力培养方面,一定要实事求是,针对他们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对于他们的优势,我们要积极引导;对于他们的弱点,4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一是要给他们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证明自己价值的舞台,

9、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二是要有针对性的加强“80 后”年轻党员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讲,“80 后”一代并不缺乏创新意识,他们的创新意识往往在前辈们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中给否定了。因此,当务之急是培育一个宽松的、开放的创新环境,对“80 后”年轻党员的创新意识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扶持。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差是“80 后”一代的明显缺点,加强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党组织对他们的培养和锻炼。要把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把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把集中培训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教育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同时,

10、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交流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加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三、创新三、创新“80“80 后后”年轻党员的行为约束机制。年轻党员的行为约束机制。“80 后”一代是出生在改革开发新时期的一代,同时,他们又是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独生一代。从小到大受到父母娇生惯养和溺爱的他们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自我的性格特征。他们崇尚自由,不喜欢生活和工作中的条条框框;在工作中,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具有弹性、突显个人风格的工作方式。但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对“80 后”年轻党员必要的行为约束既是党章对党员的要求,也是社会对一名普通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员约束的主要手段,组织生活会历来

11、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约束手段,但我们也有必要针对“80 后”年轻人的特点,创新组织生活会的工作机制,有针对性的加强“80后”年轻党员的行为约束。(一)改变传统的党员组织生活会形式。参加经常性、严肃性党组织生活会是使党员受到良好的思想、作风和纪律教育的前提,但现在的组织生活会往往采取读报、念文件的单一模式,形式呆板、内容枯燥。把这种单一的组织生活会形式用于强调自我、不爱受约束的“80 后”年轻党员身上,只会引起他们5的反感,无法到达预期的目的,更谈不上通过组织生活会来提高他们的纪律意识了。(二)开展多种形式的贴近时代的主题组织生活会。不可否认,“80 后”一代是“与时俱进”的一代,他们关心时政,对

12、新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并运用新事物。所以,我们的组织生活会也有必要“与时俱进”。针对“80 后”年轻党员富有创造力、学习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特点,开展一些富有新意的、切合现实主题的组织生活会,如可结合 5.12 大地震、“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以及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等等当下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有影响的事件开展相关主题的组织生活会,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增强他们对现实世界的了解和辨别力。(三)创新组织生活会的形式,将组织生活会的会场搬到社区、广场甚至是工地、乡下。“80 后”一代有强烈的增长自己见识的愿望,但他们的愿望从小就被家长以“外面不安全”的理由给扼杀了;成年工作

13、以后,工作上的压力和束缚又减少了他们“走出去”的机会。让“80 后”年轻党员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仅可以扩充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而且能改变他们脱离群众、不求实际、急躁浮夸的工作作风。四、创新对四、创新对“80“80 后后”党员的激励机制。党员的激励机制。尽管“80 后”普遍存在纪律松散、适应能力比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但是他们对事业成就感、社会认同感和职业生涯发展远远要超过前几代人。无可否认,几十年过后,他们将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如何管理好他们,纠正他们的缺点,发挥出最大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党组织得到锻炼

14、、认可进而成为优秀的一员。很显然,以前的那种约束性的管理制度有些落伍了,而采用激励性的管理制度比约束性的管理制度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和积极性,也更容易得到他们的认同。所以,激励机制的创新就显得十分重要了。6(一)应该改变对“80 后”一代的传统偏见,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与理解。“80 后”年轻人富有朝气、激情和活力。同时,他们又有强烈的想得到上级、同事和社会认可的愿望。然而在党组织里面,“80 后”党员在领导眼里是“小兵”,在老员工眼中是毛头小子和黄毛丫头,他们常常被看轻而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培养。这种角色转换带来的环境反差,极易在“80 后”党员的心理上形成巨大落差,进而产生惰性乃至逆反心理

15、。因此,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老党员,都要主动放下“顶头上司”和“老资格”的架子,把“80 后”党员作为党组织中普通的一员,平等对待,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认可,并给他们下任务、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对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或者奖励。同时,尊重他们的正当行为,对他们不同于己、不同于众的说话、办事风格和生活方式不要横加指责和干涉,要给予更多的理解,使其能够始终保持新时代年轻人应有的精神风貌。(二)改变过去靠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方式,实行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在革命战争时代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党内的激励机制主要以精神鼓励为杠杆,是符合时代特点的,也确实发挥了很好的

16、作用。但对于出生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时期,就业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追求方式多样化今天的“80 后”一代,光靠精神上的鼓励和道义上的要求,已很难解决党员思想上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了,也很难充分的、长久的调动起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了。因此,有必要改变过去的以精神奖励为主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和尊重“80 后”党员的正当愿望和物质需求。以上,我们针对“80 后”的特点,作了浅显的几点对“80 后”年轻党员的教育培养对策的分析。希望借此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80后”的一代,关心“80 后”一代的成长。随着时代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深化,越来越多的“80 后”甚至是“90 后”将逐步被吸收进党组织。“80 后”年轻党员,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最年轻的一个群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7义伟大事业的骨干力量,各级党组织应该十分重视“80 后”年轻党员的培养问题,要不断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针对“80 后”年轻党员身上特有的性格优势和弱点,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培养形式和方法。参 考 文 献1齐玉 胡林辉 苗庆旺等组织工作创新研究M北京: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