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21286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难的原因及对策宁陵宁陵县张县张弓弓镇镇 刘志甲刘志甲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利用小额贷款,大力支农扶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的贷款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民贷款难、农村信用社收贷难问题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发展。影响农民贷款难、农信社收贷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贷款不能正常偿还及放贷的主要原因(一)内部因素(一)内部因素1.农村资金长期短缺,农信社不能适时满足农民群众的资金需求,一旦贷款到手,贷户便产生长期占有欲望。整个豫东地区成为放贷的高

2、风险区,放贷无法收回。信用社实行的放贷终生追究制,信贷员怕担风险,受处分。大量从农村或县城区吸收的存款不得不被调走或流向非农产业。2.贷贷熟不熟不贷贷生,生,贷亲贷亲不不贷贷疏,使疏,使贷户产贷户产生逆反心理。生逆反心理。由于信用社长期处于信贷资金短缺的状态,农民要想贷款,不得不找熟人、托关系,有的因为无关系长期不能得到信用社的贷款支持,失掉了不少赚钱的机会,对信用社产生不满心理,一旦贷出款,就不准备还。曾有这样的口头禅:“生人贷款真- 2 -正难,贷出咋能再归回”。3.贷贷款期限不合理。款期限不合理。通过对基层信用社的贷款借据的查阅,贷款实际用途与借款期限不相匹配。有个别信贷人员不尊重客观实

3、际,不按生产周期,不与借款人协商,随便给贷款定期限。不按信贷员说的期限办,贷款就告吹,长的不超过一年,大部分在6个月左右。由于借款期限定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到期贷款的按期收回。4.垒垒大大户户投放,一家企投放,一家企业业多社多社贷贷款,形成集中投放款,形成集中投放风险风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集体金融企业,企业自主权不断增大,但每个信用社为了自己的利益,同一个信用社的信贷员为了自己的利息任务对一些好的企业或经营好的个体户趋之若鹜,会找上门去主动要求给其贷款。投入一笔贷款后,信用社为了保持贷款能正常收息,保证企业正常营运,贷户一旦再有资金需要,就不得

4、不接着继续给以新的资金投放。对其重复授信,授信总额远远超过企业的还款能力。如果那个信用社或信贷员不再给予投放,原放款就会立即出现风险,从而被贷户牵着鼻子走。其结果是贷户将市场风险转嫁给信用社,使信用社成为贷户风险的最后承担者。5.重重转贷换转贷换据,据,轻轻到期收回。到期收回。重视贷款到期转贷换据,轻视贷款到期收回是农村信用社近年来普遍存在的信贷管理误区。- 3 -6.内控制度不内控制度不严严, ,责责任追究不力。任追究不力。信用社形成的粗放型经营局面有时存在,在贷款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管理和制约监督机制,缺乏对信贷行为的约束,不能够有效地防范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从而出现了违规放款、名目繁多的跨区

5、、冒名贷款、人情放款、多头贷款、垒大户贷款、领导指令贷款、以贷谋私等问题,影响了信用社的贷款质量。有的信用社对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执行不力,对有关责任人没有追究相应责任,致使个别信贷人员工作不负责,对信贷管理缺乏责任意识。(二)外部原因1.政策、行政干政策、行政干预预的原因。的原因。当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个别领导在谈到信用社支农贷款方面,就好象是在谈财政拨款和扶贫贷款,给农民以误导,造成农民只管贷不管还,是造成信用社到期贷款不能按时收回的一个重要原因。2.农业风险农业风险的原因。的原因。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为“三农”,而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的丰产丰收与自然因素、技术、市场的关系密切,

6、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差,特别是农业产业化调整项目。3.个个别农别农民盲目投民盲目投资资, ,趋趋前消前消费费。 。个别农户经济又不富裕,生活又要攀比,就靠信用社贷款作消费投入,如何按期归还贷款,没有打算。- 4 -4.司法行司法行为为不不规规范,法律范,法律苍苍白无力。白无力。由于个别司法干部腐败,致使司法在公平、公正和中立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导致信用社诉讼贷款的胜诉率高,而执行率却严重偏低。5.社会信用社会信用环环境境恶恶化,政府管理化,政府管理职职能弱化,使信用社到能弱化,使信用社到期期贷贷款的收回受到冲款的收回受到冲击击。 。近年来,虽然通过信用工程的创建活动,使群众的信用意识有所提高,

