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76366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对地区差距测算结果的修正李秀敏 杜亚书 张丽莉(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长春 130024)摘摘 要要:我国是一个国土大国,各地区间的物价水平存在着显著差距,这种差距影响着许多经济指 标的精确性。本文利用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CP 项目)的购买力平价法,以上海为基准,计算 2002 年我国各省(市、区)的购买力平价,并对各省(市、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修正。 在此基础上,计算 31 个省(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基尼系数,修正我国地区差距的测算结 果。结果显示,修正后的基尼系数为 0.24,比修正前的基尼系数低 0.08。这说明

2、我国地区间物价 水平的差距确实影响地区差距的测算结果,如果不考虑地区间物价水平的差距,会高估我国的地区 差距。 关键词关键词:地区差距 购买力平价 基尼系数一、引言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地区差距明显扩大,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许多学者 开展了地区差距问题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从这些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学者们多通 过测算地区生产总值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的变异系数(杨开忠,1994) 、威廉姆逊系数 (魏后凯,1992;杨开忠,1994;于潇,范力达,1998) 、相对差异

3、系数和加权变异系数(胡鞍钢、 王绍光、康晓光,1995) 、标准差(刘树成,1994;袁钢明,1996) 、基尼系数(林毅夫、蔡昉、李 周,1998;范剑勇、朱国林,2002;宋德勇,1998;魏后凯,1996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 艳,2005;李国平、范红忠,2003) 、Theil 系数(蔡昉、都阳,2000) 、不平等指数(张吉鹏、吴 桂英,2004)等方法来衡量地区差距及其变化。 地区生产总值,过去被称之为地区的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04 年初,国家统计 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发出改进和规范地区 GDP 核算的通知,将地区的 G

4、DP 统一称为地 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的简称,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 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我国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统计 局国民经济核算司 2001 年 5 月公布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手册 。1具体核算方法是按年度生 产总值核算与季度生产总值核算两种周期进行的,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对国民经济数据的不同需要。 用于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是年度生产总值。对于现价的年度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二产业主要用生 产法核算,第三产业主要用收入法核算,还有增加值率法以及一些推算法(吕联泰、陈正群, 2002) 。生产法和收入法都是地区生产总值的

5、主要核算方法之一。生产法指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 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 值=总产出中间投入,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地区生产总值;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 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21 资料来源:http:/ 年 5 月。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 研究领域:区域经济学2由于地区生产总值是用市场价格进行核算的,而我国各地区同一种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是不 完全相同的,如同样质量的黄瓜,上海的市场价格为每公斤 1.38 元,河北省为每公斤 0.58 元 (2005

6、 年 6 月) ;1同是政府机关单位职员,其年平均工资在上海为 28 157 元,而在河北省只有 11 282 元(2002 年) ,2从而导致一些地区的生产总值被高估,而另外一些地区的生产总值则被低估。 也就是说,虽然我国各地区使用同一种货币人民币(即货币的名义价值相等) ,但由于各地区 人民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地区间货币的实际价值存在差异(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偏离) (冯冰,郭庆芳,2005) 。因此,按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计算的地区差距要大于实际的地区差 距。要科学地测算地区差距,必须剔除地区物价水平的影响。由于货币购买力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 综合物价水平。因此,本文利用联合国国

7、际比较项目(ICP 项目)的购买力平价法,计算 2002 年 我国 31 个省(市、区)购买力平价,剔除地区物价水平的影响,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修正, 重新测算地区差距。二、方法论二、方法论购买力平价法是在国际比较项目中,通过价格调查并以支出法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作基础,测 算出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从而顺利实现国际比较的一种方法(满向昱,1999) 。 其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购买力,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率取决于其购买力之比。本文运用 购买力平价法的基本思想,对中国各地区的商品及服务价格和支出比重进行测算,得出各地区之间 货币购买力平价,具体步骤如下:首先,计算细类支出的购买

8、力平价。运用收集和处理的价格资料,计算两个地区每种商品或服 务项目的相对价格。参照国际比较项目,把 127 种商品和服务分为 31 个细类,并以上海的价格为 基准。在计算两个地区购买力平价时,先计算各个代表商品的价格比,然后用几何平均汇总细类支 出的平均比价,即得到细类支出的购买力平价(数据见表 1 中的2和4) 。需要指出的是,每种 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一般只能计算一次。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李京文,龚飞鸿,2002):1(/)(/)nnABAjBj jiPPPP 式中:是所研究的目标地区(下文中简称为“目标地区” )第 j 个代表性商品的价格, AjP 是基准地(上海)同类代表性商品的价格,等式左

9、边是第 i 细类支出的购买力平价。 BjP 表表 1 1 购买力平价测算部分数据购买力平价测算部分数据1234567 商品细类项目新疆价格/ 上海价格 (PA/PB )支出比重 (%) (WBi)上海价格/ 新疆价格(PB/PA)支出比重 (%) (WAi)乘积 (2*3)乘积 (4*5)粮食类0.8320.9941.2021.1180.7851.344 其它类0.951.5071.0531.3121.4321.381 雇员工资0.50711.001.97219.4895.57938.424 住宅建筑物0.63536.001.57639.28422.84261.91注:表中只列出了三大支出分类

