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午餐教学反思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79020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养午餐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午餐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午餐营养午餐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 48、49 页。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相应的数学综合应用活动。 教材用表格和专家发言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了 10 种菜肴的营养成分含量和 10 岁左右儿童应从午餐中 获取营养物质的指标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让学生判断学校提供的午餐是否合格、自己动手 搭配符合营养标准的午餐、统计全班同学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等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 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 识;另一方面,学

2、生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还能 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健康常识,知道吃好午餐的重要性。 (2)会用专家的建议正确地分析午餐菜肴中营养成分,能设计调配科学、合理午餐食谱。 (3)培养学生从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4)懂得科学、合理营养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学以致用,学会健康生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 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

3、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利用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 1、谈话。师生交流平时常吃的菜肴和比较喜欢的菜肴。 2、创设情境。 (1)大家都有自己喜欢吃的菜,如果今天你自己做主,你想怎样安排自己的午餐呢?(指名说) 师:你认为刚才的同学的安排科学、合理吗?(学生初步判断是否合理。)(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 感知饮食要注意基本的荤素搭配) (2)今天老师想让我们班的同学都来做一个小小营养师,从老师提供的这

4、些菜中选出最喜欢的三 道菜为自己搭配一套午餐。(出示图片)(设计意图: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能更直观的进行想象和 思考,启发学习兴趣。) 二、自主讨论,研究 1、自主配餐。 (1)学生根据要求自主搭配一份菜谱。 (2)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教师随机选择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那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 同桌计算三种营养菜谱的热量和含脂肪量。 (教师提供相应的营养成分表) 师生交流。“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汇报结果。A 符合标准,B 脂肪超标,C 热量不达标。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P48

5、) 交流:了解老师提供的菜普的营养含量。 从营养含量表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3)计算调整。利用菜谱的营养含量表,用口算、估算的方法或利用计算器算一算黑板上的三道菜热量总和和 脂肪总和分别是多少? 提出问题:如果你的配菜方案不符合标准,准备怎样调整?(将超标的调低,将不足的调高。) (教师以其中的一个方案为例进行指导) 利用这个方法判断自己设计的菜谱是否符合营养标准,并适当调整。 汇报交流:学生将调整菜谱的方法及调整后的菜谱在小组内交流。 讨论:热量不够或脂肪超标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平时生活中所了 解到的生活常识运用到课堂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实践运用

6、1、小组合作:你能搭配多少种营养午餐?(不必要求学生列出所有的搭配方案) 2、分组讨论。 (教师可巡视班级,检查监督学生的活动情况,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了解学 生的讨论情况,给予必要的帮助并相应调整课堂计划) 3、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表自己 的看法;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对知识认知的欲望 4、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晕素搭配,营养均衡。 (四)调查统计 1、展示全班同学搭配的所有方案。 2、统计全班同学最喜爱的 5 种搭配方案。 (1)分发调查问卷,每个人选择自己最喜爱的 5 种方案。

7、 (2)运用统计方法统计出全班同学最喜爱的 5 种方案,并制成统计表。 (3)根据统计表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4)分析统计结果:哪一种搭配获取的蛋白质最多? (五)深化运用 1、了解班上一些人,如:肥胖儿童、偏瘦儿童、运动员的饮食情况。设计意图:让这节课的内容更进一 步渗透到学生的脑海里,知道营养对人体的重要,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提出问题:如果要为他们各搭配一份合理的菜谱,应该注意什么? 3、小组合作,运用科学营养配餐的原则为这三种人群各搭配一份合理的菜谱。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 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来源 4、汇报交流。 (六

8、)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可以通过其他方法获得更多的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知识,为 自己搭配更为丰富的营养午餐。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了解学生的饮食爱好入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为自己做 主设计午餐为前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 形式,通过合作,讨论完成对营养午餐的认识、理解与提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 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营养专家指出 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

9、理想中的午餐” 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从而产生疑问,再通过同桌合作解决问题。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 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培养团队意识, 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本次实践活动,了解班上偏胖或偏瘦同学的饮食习惯,看一看偏胖或偏瘦与饮 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问题时,主要应从营养的角度提出看法和建议。如:偏胖的同学可能是日 常饮食中脂肪含量超标,偏瘦的同学可能是饮食中脂肪的摄入量过少,偏胖或偏瘦同学可能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挑食、偏食的习惯,等等。指导学生就营养角度给偏胖或偏瘦同学提出相应的建议。如:饮 食中获得的热量应该达标,脂肪的摄入不要超标,应当均衡营养,不要挑食、偏食等。也可让学生在 课外了解自己熟悉的偏胖或偏瘦的人的饮食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