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80377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德育工作论文: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摘 要: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学生班级工作的教师。他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一般由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优良的道德品质、广博的文化知识和丰富的教书育人经验的教师担任。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教育 道德需要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把刚编凑起来的班级群体建设成一个真正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付出艰辛的、创造性的劳动。他必须把全班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并结合班级具体情况,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全班学生都能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2、。由于青少年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迫切需要班主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 一、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在班级管理上,班主任宜提出整体要求。不宜太多、太细,这叫做粗。一方面粗是集体中每一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基本要求,它有益于形成班集体。另一方面也给全体学生在形成班集体过程中留有创造与发挥的余地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正如英国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的:“住你的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而不是一个要别人来管的人。”包办,不当“令”生去做,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把班集体当作他们除了学习文化知识之外的培养各种能力的实验场

3、所。但“粗”并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抽出更多的精力,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特点、思想和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兴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细,正是在粗的框架下对粗的完善与丰富,也是因材施教、造就个性化不可缺少的。 多年来,我们常常把道德行为的好坏归因与道德认识,忽视了道德需要。其实人的道德行为动机来源于道德需要,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多种样的道德行为和道德能力是由多种多样的道德需要所引出的。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如何满足学生合理的道德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自我表现欲望增强,有的想当个小干部,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有的会画画,想展示自己的绘画才能;有的善于表达,想给大家讲故事等。

4、老师就应尽量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实行了干部轮换制,让学生“竞争上岗”,使人人都有机会。 二、注重道德情感的培养,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 情感是人特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它对人正在进行着的认识过程起评价和监督作用。它对主体产生道德需要,形成观念、信念起着中介作用。道德情感是人们形成一定道德信念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主体性发展起着激发动力的作用。道德信念是个体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并决心要去实现的信条。它不单是某种心理成分,而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有机统一;它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是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真正内在动力,在人的道德心理结构中处于中心环节。自然

5、它应成为学校德育追求的最高目标。通过组织学生背名家格言,讲爱国主义故事等,进而引导学生选一条最有针对性的名言作为座右铭,经常带在身上,坚持每日“三省吾身”。让它激励自己不断进步;选一位自己心目中最敬佩的革命领袖、英雄或专家名人作为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事迹激励自己前进。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三、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道德修养是指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及由此而达到一定的道德境界和水平。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

6、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的考虑您的意见”等。当

7、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时间锻炼,组织开展“负重远足”、“山区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四、尊重学生的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独立主体,独立自主性是其基本的行为特征。教育者必须注意维护和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提高其自我教育能力的能力。我们在德育过程中始终监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培养学生自我德育的能力。 教师可以把开展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诱导而不包办。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教师要为学生时间锻炼积极创造条件,引导而不代替。学生在时间活动中要有理想、有目标、有志气、有追求,刻苦锻炼自己的毅力,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爱好形成个性特长。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问题,自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使其创造意识得到增强,创造才干得以提高。 教育方法,法无定法。作为班主任,不要拘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寻找规律。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