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13280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说明适用专业:机械加工专业同期课程:机械制图 、 金属工艺学 、 机械基础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 、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二、课程性质和任务二、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专业技术课。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具备制定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和进行简单夹具设计的初步能力,为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基础。三、课程教学目标三、课程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1、熟悉制订工艺规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会分析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和影响机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2、。3、熟悉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4、熟悉四类典型零件加工工艺特点。5、了解有关特种加工工艺及制造技术的新发展。6、掌握装配工艺的制订原则和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二)能力目标1、能进行简单夹具的设计。2、能进行工艺规程的编制。(三)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大胆细致的学习作风。2、培养勤学好问,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四、教学内容和要求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1、绪论基本内容:本课程研究对象、性质和内容。教学要求:了解课程性质和特点,明确学习目的。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基本内容:机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零件图的分析;毛坯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

3、寸及公差的确定。教学要求:理解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基本概念;会确定零件结构工艺性;掌握毛坯的选择方法、定位基准的选择方法;会确定加工余量;会分析计算工序尺寸公差;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的原则和方法。3、机械加工精度基本内容:机械加工精度概述;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及分析;加工误差综合分析;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教学要求:掌握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掌握分析加工误差的方法及提高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基本内容:影响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机械加工中的振动;控制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教学要求:了解影响机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理解机械加工中振动的原因;

4、掌握控制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5、机床夹具设计基础基本内容:概述;工件定位原则及定位元件;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夹紧装置和夹具体;各类机床夹具结构类型及设计要点;专用夹具设计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机床夹具工作原理、功用、分类与组成;掌握六点定位原则和定位误差计算;掌握定位方法及定位元件的使用;掌握夹紧装置设计和分度装置;掌握各类机床夹具结构及设计要点;掌握专用夹设计方法。6、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基本内容:轴类、套类、箱体类零件及齿轮的加工方法。教学要求:掌握轴类、套类、箱体类零件及齿轮的加工方法。7、计算机辅助工艺与现代制造技术(选学)基本内容:成组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现代制造技术。教学要

5、求:了解成组技术的概念和生产组织形式;了解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过程;知道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8、装配工艺基础基本内容:机器的装配精度和装配尺寸链;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装配工艺的制订。教学要求:理解装配的精度和装配尺寸链的概念;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掌握装配工艺规程制订原则和步骤。(二)实践教学1、实习:上课前到机械制造车间实训,了解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所用机床、刀具和夹具。2、典型零件简单工艺规程的编制,参考学时为 4-6 学时。 五、学时分配建议:五、学时分配建议:序号理论教学提要实践教学课题必修/选修参考学时1绪纶必修2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制订典型零件简单工艺规程的编制必修23

6、3机械加工精度必修144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必修145机床夹具设计基础必修346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必修147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现代制造技术选修88装配工艺基础选修8合计117六、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1、本课程的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灵活性大,要求教师教学中应注意掌握基本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及该课程与其它课程融会贯通的教学方法。2、教学中应与生产实习、实验紧密结合,并运用电化教学、现场教学和外厂参观等方法丰富的扩展涉及学习内容。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1、布置作业 8 次。2、期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3、期末考试闭卷,其成绩占总成绩 70%-50%。平时作业(含工艺规程作业)占总成绩 30%-50%。八、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八、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郭溪茗.宁晓波.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