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04282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根霉培养根霉 自制优质甜酒曲自制优质甜酒曲根霉的培养和观察 目的 认识根霉的形态特征,了解根霉的培养方法。 实验前的思考 根霉有怎样的“根”?它的孢子跟青霉、曲霉的孢子的着生方式有何不同?它在什么条件下生长? 材料器具 馒头或面包,浓缩甜酒药粉;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解剖针,吸水纸,喷壶,塑料袋或培养皿,针或接种环,恒温箱,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棉絮,无菌接种箱,烧杯,三角烧瓶。 方法一 用馒头或面包培养根霉 步骤 1取一片馒头或面包,厚一二厘米,暴露在空气中一二小时,然后放入小塑料袋里,用喷壶喷湿,再把袋口扎紧。放在黑暗的地方。 如温度在 20以上,二三天后馒头的表面甚至

2、沾有馒头屑的塑料袋壁会长有疏松的白色绒毛,在白色绒毛上散布一点一点的小黑灰,像煤灰大小,这就是根霉的菌落。 2观察菌丝和假根(图示) 用解剖针从馒头上挑出一些带有黑点的根霉,尽量不带或少带馒头屑。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仔细摊开,但不要拉开连着的菌丝。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根霉的菌丝没有横隔(见图) 。 菌丝向四方蔓延,跟馒头或基质接触的地方,长在像根一样的突起,但没有像种子植物根一样的复杂结构,所以叫假根。联系两处假根的菌丝叫匍匐菌丝。 3观察孢子囊 从假根处找到丛生的直立菌丝,在它们的顶端长有孢子囊。长孢子囊的菌丝叫孢子囊柄。移动玻片,寻找几个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孢子囊,再做比较,可以了

3、解它的成熟过程。原来根霉的孢子囊的顶端膨大呈球形,孢子都聚生在孢子囊柄顶端膨大处,外面被以薄膜,孢子囊成熟后,薄膜裂开,散出孢子。可以在根霉菌落里看到孢子完全散落,只剩膨大顶端的孢子囊柄。 注意事项 培养根霉时水分不要加得过多,否则馒头或面包会湿烂,细菌就会大量繁殖。 分析和讨论 1根霉孢子色黑,多寄生在馒头或面包上。在西方,人们常叫它面包霉,或黑霉。在室内空气中常飘浮着根霉的孢子。在温暖潮湿季节,面包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稍久,沾上根霉孢子就会长出根霉。 2在基质上常见到不止一种霉菌,青绿色的菌落多属青霉,黄绿色而菌丝密集似绒毯的是曲霉,凭肉眼就能区分。 方法二 用培养基培养根霉 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4、的配制法见本书第 842 页。 步骤 1把盛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的容器隔水加热,熔化后,在接种室倒入消过毒的培养皿里,任其凝固。 2在火焰上把接种环烧红,灭菌。冷却后,用环蘸取浓缩甜酒药粉在培养基上接种,只要把接种环在培养基上涂抹几下,不必戳穿培养基(见图) 。 3. 倒置培养皿,使培养基接触空气的一面向下,把灭菌的载玻片放在皿盖中,以盛培养基的皿底作盖(见图) 。 4把培养皿放入恒温箱中,温度控制在 20左右。 5三天后取出培养皿,从皿外就能透过玻璃看到培养基上已长出黑霉菌丝,有许多菌丝倒挂着,有的已碰到载玻片,并在载玻片上分化出假根。 6打开培养皿,取出载玻片,把片子两端揩净,在中间有根霉的

5、地方滴一滴水,盖上盖玻片,制成装片观察。 用载玻片培养根霉,因载玻片上没有杂质,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甜酒曲甜酒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根霉是藻菌纲、毛霉目、毛霉科的一属,它能产生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根霉在糖化过程中还能产生少量的有机酸(如乳酸) 。甜酒曲最主要的用途是用于制作甜酒酿,但甜酒曲以及用它制作的甜酒酿还有更广泛的作用,下面就将这些用途一一作一个简要的介绍。 甜酒曲主要用于制作甜酒酿,在甜酒酿制作过程中,甜酒曲是主要的发酵制剂。甜酒曲是糖化菌及酵母制剂,其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根霉、毛霉及少量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糖化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接着少量的酵母又将