10、(个人消费注:表中只列出了三大支出分类(个人消费、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和资本形成)的细类项目代表。)的细类项目代表。其次,计算细类支出比重。先分别计算三大支出中个人消费、政府消费和资本形成各自的支出2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 http:/ 7 月 20 日。 1 数据来自中国国内各省 2005 年 6 月下旬黄瓜价格报表,http:/ Price/2005063_chprice_hg.htm。 2 参见2003 年中国统计年鉴 ,高校财经数据库。3比重,然后根据年鉴中的数据整理出各个细类的支出比例,最后,将这两个数据的乘积作为各个细 类的最终支出比重,如表 1 中3和

11、5所示。 最后,数据综合运算。购买力平价是对各细类支出购买力平价的加权平均,权数是各细类支出 (商品或服务)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于所研究地区与基准地区的各细类支出(商品或服 务)额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同,因此在计算中用拉氏公式和帕氏公式分别计算出两个加权平 均数(数据如表 1 中6和7所示) ,然后按费暄理想指数公式对两个加权平均数用几何平均法求 出一个平均数,即得出目标地区的购买力平价,公式如下(李京文,龚飞鸿,2002):(拉式公式)1(/)nABBiiiWPP (帕氏公式)11(/)nBAAiiiWPP(费暄理想指数公式)111(/) (/)nnAABBi i BAAiii

12、iWPPPPPWPP 式中:是 细类基准地区的权数;是 细类目标地区的权数;就是目标地区对BiWiAiWiAPPP 基准地的购买力平价。三、数据说明与结果分析三、数据说明与结果分析1数据的选择原则 本文选择 127 个商品和服务样本作为我国 31 个地区比较项目计算购买力平价,这些样本是根 据以下两个原则挑选出来的(郭熙保,1998): (1)可比性原则 在进行购买力平价计算时,尽量选择在品种、质量、规格型号和性能上相同或相似的样本作为 比较项目,因此所选的样本基本都具有相同品牌或相同规格型号,如选择海尔 XQBM-28C 洗衣机、 海尔 KFR-33GW 空调机、上海桑塔纳 2000 型 G

13、SI 轿车、舒肤佳香皂、中华烟、五粮液白酒等作为比 较项目。对于那些没有统一品牌、型号的样本统计资料,选择当地主销的样本作为比较项目,如选 择当地主销无氟冰箱、当地主销酱油、当地主销肥皂等作为比较项目。 文中所选数据均以 2002 年为基准。但是在样本数据中,由于北京住房类样本在 2002 年无相关 统计,因此我们用 2001 年样本价格进行替代;鉴于统计资料有限,我们使用 2003 年各样本的支出 比重作为计算购买力平价的权数。由于 2002、2003 两年的支出比重变化幅度很小,可以近似相等, 因此,这种替代有意义。 (2)权威性原则 本文选择的样本数据都是从官方统计资料获得的,因此具有权

14、威性。统计资料分别来源于中 国价格及城镇居民收支调查 2004 、 中国统计年鉴 2004和中国物价年鉴 2003 。 2样本说明 本文对 127 个样本划分出 3 大类、31 细类。这三大类分别是:个人消费类、政府消费类、资 本形成类。在 31 细类中,有 28 细类属于个人消费类,有 1 细类属于政府消费类,有 2 细类属于资 本形成类。 在个人消费类中,主要包括食品类、烟草类、酒类、服装类、租金类、燃料类、电力类、耐用 品类、日杂类、医疗保健类、交通类、通讯类、教育娱乐类等 28 个细类。在每一细类中,我们分 别选择了 3-16 种代表性商品或服务,目的是为了更精确地反映出各个细类的平均

15、比价,即购买力 平价。然而,由于有一些细类的数据资料很难获取,因此,我们选择的代表性样本的数目也较少: 例如,在租金类中,用公有住房租金作为代表性样本;在干豆及豆制品类中,用水豆腐作为代表性 样本;在娱乐类中,用非星级中档旅馆和三星级旅馆作为代表性样本。 在政府消费类中,仅有雇员工资这一个细类。由于各地区公务员工资的资料统计不全,用机关4单位的雇员工资替代。 在资本形成类中,包含住宅建筑物、机械与设备两个细类。在住宅建筑物类中,选择商品住房 和经济住房作为代表性样本。在机械与设备类中,主要包括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用货车作为运输 设备的代表。由于机械设备的门类很多,在同一门类中,规格、品种、质量也有很大差别,并且机 械设备的价格资料也很难获得,因此采用间接比较法,即用生产机械设备的主要投入替代机械设备。 这种用投入代替产出的方法虽然有一定的偏差,但也是可行的,因为如果生产机械设备的投入价格 较高,则产出价格也会随之升高。钢材是生产机械设备的主要投入,因此用钢材的价格来替代机械 设备的价格。 此外还需说明,文中计算 31 个省(市、区)购买力平价的依据是各省省会的物价水平。尽管 用各省内所有地区的物价水平加权平均来计算购买力平价的结果会更准确,但是由于相关统计资料 不全及现有资料统计口径不统一等原因,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