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76320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赏析引言:1、为政 爱国单元在和平年代,爱国表现出的是积极上进的自我价值实现以及热爱祖国的自豪感,而在战争年代,表现出的则是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以及热爱祖国的悲壮感,如果是在国家分裂而又不能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的时代,表现出的爱国的感情则是沉郁而痛切的,升华为文学也往往最为感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辛弃疾的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就是这样的文学作品。2、辛弃疾是文武兼备的旷世奇才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豪杰竞风流。历史上的英雄豪杰,能文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东坡、“圆则行,直如竹

2、(做事讲究方法,做人则要正直) ”的纪晓岚;能武者亦有之:“犯我大汉,虽远必诛”的霍去病、 “过五关斩六将”的武圣关羽、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等等。但是,文武兼备者却是少之又少。 辛弃疾或许就是这样的旷世奇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辛弃疾的精神世界。一、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一、辛弃疾的生平及创作(一)生平(一)生平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祖父辛赞,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祖父辛赞,在金为亳州谯县令,父文郁早亡,辛弃疾幼年随祖父生活。其生平大体可分四个时在金为亳

3、州谯县令,父文郁早亡,辛弃疾幼年随祖父生活。其生平大体可分四个时期。期。出生年代:和李清照相比:李清照出生于 1084 年,1126 靖康之变。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已沦陷 14 年, (沦陷于女真人之手) 。家世:双亲早逝,与祖父相依为命。他的祖父辛赞是一个富有民族观念的读书人。受祖父影响很大: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曾出仕于金,在亳州谯县为县令。在金国任职,深刻的感受到了金人对汉族人民的压迫,在官场,金人和汉人的政治地位极不平等,辛赞是屈身求仕于金朝的统治下,常常抒发对金朝的不满情绪,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舒,解除)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表示有机会还要效忠于宋朝政府,祖父的种种

4、矛盾心态对辛弃疾来说耳濡目染,从小就种下了民族情结的种子。而辛赞自己年纪已大又在金朝做官,效忠宋朝的愿望就自然寄托到了辛弃疾的头上。(图片)(图片)史书上说他天生一副英雄相貌:肤硕体胖,红颊青眼,目光有棱,精神壮健如虎。听着有点吓人,不过想来也是凛凛一躯。21 1、南渡之前(、南渡之前(1140114011621162):):辛弃疾从小读书,受业于著名学者刘瞻。辛赞虽仕金,但未忘故国,在辛弃疾辛弃疾从小读书,受业于著名学者刘瞻。辛赞虽仕金,但未忘故国,在辛弃疾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加深了他对金人统治的憎恨。心中播下了爱国思想的种子;沦陷区人民的痛苦生活更加深了他对金人

5、统治的憎恨。后辛弃疾组织义军参加耿京起义,进行抗金斗争。后辛弃疾组织义军参加耿京起义,进行抗金斗争。辛弃疾得知叛徒张安国谋杀耿京、投降金人后义愤填膺,组织五十名壮士,突辛弃疾得知叛徒张安国谋杀耿京、投降金人后义愤填膺,组织五十名壮士,突袭金兵大营,活捉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示众。这一传奇式英勇事迹盛传一时,袭金兵大营,活捉张安国,并押回建康,斩首示众。这一传奇式英勇事迹盛传一时,轰动南宋朝野,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轰动南宋朝野,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洪迈稼轩记稼轩记 )1、学业上:少

6、年时期曾师从蔡松年(字伯坚)、刘瞻(字岩老),与党怀英同学。号称辛党。刘瞻能诗,风调野逸;蔡松年擅长乐府,以雄爽清丽见称,对辛弃疾的文学修养当有所影响。辛弃疾少时,曾有人称许他“他日当以词名家” 。2、祖父教育:辛赞在闲暇时候,曾带领其年幼的辛弃疾凭吊卞京皇宫,讲昔日故国太平盛世。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 (美芹十论 ) ,领辛弃疾登城楼,一望祖国的大好河山。大大的激发了辛弃疾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辛弃疾长大后,十五岁,因为文才出众,被金朝的济南官府推荐到燕京去参加进士考试。临走的时候,辛赞叮嘱他在到燕京去的路上,注意沿路的地理形势和金朝内部的政治情况。辛弃疾到了燕京,没有考取进