6、葡糖糖经糖酵解途径转化成酒精。这样就制成了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甜酒酿。 甜酒酿是米酒曲的最初产品,它是各类酒类制作的雏形,除了食用外,还有两种用途,一是作为料酒使用,如川式火锅,豆瓣酱中添加;二是制作馒头,如河南周口的米酒馒头、浙江金华的米酒馒头。另外,甜酒曲还可以在调料发酵中使用,因此,甜酒曲的用户有甜酒酿工厂、家庭、餐饮单位、调料生产单位。 甜酒酿作为料酒使用,主要是利用其良好的口感的独特的风味,在调味的过程中,它既具有一定的酒香,又有酸、甜的口味,能起到处腥膻异味、提鲜增香等作用,使菜肴风味独特,口味柔和,已经成为烹饪菜肴时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川菜的调味名甲天下,甜酒酿也功不可没,如川味凉

7、菜葱酥鲫鱼的制作。 甜酒酿在制作馒头中使用,最主要的代表在河南周口和浙江金华,具有很强的地方传统色彩,一般都称之为米酒馒头。米酒馒头的制作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是直接利用甜酒曲长时间发酵面团,制作馒头;有的是利用甜酒酿中的酒水作为面团用水,在添加适当的酵母,制作馒头,这种发方法在金华最典型;还有的是将甜酒酿和面粉共同长时间发酵,制作馒头。虽然方法不尽相同,但这些馒头都具有甜酒酿特有的醇香风味,而且口感细腻,是非常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食品。 甜酒曲用于调料发酵,主要是利用甜酒曲中根霉极强的糖化性能。例如酱品的制作,它是以淀粉质和蛋白质材料作为主要原料,在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菌株产生的糖化霉系和

8、蛋白酶系,通过糖化作用,将淀粉质分解成糖;通过蛋白酶系对蛋白质的水解发酵作用,产生各种氨基酸,这样就形成了酱类的甜味和鲜味。然后再通过酵母的酒精发酵作用和细菌的乳酸发酵作用,就得到了风味各异的酱品。 自制优质甜酒曲配方编辑本段 新鲜尖叶辣蓼草 150-200 克。采摘辣蓼草时,选上部带白色的嫩茎叶,并以农历八月前后采摘为好。然后洗净晾干、切碎待用。大米 750 克。将大米用温水泡 15-20 分钟,至手指捏能成粉状即可,再滤干水。选比较甜的陈甜酒曲两粒。制作编辑本段 将米倒人臼(农村舂米的工具)内,边舂边用粉筛过筛。舂至臼内只剩下半碗碎米时,再加入辣蓼草一起舂。待舂碎后,将筛出的米粉统统倒人臼

9、内继续舂,直舂到辣蓼草与米粉混匀了,方可取出。用手将米粉紧紧捏成小丸子,严防松散。如捏不拢,可掺少量水再捏。每 0.5 千克大米可做小丸子 100 粒。小丸子做完后,用筛子盛着。然后将两粒陈酒曲碾成粉末,撒在新做的小丸子上,敷盖一层,轻轻团动几下,盖上较厚的干净毛巾。经 24 小时发酵后,揭开毛巾,若每个小丸子(新酒曲)像枫树球一样,长长了一层淡白色茸毛,并闻着有香味,证明制作成功。最后一道关键工序是晾酒曲,开始 2-3 天内晒半天,阴半天,以后整天晒,一般一星期左右晒干。制好的酒曲用袋盛着,置于生石灰缸内,保持干燥。 (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柳叶蓼,又名

10、:绵毛酸模叶蓼。 【附注】同属植物辣蓼、水蓼、假长尾蓼和本品的全草,在不同地区均作辣蓼入药。 【药理作用】辣蓼(品种未鉴定)煎剂 2060%对各种痢疾杆菌于试管内均有抑制作用。新鲜或干燥辣蓼全草的流浸膏或煎剂涂于皮肤,能预防小白鼠感染血吸虫尾蚴。 【性味】辛,温。编辑本段原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 一年生草本,高0.52.5 米。茎直立,多分枝,表面有多数紫红色小斑点,被绵毛,节稍膨大。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乎无柄;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上面深绿色,被疏绒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托鞘膜质,筒状。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 26 厘米;花小,绿白色或粉红色,密生;花被 4

11、5 裂,有脉,无腺点;雄蕊通常 6 枚;子房卵圆形,花柱 2 歧。瘦果卵圆形,扁平,两侧面中部微凹,褐黑色而光亮,包于宿存的花被内。花期初夏。果期秋季。编辑本段药用价值【生境分布】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分布南北各地。 【功用主治】消肿止痛。治肿疡,痢疾腹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 钱。外用:捣敷。 【性状】性状鉴别 茎直径约至 6mm;表面有紫红色斑点。叶上面中央常有黑褐色新月形斑,无毛或被稀白色绵毛,下面密被白色绵毛,有腺点;托叶鞘无缘毛。圆锥花序,花密生;花被 4 裂,有腺点。气微,辛、辣。 以叶多、带花、味辛辣浓烈者为佳。 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上表皮多列性非腺毛较多

