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试题A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280440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考试试题A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期末考试试题A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期末考试试题A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期末考试试题A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末考试试题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考试试题A(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系:_ 专业:_ 班级:_ 学号:_ 姓名:_山 西 师 范 大 学 20072008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期末考试试题(卷)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院系:_工程学院建工系_ 专业:_土木工程_0401_考试科目:_建筑结构抗震_ 试卷号:A卷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分 数评卷人复查人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在地震发生的中心地区人们的感觉是先_,后_。2、先行的抗震计算方法有三种,即_、_和_。3、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时应考虑_效应。4、钢筋混凝

2、土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其中_级抗震要求最高。5、在多高层钢结构中,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刚度介于_结构和_结构之间。6、单层厂房的质量集中系数应根据一定的原则确定。例如,计算结构的动力特性时,应根据_的原则;计算结构的地震作用时,对于排架柱应根据柱底_的原则,对于刚性剪力墙应根据墙底“剪力相等”的原则,经过换算分析后确定。7、抗震规范中三水准的抗震设防要求是小震不坏,_,_。8、地基土液化判别过程可以分为初步判别和_判别两大步骤。对于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不含黄土),当初步判别认为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应采用_判别地面下15m深度范围内的液化;当采用桩基或埋深大于

3、5m的深基础时,尚应判别1520m范围内土的液化。当饱和土标准贯入锤击数(未经杆长修正)_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时,应判别为液化土。9、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施工,应要求先_、后_,墙、柱连接处宜砌成_。10、混凝土空心砌块房屋可用_代替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二、判断(每题2分,共20分)1、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和剪力墙采用相同的抗震等级。( )2、覆盖层厚度越大,场地类别越差。()3、多层砌体房屋横墙越多,破坏越重。( )4、历次地震的震害调查表明,单层厂房的震害比其他结构严重( )5、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地震位移反应沿高度从上往下逐级加大,而地震内力则自下而上逐级增加。( )6、单层厂

4、房不需要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7、在烈度相等的条件下,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越大,越不容易液化。( )8、从建筑抗震设计的观点来说,结构的刚度越大越好。( )9、高层建筑除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外,还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10、一般体系阻尼比越小,体系地震加速度反应越大。(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地震反应谱 烈度 重力荷载代表值 隔震 抗震墙结构四、间答题(30分)1、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影响场地土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2、结构弹塑性地震位移反应一般应采用什么方法计算?什么结构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6分)3、对于框架结构,为什么要限制框架柱的轴压比?(6分)4、什么

5、是抗震墙的边缘构件?它的作用是什么?(6分)5、框架结构的整体破坏形式有哪两种,有何区别?(6分)五、计算题(20分)三质点体系如图所示,已知设计场地土特征周期Tg0.25s,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多遇地震),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07s ,G1=40kN, G2=30kN, G3=20kN,k1=4000kN/m, k2=2600kN/m, k3=1200kN/m。(1) 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该体系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各层地震剪力。(15分)(2) 计算该结构的顶点位移。(5分)提示:T10.1sTg时,; T1Tg5Tg时,; T11.4 Tg且Tg0.35s时,山 西 师 范 大

6、学 20072008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考 试 试 题 (卷)密 封 线 密 封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密 封 线山西师范大学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院系:_工程学院建工系_专业:_土木工程0401_ 考试科目:_建筑结构抗震_ 试卷号:A卷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上下颠簸,左右摇晃2、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底部剪力法,时程分析法3、鞭端效应4、一级5、纯框架结构,中心支承框架结构6、周期等效,弯矩相等7、中震可修,大震不倒8、标准贯入试验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小于9、砌墙,浇柱,马牙槎10、芯柱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7、)1、2、3、4、5、6、7、8、9、10、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地震反应谱将单自由度体系的地震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其自振周期T的关系定义为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或简称地震反应谱.2、烈度-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某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3、重力荷载代表值抗震设计时,结构或构件恒载标准值与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4、隔震通过某种隔离装置,将地震动与结构隔开,以达到减小结构震动的目的5、抗震墙结构由钢筋混凝土纵横墙组成的结构。四、间答题(30分)1、饱和松散的砂土或粉土(不含黄土),地震时易发生液化现象,使地基承载力丧失或减弱,甚至喷水冒砂,这种现象一般称为场地土液化(

8、2分)。地质年代,土中粘粒含量,上覆非液化层厚度及地下水位深度,土的密实程度,土层埋深,地震烈度和震级(4分)。2、结构弹塑性地震位移反应一般应采用逐步积分法计算(2分)。对于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填充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不超过12层且层刚度无突变的钢框架结构和支撑钢框架结构,以及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可用简化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构弹塑性地震位移反应(4分)3、当轴压比较小时,为大偏压构件,呈延性破坏(2分);当当轴压比较大时,为小偏压构件,呈脆性破坏(2分).并且当轴压比较大时,箍筋对延性的影响较小.为保证地震时柱的延性,规范规定了轴压比的上限值(2分).4、在抗震墙端

9、部(包括洞口两侧)设置的暗柱、明柱和翼柱统称为抗震墙的边缘(3分)其作用是改善抗震墙混凝土的受压性能,增大其延性,提高墙肢的抗震性能。(3分)5、梁铰机制(强柱弱梁型)和柱铰机制(强梁弱柱型)(2分)。梁铰机制即塑性铰出现在梁端,此时结构能经受较大的变形,吸收较多的地震能量。柱铰机制即塑性铰出现在柱端,此时结构的变形往往集中在某一薄弱层,整个结构变形较小(4分)。五、计算题(20分)(1)由已知Tg=0.25s,可知:TgT10.407s5Tg=2.0s(2分)(2分),结构顶部考虑(2分)又已知:H1=5.5m,H2=10.5m, H3=15.m则作用在结构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为(4.5分):则作用在结构各楼层上的层间地震剪力为(4.5分):(2)结构的顶点位移(5分):第 1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