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81331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5王娣 金涌 朱兵 (清华大学 化学工程系 生态工业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摘要:本文从文明、生态和生态文明等概念出发,深入分析了自然生态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的 内涵和关系,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循环经济;自然生态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WANG Di, JIN Yong, ZHU Bing (Center for Industrial Ecology,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

2、ity, Beijing 100084,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concept of civilization, ecology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brief and the rule of natural ecology in detail.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the connotation and relationship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are discussed. Some sugge

3、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proposed.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ircular economy; natural ecology“生态文明”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充分体现了我国 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共生等等,以及要素与系统所处 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也从协调生态与经济平衡 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相互依赖、适应、限制、正负反馈 发展的角度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

4、要性。生态文明是继原 等。自然生态是指地球上诸生物之间、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 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它遵循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 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是从“崇拜自然的原始文明”经“依 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是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规律加 赖自然的农业文明”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而正在转 深了认识的文明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化为“效法自然的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由于对自然生态规 已于2009年1月1日开始实行,这标志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已律认识的深化,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的本质将 经步入了法制化管理

5、的轨道。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 是文明与自然生态相融合,学习和效法自然生态规律并用于 用、资源化”的原则,倡导资源节约,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 指导人类文明建设,是当前地球自然生态条件下人类文明发 耗和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 展的必然道路。 生态系统相和谐。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推动生态文 19世纪以来,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就有学者对现代化过 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认识和了解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 程持怀疑、批判或反对的态度。反对工业化、市场化、全 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球化的论文和专著不断出现,它们认为是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使人类陷入种种困境。近年来,

6、由于全球资源 1 文明生态生态文明短缺和环境形势恶化,主张从工业文明大踏步退后、不相 文明泛指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某一发展状态,包含 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可以协调的论点也获得一些人的高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精神文明由哲学、政 度评价和渲染,时髦一时。有些生态保护者的论点脱离现 治、经济、法制、文化、艺术等汇集,而物质文明则含盖科 实,将“自然权利”过分放大,忽略“人的权利”,不考 学技术和由其创造出的衣、食、住、行、视、听等物质世 虑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些论点是对现代生态出现的种种 界。文明是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文明 危机所表达出的激进逆反情绪,缺少实际操作价值

7、,在我 的发展意味着对客观真理认识的不断提升,逐步远离蒙昧野 国也与广大人民殷切要求和平崛起的愿望背道而驰。而生 蛮。“生态”泛指构成其系统中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 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 存在状态,如诸要素的演变、进化、相生相克、合作抗争、 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体现了人类对传统作者简介:王娣(1985 ),女,硕士生;金涌(1935 ),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朱兵(1967 ),男,副教授,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工业生态经济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通讯作者:金涌 86工2同 善 在 上 影 界 第 由 轰 资 化 文 次

8、 才 精 宙 自 中不 取 牲 机 量源 克 发 责 粉 头 显 那 念 到严 归 和 自GREEN ECONOMY业文明的理性反思。 3 自然生态规律的认知3.1 自然生态的和谐性 人类发展自然生态成熟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着生物多样性,物种之间形成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高等生物,与生物界诸多生物有着相 复杂的关系,在竞争互利过程中和谐演化,没有竞争就没 的本能需求:第一是本物种的繁衍,第二是生存条件的改 有进化,即所谓物种间“物竞天择”(赫胥黎)。又如1977。所有生物本能的扩张必然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但人类 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普里戈金在非平衡热力学中阐明的那 演化过程中却获得极大的成功。人类已

9、不仅是生物食物链 样,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子系统(这里可指某些物种) 的一员,而且控制着食物链,并对此施加了前所未有的 之间进行非线性整合,会通过自组织进化成为结构功能更复 响,加速、加大了生态代谢循环过程,并进化成为生物 杂、更高级、更有序的新子系统。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 的主宰。人类冲破了数亿年来的生物食物链正负反馈的 以另一子系统退化为代价的。如地质年代里退化而消失的物 一个层次的制约,能够大规模地在地球上繁衍和扩张。 种要比现存物种还多。但是另一方面,又只有在集体群落良 茹毛饮血的狩猎采集,到勤劳平稳的农业畜牧,再到轰 性生存的条件下,各物种才有生存的可能。所以竞争和互利 烈烈的工