12、,长 80-273m;单细胞非腺毛较少,长约至 1120m,直径约 7m,基部常有一短细胞并生;腺毛较多,头部类圆形或椭圆形,4-15 个细胞,直径 27-36m。下表皮单细胞非腺毛众多,腺毛偶见。叶肉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选方】治痢疾:辣蓼一把。晒干,浓煎温服。(性味以下出江苏药材志) 辣蓼草(水蓼) 特征及用途:一年生草木,高约半米,多分枝,节部膨大,茎红色或青绿色。叶互生,披针形,长 57 厘米,上面中肪两旁常有人字形黑纹,揉之辣味。花淡红色,顶生或腋生总状花序。果小,熟时褐色,扁圆形或略呈三角形。喜生于湿地、路旁、沟边。夏秋采集。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可防治肠炎、烂鳃病。 用使方法:50

13、公斤鱼每天用干草 0.5 公斤(鲜草 1.5 公斤) ,切碎用水煎煮,拌入饲料投喂,每日一次,连喂 36 天为一疗程。50 公斤鱼或每万尾鱼种,每日用0.51 公斤干粉拌饲料或制成颗粒药丸投喂,每日一次,投喂36 天为一疗程。小曲制造技术除了北方的麦曲外,至迟在晋代南方已出现了团状的米曲。晋人嵇含在中记载了南方的草曲,也即米曲,这是关于南方米曲的最早记载。小曲一般是南方所特有,从晋代第一次在文献中出现以来,名称繁多,宋代 中共有四例。其制法大同小异:采用糯米或粳米为原料, 先浸泡蓼叶或蛇麻花,或绞取汁。取其汁拌米粉,揉面米团。传统小曲的生产流程:陈酒药 水 米粉 辣蓼草末 拌料 打实 切块 滚

14、角 接种入缸保温培养入匾培养,换匾,并匾装箩,出箩晒干图 2.2 传统小曲生产流程传统的麦曲,完全采用天然接种微生物的方式。小曲的接种在宋代以前, 也不例外。但在中则记载了一种人工接种的方式,即:“团成饼子,以旧曲末逐个为衣“。也就是说把新制成的曲团在陈曲粉末上滚动一下, 陈曲末便粘在新曲团的表面,陈曲末中有大量的根霉孢子,可以在曲团上迅速繁殖,形成生长优势。由于可以人为地选择质量较好的陈曲作为曲种,这就可以择优汰劣。通过年复一年的人工选育,自然淘汰,质量优越的曲种(实际上是微生物菌种)就保留下来了。而天然接种的酒曲,酒曲中微生物的来源主要是水源,原料本身所带入,或者制曲场所及用具。性能优良的

15、菌种无法代代相传,酒质也就无法恒定。明清时期,小曲中加入种类繁多的中草药,成为这一时期的特点。明代中说:“其入诸般君臣与草药,少者数味,多者百味,则各土各法,亦不可殚述“。这种传统做法一直延续至现代。周恒刚先生在 1964 年搜集的四川邛崃的药曲配方中,有一例,其配方中用药达 72 味,合计 50 多公斤,可配 1460 公斤的原料( ,1964 年,中国财经出版社)。但小曲也有少加甚至不加药的。如明代的东阳酒曲中只加辣蓼。宁波白药也是如此。故明代以来,小曲向药小曲和无药小曲两个方向发展。小曲中的微生物主要是根霉,据有关科技工作者分离鉴定,在分离到的 828 株毛霉科的霉菌中,其中根霉占 643 株。根霉不仅具有糖化作用,还具有酒化酶, 故具有酒化作用。小曲中还有许多其它微生物,现代工业微生物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菌种,继续为人类做出贡献。酒酿制作:工艺流程糥米 清洗 浸泡 蒸饭 淋饭 拌药 搭窝 发酵各工序要点:(1) 糥米浸泡和般以 10到 13为宜,时间约 24 小时,可因温度不同而调整浸泡时间。(2) 蒸饭即糊化过程,也称为淀粉的熟化,对蛋白质而言可使其变性,时间一般为上汽后半小时左右,要求饭粒熟而不烂,饭粒完整。(3) 淋饭目的在于:降温;去除饭粒表面粘物以免发酵中粘连成团不利发酵。用洁净自来水冲淋至 35左右。(4) 拌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