7、但在一些地区社会信用环境仍呈继续恶化状态。信用社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既是社会信用环境恶劣的产物,又对信用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6.国家宏国家宏观调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控政策的影响。今年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方面严格控制贷款流向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项目,另一方面减免农业税收,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鼓励农民从事粮食生产。这样,对农村信用社至少造成了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市场流动资金锐减,农村信用社筹措资金更加困难;二是农民扩大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三是外出务工的农民进城打工机会减少,收入减少7、放、放贷贷担保机制不完善。担保机制不完善。信用社为了能够按时回收贷款,放贷要求必须

8、由县财政供养人员担保,财政供养人员考虑到自身利益,不敢给需要贷款户担保,怕承担风险,就造成了越穷越贷不到款、越富越能贷到款的现象。二、对策探讨- 5 -(一)解决(一)解决农农村信用社支村信用社支农资农资金短缺的金短缺的问题问题。 。首先,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允许并有条件地支持民间金融的发展,逐步完善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平等竞争、充满活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其次,是农村信用社要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定扎根农村信念,充分利用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优惠政策,提高存款利率,适当减免信用社社员存款利息所得税,以鼓励农民把手中的钱存入信用社。搞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使其纠正政府不允许财政和政府部

9、门在农村信用社开设存款账户的做法,利用自身优势,壮大自身势力,从根本上解决信用社资金紧张的问题。其三,是明确县域内金融机构为“三农”服务的义务,拓展信贷支农渠道,特别是农行与“三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应立足为“三农”服务。其四,是邮政储蓄要转变职能,把从农村组织的资金再返还给农村,缓解农村资金短缺的现状,以增加支持“三农”的有效投入。(二)要教育(二)要教育农农村信用社村信用社职职工不要忘本,要知道自己也是工不要忘本,要知道自己也是从从农农村走出来的。村走出来的。应与农民交朋友,真正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困难,帮助他们发家致富。(三)(三)贷贷款期限款期限应应根据生根据生产经营项产经

10、营项目的目的实际实际需要合理确需要合理确定定。发放给农业的贷款,要与农业生产季节相适应,其他用途的贷款要与生产同期相一致,要与借款人共同协商贷款期限,不要依信用社的考核方案和信贷员自己的意志而定。- 6 -(四)(四)农农村信用社要在牢固生存根基的基村信用社要在牢固生存根基的基础础上,独辟蹊径。上,独辟蹊径。培植和寻找符合自己发展的客户群体,以便获得更大更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不应盲目跟踪垒大户、傍大款,盲从国有商业银行大客户的营销策略。而应立足本位,搞好市场规划,做好业务市场定位。要在稳健经营原则的指导下,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营观念,立足本地,以“三农”和“两小”企业中的优质客户为基础,稳步发

11、展。(五)推行客(五)推行客户经户经理考核制,建立新的理考核制,建立新的贷贷款款营销营销策略,治策略,治理理贷贷款管理中重款管理中重换换据据轻轻收回的收回的现现象。象。一是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奖惩挂钩。客户经理应负责对正常贷款的管理和新贷款的营销,具体做到按月或按季收息,贷款到期利随本清,换据比例不得超过5,且展期和换据要压回20的贷款额,最多换据次数不得高于2次,以此督促到期贷款的偿还。建立信用社贷款管理机制,除了严格落实贷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外,要对贷款损失率、贷款到期收回率、收息率进行考核,个人报酬与其挂钩,如造成资金损失,没收其风险金。对各环节的信贷管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应当设置贷款到期收回的考核。二是严把信贷投放关和道德风险关。从贷款源头抓起,把好贷款投放关。(六)建立各(六)建立各类类担保担保协协会。会。政府要引导农民建立种植、养殖、加工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各种形式的担保协会,健全机制,一户用款,多户联保的协会机制。既有保证农民- 7 -用上贷款,确保每一批贷款都是雪中送炭。同时,保证信用社能按期回收贷款,实现信用社和农户双赢。(七)谨谨慎运用法律手段。慎运用法律手段。运用法律手段清收贷款,必须坚持准确合理地选择起诉对象,提高案件的胜诉和执行率,达到“诉必胜,胜必果,打击一个,震憾一方”的目的,改变“赢了官司输了钱”的怪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