10、业制造,人类历经了耕地稀缺、劳动力稀缺、 应是相辅相成的。本稀缺、高科技稀缺等诸时代,学会了在这些条件下优 虽有竞争才有进化,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物种如果 配置资源,从而形成了不断发展的各种经济形式。现代 以大规模消灭其他物种为代价、无节制地散播自身基因种 明又使近几千年来灾荒、瘟疫、战争等这些作为第二层 群,实际上等于自杀。设想以目前世界现存60亿人口计 限制人类文明发展的桎梏也渐渐被粉碎。人类凭借聪明 算,如果每年以1%的速度递增,再经1 017年(这不过是地 智发展创造,造就了如今色彩斑斓的地球和高度发达的 球年代长河中的一瞬间),地球陆地每一平方米上无论是雪 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为此我们

11、应感到自豪。如果茫茫宇 山还是沙漠,都必须平均供养着一个人,其荒谬难以想象。 之中尚存在其他智能生物的天体,与之相比我们也不会 所以施行计划生育、抑制任何生物任意繁衍的这种生物本能 惭形秽,地球所拥有的一切智慧产物在亿万个宇宙星系 欲望是发展生态文明的基本策略。无疑也应是佼佼者。 自然生态的和谐性也体现在生物和自然界的和谐,即生但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在取得了伟大成就的同时也 物充分且合理地利用阳光、水、空气和影响元素,与地球环可避免地犯下了连串的错误。如人类曾认为自然资源是 境和谐发展。正是这些保证了地球生态系统能够繁茂发展数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以牺 亿年。“民有寝宙,

12、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就是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以致出现了当前的生态危 人与自然在低层次上和谐的描述。但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物种灭绝等等,大 发展无论如何必然受到资源、能源、环境容量三维条件的限事实不断显现。 制,必须协调好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生物改善自身生存品质某些传统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成本核算时也将自然资 要求的持续性。的消耗排除在外。如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 3.2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性认为“彻底地享用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就如同彻底地开 自从寒武纪自然物种大爆发以后,自然界形成了一个成或利用储藏资源一样,既谈不上浪费,也不应当受到谴 熟的生

13、态系统,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植物、动物、微生”1。南美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有种莺鸟以仙人掌里的花 物。植物是制造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土壤汇总的简单化为食,有些莺鸟为了多吃到花粉,干脆用喙折断花的柱 合物以及水和空气中的CO2,合成淀粉、蛋白质、油脂、纤,于是造成了仙人掌的灭绝,并导致莺鸟种族的灭绝。 维素等可食之物,供动物享用;而动物在享用和维持生命代然,某些传统经济学学说背离了普遍的自然生态规律。 谢过程的同时排出CO2和排泄物,动物排泄物又被微生物代些单纯认为有个人或者人群利益驱动就是自然合理的理 谢分解成为简单化合物回归土壤,可以重新被植物所利用。,会给地球上其他物种带来致命的威胁,最终

14、也将危及 所以自然界的诸多元素,如碳、硫、氮、氧、氢等元素都是人类自身的生存。 被循环利用的,它们既作为废物又成为原料,角色不断变两百多年的工业文明,人类已经过量消耗了自然资源, 换。在循环利用中既无原料短缺又无废物积累污染问题。实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内部平衡。这些错误 际上生命循环主要是依靠碳氢元素的可逆化学反应来维持生根到底,是由于对自然生态规律认识的肤浅,是由于经济 物的生命代谢过程,而驱动这一循环的仅仅是太阳光能的注社会发展中对自然生态规律的漠视和背离所致。现在是向 入。由于太阳的寿命尚有40亿年以上,所以经自然生态系统然生态规律回归的时候了。 的巧妙安排,在某种意义上说资源是循环的,能源是近于无绿色经济生态经济 2009年 第7期总第213期ECOLOGICAL ECONOMY87限的。因此自然生态是可持续的,这对于我们人类社会应有 (4)自维持性资源:指自然资源支持一切生命系统存在, 重要启示。 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功能23。而地质3.3 自然生态的稳定性 资源等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进入21世纪以后,人们普遍 处于高级发展阶段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持着物种多样性。 认识到世界已进入自然资源稀缺的时代。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