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2328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上学期第四单元综合测试题 基础知识 一、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披蓑(suo) 沿溯(su) 叠嶂(zhang) 急湍(tuan) 澄(cheng)清 迸(beng)发 发髻(ji) 潜(qian)在 黛(dai)色 漱(shu)口 襄(xiang)陵 抖擞(sou) 主宰(zai) 绝 (yan) 阙(que)处 烘(hong)托 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斗笠 迷藏 筋骨 春日融融 暑气 匍匐 喇叭 秋波滔滔 苦涩 遗憾 磅礴 闲情逸致 高粱 芊芊 镰刀 轻飞漫舞 三、判断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 (3.5 分)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 ) (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 )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徽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 色。 ( )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 ( ) 将军角弓不得控,督护铁衣冷难着。 ( ) 四、对文学常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 老舍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 ,话剧 茶馆等。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他的散文济南的冬天 ,领略了济南冬天温晴宜人的特点。写好景物,首先要细致地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其次,写作时应注意确定写景的顺序, 做到有条不紊。最后还要会运用一定的修辞

3、方法,使语言生动形象,再现景物特征。 朱自清的春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作者精心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 春雨图和万象迎春图,突出体现了开篇的“万物复苏”的总体构画。 三峡是一篇写景的文言散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北魏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地理 学家和散文家。本文选自水经注 ,这部书是古代优秀散文集的代表。 五、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不管天气这样恶劣,他们仍是一大早就去清扫街道。 本季度违章操作的情况比以前进步了,产品质量有大幅度提高。 对这部分人来说,在思想方面有些问题。 我们不否认并非所有的人都会视丑恶现象而不顾,那么就不能说世风日下。 六、王秘书的中文传呼机上收

4、到下面一句话,他不明确究竟是谁生气了。请你根据括号里的提 示,给这旬话标出标点符号,替王秘书作出三种判断。 (3 分)李科长听说材料没上报厂长书记很生气 (书记生气了): (李科长生气了):。 (厂长书记生气了):。 七、写出下列诗词的上句或下句。 (6 分)1. ,听取蛙声一片。 2.忽如一夜春风来, 。3. 最是一年春好处, 。 4. ,我言秋日胜春朝。5. ,雪上空留马行处。 6.水晶帘动微风起, 。 八、默写“每至晴初霜旦猿鸣三声泪沾裳” (7 分)九.翻译下列各句(5 分)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 B.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 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D.

5、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 E.重岩叠蟑,隐天蔽日。 译: 十、阅读 文段一“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_。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 当中,高兴起来了,呼用引伴地_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_。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会亮地响着。 1.在选文中横线上填入所缺的词语。 (1.5 分) 2.请概括本段内容。 (1 分)3.填空(简析本段是如何从多种角度来描写春风的。 ) (7.5 分) 句中运用了_和_的修辞手法,是从_角度写出春风_的特点。 句是从_角度写出春风特有的_,写

6、了_,_,_三种景物 句中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句是从_角度写春风的_写了_、 _、_三种景物。 4.本段文字写得有形、有声、有情。摘出表现“形”的特点的句子,并简要分析。 (3 分)文段二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三句话分别强调了春天的哪些特点?(2 分)这三句话能否颠倒?请分析理由(3 分)这三句话使用的修辞方法有哪些?表达作用是什么?(3 分)文段三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 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

7、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 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 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 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 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1.注音(1 分): 髻 ( ) 镶( ) 2.对下列比喻句本体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中“白花”的本体是“树尖上的小雪

8、” 。 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中“看护妇”的本体是“一髻儿白花” 。 C.“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中“银边”的本体是“山尖上的积雪” 。 D.“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中“花衣”的本体是“黄白相间的山坡雪景” 。 3.“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的原因是(2 分) ( ) A.夜幕降临,事物看起来逐渐变成黑色。 B.用色彩的对比,来反衬济南冬天的洁白。 C.到了冬天,矮松因为怕冷而略显苍老。4.文段围绕一个_字来写_景的秀美。 (1 分) 5.文段按什么顺序,从哪些地方来描写景物?(注意文章描写的先后顺序)(3 分) 答: 6.文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9、_ _。 (1 分) 7.“看吧”一词中的“看”一直管到(2 分) ( ) A.好像日本看护妇 B.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C.微微露出点粉色 D.那些小山太秀气 8.“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 方相呼应?(3 分) 答:9.“山尖”只是一个点,为什么能“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2 分)10.用“”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 (在原文中进行) (1 分) 11.填空(3.5 分):文段选自课文_课文节选自长篇散文 。作者是 _原名_字_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作品有小说 ,话剧 等。 文段四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

10、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 如嫩付,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春华 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 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 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她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 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1 分) 2.本文段为了说明“夏”的特点,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其作用是什么?试具体分析。 (3 分)3.本文段中心句是(2 分) ( ) 夏天

11、的色彩是金黄的。 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向秋的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 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 文段五(拓展练习)自马湖之冬(节选)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冬的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白马湖的时候了。 十年以来,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当我移居的时候,还是一片荒野。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 然矗立于湖的那一面,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的几间新平房,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此 外两三里没有人烟。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旬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宛如投身于 极带中。 那里的风,差不多日日有的,呼呼作响,好像虎吼,屋宇虽系新建,构造却极粗

12、率,风从 门窗隙缝中来,分外尖削。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椽缝中却仍有透入,风刮的厉害的时 候,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静听寒风的怒号,湖水的澎湃。靠山 的小后轩,算是我的书斋,在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 灯下工作至深夜。松涛如吼,霜月当窗,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我于这种时候,深感到萧瑟 的诗趣,常独自拔划着炉灰,不肯就睡。把自己拟请山水画中的人物,作种种幽迫的遐想。 1.济南的冬天通过描绘山、雪、水及阳光下济南城的画面,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 点;本文段则通过描绘_,突出了白马湖之冬的_特点。 (1 分) 2.文段写“风” ,运用了

13、_修辞方法;写风声,运用了_一词,准确状写风的形态。 另外,善于借助人的感受与活动来衬托风之大、之寒,如。_ _一句。 (2 分).从文段整体来看, “冬的情味”是什么?(可借助原文语句) (1 分)文段六(拓展练习) 光阴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 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雪 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 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全都是由他精心指挥。 他慷慨公正。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 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 因此而施舍你一分半秒。 你珍惜他,他就在你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失 的无影无踪。 1、 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 废墟( ) 红晕( ) 繁衍( ) 一掷千金( ) 2、 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列词语:(2 分) 两袖清风: 一视同仁: 3、 (1 分) A.二段中心句是: (1 分) B.三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