7、士,但是对祖父叮嘱的事情倒很留心观察。过了三年,他又到燕京去参加考试,对金朝内部的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了。两度赴燕京应考,实是受祖父之命所进行的两次实地考察。3、辛弃疾自身感受:受祖父影响,加上辛弃疾自己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4、关于起义:(1)1161 年,辛弃疾 22 岁的时候,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早就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趁机奋起反抗。济南的耿京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二十二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二千人,参加了这支起义军。像辛弃疾那样有文才的人是少有的。耿京见他前来投奔,十分欢迎,派他负责

8、起义军的文书工作,并担任掌书记,掌管起义军的大印。(2)辛弃疾告诉耿京,在济南附近有一支起义军,首领是他熟悉的一个和尚,名叫义端,懂得兵法。耿京听了很高兴,就派辛弃疾去跟义端联络。不多几天,义端就带着队伍参加了耿京的起义军。义端到了起义军后,凭着老相识的关系,跟辛弃疾很接近,辛弃疾对义端也没有怀疑。哪知义端不怀好意,一天晚上,趁辛弃疾不防备,偷走了他保管的起义军大印,逃奔金军。耿京认为辛弃疾引进了奸细,大为发火,马上要把辛弃疾处死。辛弃疾恳切地说:“义端偷印逃跑,我当然应当负责。请您给我三天时间,让我把义端抓回来。如果到了限期我不能把他抓到,愿意接受重刑。 ”辛弃疾得到耿京同意,就快马加鞭向金

9、营追去,赶了一段路,果然追上了义端。辛弃疾抓住义端,那叛徒吓得哆哆嗦嗦,跪在地上求饶。辛弃疾按捺不3住心头怒火,当场砍了义端的头,把它拴在马背上,回到耿京营里。 耿京不但不办辛弃疾的罪,反而对他更加器重。(3)当金人内部矛盾爆发,完颜亮在前线为部下所杀,金兵被迫北撤。金世宗一面跟南宋讲和,一面在北方使用招抚和镇压两种手段,企图瓦解北方抗金的义军。耿京的义军受到了严重威胁。辛弃疾并力劝耿京“决策南向” 。说:“为了抗金,咱们一定要和朝廷取得联系,南北呼应;万一咱们在这里呆不住,也可以把人马拉到南边去。 ”耿京接受了辛弃疾的意见,就派义军总提领贾瑞做代表,到建康去见宋高宗。贾瑞是个不识字的武将,不

10、懂得朝见礼节,要求耿京派辛弃疾跟他一起去。耿京同意了。公元 1162 年,贾瑞、辛弃疾带着十几个随从人员到了建康。宋高宗听说山东义军派人来归附,十分高兴,当天就在行官里召见他们。辛弃疾陪同贾瑞上朝,从容不迫地宣读了他代义军起草的奏章,报告北方义军的抗金情况。宋高宗立刻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对贾瑞、辛弃疾也各封了一个官衔,要他们回去向耿京传达。(4)贾瑞和辛弃疾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地离开建康回去。不料,在经过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的时候,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原来,在他们离开义军的那段时间,耿京被人杀害了。杀害耿京的是个义军的将领张安国。在金朝官府加紧他们的诱降活动以后,张安国为了贪图金人的赏赐,

11、勾结耿京手下另一个部将,趁耿京没防备,闯进营帐把耿京杀了。张安国投奔金军后,金朝把这个叛徒封为济州(今山东巨野)的州官。义军失去了首领,又不甘心跟张安国投降金军,大多散伙走了。(5)辛弃疾听到这个消息,又是痛心,又是气愤,一定要除掉叛贼,为耿京报仇。他跟海州的守将一商量,就有不少将士自动要求跟辛弃疾去除奸。辛弃疾带了五十名勇士,一起骑马奔向济州。辛弃疾的队伍到了济州官府,叛徒张安国正在里面设宴请客,一听是辛弃疾来了,有点心虚,但是一时还弄不清他们的来意,就吩咐兵士让他们进来。辛弃疾和同去的勇士闯进大厅,看见张安国跟一些叛将正在宴席上喝酒作乐,气得眼都红了。他们也不跟张安国说话,拥了上去,七手八

