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796865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答谢中书书中考题集锦 1.台州市(09 浙江省)(二)(11 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乙】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 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四时俱备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C、泠泠作

2、响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 胡不见我于王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 分)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1.【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 , 【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 。(2 分)22.【甲】 【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答: 二、1.“书”的意思是_,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 2.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3.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4.本文分_层,写出各层大意。 5.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

3、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 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五色交辉( )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翻译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4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5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26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8、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4、者。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短文两篇四、短文两篇 答答谢谢中中书书书书 、 、 记记承天寺夜游承天寺夜游 阅读训练阅读训练(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解释下面的加点词念无与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用现代汉语翻译(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5、、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_, “藻、荇”、是指_,此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 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B“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6、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31.台州市(09 浙江省) 19.B20.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 些(幽美的)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22.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二、参考答案: 1.信 给谢中书的信 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3.(1)对偶 (2)对偶,借代 4.三 (1)自古以来,文人们都夸赞山水的美丽。 (2)具体描绘各种美丽的极致。 (3)感叹这样的人间天堂,再也没有人能

7、欣赏到。 5.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1.交相辉映 消散 坠落 潜游在水中的鱼 2.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 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3 有高 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4“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5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6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7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8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 之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四、四、参考答案:(一)1.考虑,想到于是,就睡觉共同,一起 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3. 2月色,月光 竹柏影 比喻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53 AB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