12、脚把张安国捆绑起来,拉出衙门。等济州兵士赶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把张安国缚在马上。济州的兵士见了辛弃疾威严的神色,没人敢动手。辛弃疾当场向兵士们宣布说:“朝廷大军马上就要来了。大家谁愿意抗金的,参加到我们队伍里来吧!”济州的兵士多数原来跟过耿京,听到辛弃疾一号召,有上万人愿意跟他们走。辛弃疾立刻带着义军,押着叛徒,直奔南方。辛弃疾把叛徒押到建康行营,南宋朝廷审清楚张安国的罪行,立刻把他砍头示众。辛弃疾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他名重一时,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洪迈稼轩记 ) 。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这时他才二十三岁。42 2、南渡初期(、南渡

13、初期(1162116211811181)辛弃疾南归后只担任过一些闲散官职。但他的爱国热情不减,积极建言献策:辛弃疾南归后只担任过一些闲散官职。但他的爱国热情不减,积极建言献策:11651165 年给孝宗上年给孝宗上美芹十论美芹十论 ,11711171 年又给宰相虞允文上年又给宰相虞允文上九议九议 ,全面、精辟地,全面、精辟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进取方略,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进取方略,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11731173 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有政绩;年辛弃疾出任滁州知州,有政绩;11751175 年,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年,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镇压了

14、茶商军,因功加官。此后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转运使等职。在镇压了茶商军,因功加官。此后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安抚使、转运使等职。在整治地方、惩办贪官、平定暴乱、发展生产方面颇有成绩。整治地方、惩办贪官、平定暴乱、发展生产方面颇有成绩。11811181 年冬,被诬革职。年冬,被诬革职。1、前 10 年间,他只是担任江阴通判、建康府通判一些闲散官职。辛弃疾初来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在他南宋任职的前一时期中,曾热情洋溢地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 、 九议等,全面

15、、精辟地分析了形势,提出了进取方略,显示了他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尽管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2、第二个 10 年,先是派他出任滁州知州,办荒政,半年大见成效,有政绩;辛弃疾出任江西提点刑狱,镇压了茶商军,因功加官;此后又历任湖北、江西、湖南(在湖南创置“飞虎军” ,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宋史辛弃疾传 ) )安抚使、转运使等职。在整治地方、惩办贪官、平定暴乱、发展生产方面颇有成绩。 (聚散匆匆不偶然,二年历遍楚山川。 )虽然辛弃疾干得很出色,但与他的理想(收复失地,恢复中原)

16、却大相径庭,不仅没有派往抗金前线,相反,却被委派去平定内乱。辛弃疾内心充满矛盾。他既不满意朝廷偃武修文;又竭力为之效忠。既视民为寇,对茶民、农民暴动进行坚决镇压;又上书奏章,指出民之为盗,乃郡县官吏豪富盗贼为害所致,对于“田野之民”的苦痛寄予深切的同情。既希望有朝一日,转赴抗金前线,又早有归隐(江西带湖)的思想准备。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由于他是从北方归来的军人,这一身世经常受到奸邪小人攻击。他坚持抗金、要求北伐,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这就与主和派推行的投降政策相冲突。 “不为众人所容” ,1181 年冬,被诬“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革职而退隐。3 3、赋闲生活(、赋闲生活(1181118112031203)辛弃疾退居上饶的带湖和瓢泉,过了近二十年的赋闲生活。他给居室起名辛弃疾退居上饶的带湖和瓢泉,过了近二十年的赋闲生活。他给居室起名“稼稼轩轩” ,并以此为号,写下了一系列激越奋发、寓意高远的作品,形成了他的文学创,并以此为号,写下了一系列激越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