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776265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3 周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第 43 周 邻里效应:远亲不如近邻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身边的“邻里效应”,做到强化其良性的影响,防止其恶性的影响。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假。比如,我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 邻。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到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 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在 20 世纪 20 年代研究了费城的 5000 份结 婚申请书,发现有 1/3 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南史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 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

2、不贵,这 100 万元是买屋的,另 外 1000 万元是买邻居的。”宋先生为什么不惜重金买好邻居呢?因为他懂得,有了好邻里, 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接下来的这个实验,更耐人寻味。1950 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 17 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 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 5 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 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询问 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 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邻隔壁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 41%,

3、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是 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几率只有 10%。多隔几户,实 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此外,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警察专科学校也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研究。这名心理学家 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其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6 个月后,他要求学生说出 3 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结果,学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 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 45 个字母。这些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所谓邻里效应,说 的是他人的行为或特征对个体决策的影响,且这种影响因为“邻里”的特殊亲近心理而趋向 于从众选择。

4、理解邻里效应的产生原因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无非有下面这两个方 面的原因。第一,由于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会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 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 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 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由于了解对方容易,只需要花相对较少的工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从而可以在和他交 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自己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

5、近邻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 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用社会学家布鲁麦的说法,社会感染“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有许 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动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 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后,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 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比如,一个小偷在公交车内扒走了一位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 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愤,最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 处理。这说明,“社会感染”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 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

6、,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采取比较一致的行为。从形式上看,社会感染有两种:情绪感染和行为感染。情绪感染是指情绪的传递交流, 行为感染则是指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但无论是情绪感染还是行为感染,都具有如 下两个特征。首先,这种感染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有人强迫“邻里”接 受某种情绪或行动感染,比如“我笑啦,你为什么不笑”、“我这样做了,你为什么不这样做” 等,那只会使“邻里”产生一种反感、讨厌或者惧怕的情绪。其次,这种感染总是无意识地屈从。也就是说,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情感或 行为的变化。任何一方如果宣布自己“我要感染他了”或“我要开始接受他的感染了”,使大脑 进入有

7、准备的意识之中,那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感染。从社会感染的特征去看“邻里效应”,显而易见的是,在邻近的人群中发生的“邻里效应” 也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不知不觉的条件下发生的情感和行为变化。由此我们说, 社会感染是“邻里效应”产生的一大社会心理机制。但是否能说,在邻近的人群中就一定能发生正常的社会感染,产生良好的“邻里效应” 呢?你自然会想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自己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人;而自己所厌恶 的人,也往往是邻近的人。这该怎样来理解呢?可以从社会感染的心理分析入手,去看看正常邻里效应产生的必 要条件。这个必要条件就是受感染者与发出刺激者要有“相邻的背景”,这些背景如下。第一,情境相邻。

8、如果两个人在物理的、社会的和个体心理的状态方面大不相同,彼 此就很难有效感染。试想,一家在举杯庆贺新婚之喜,邻居却遇亲人去世,情境迥然不同, 感染也就“短路”了,这种情况下是不会有正常的邻里效应可言的。第二,态度、价值观相邻。在同一种刺激面前,两个态度、价值观不同的人,其情绪 感染和行为感染的情况也会大不相同,比如在音乐茶座听流行歌曲,一些价值观相邻的年 轻人可能发出叫好声,互相感染;但也有人认为这不文明,因而较少受他们的感染。第三,社会地位相邻。这很容易理解,社会地位不同的人,即使是邻居关系,也难以 对某些事情产生同样的情绪和行为;而社会地位相邻的人之间,彼此心理距离邻近,具有 某种信任感,

9、感染也就容易发生。对立的社会地位产生对立的思想意识,正所谓“仇人相见, 分外眼红”,他们之间的情绪和行为感染自然会遇到巨大障碍。第四,情感相邻。某些邻里关系紧张的人,虽然阶级地位相邻,但他们在情感上却处 于对立的状态,感染的“电路”大多是通向“负极”,邻里效应也就往往进入恶性循环的轨道。“循环反应”正是社会感染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在社会感染的过程中,别人的情绪会 在个人的身上引起同样的情绪;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去加强对方的情绪,如此互相刺激, 强化着彼此的反应。一方面,良好的情绪和高尚的行为进入这种“循环反应”的轨道后,会引起良性循环, 给邻近人群间的角色扮演者带来有益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

10、为的升华。另一方面,不 良的情绪和错误的行为一旦进入“循环反应”的轨道,则会引起恶性循环,给邻近人群间的 角色扮演者增添有害的邻里效应,导致情绪和行为的堕落。比如,在人们观看足球比赛的过程中,有人向赛场扔汽水瓶,邻座的足球迷也可能受 其感染,于是纷纷效而行之。在一些足球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社会感染的恶性循环 作用,看到其中一些球迷正是被那种场合下的邻里效应冲昏了头,从而做出了不理智动作 的。对于蕴藏于邻里效应背后的社会感染机制,我们应当持分析态度,既要善于强化良性 邻里效应,也要注意防止恶性邻里效应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本周总结说到邻里效应,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自己的理智水平。因为个体

11、理智水平的 高低,是决定其是否会受消极“社会感染”的重要因素。前苏联的一位学者曾经指出,社会 发展的水平越高,个体对吸引他的某些行为或情绪的力量越具有批判的态度,因而感染机 制的作用就越弱。那么,什么是一个人的“社会发展水平”呢?就是清醒地认识社会要求的理智水平。这 就是说,一个人越有理智、对社会要求认识得越清楚,就越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感情,越能 以分析批判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事物。同样是在一起有很多人参与闹事的足球事件中,不少 观众不是就没有被那些不良情绪和行为所感染,没有陷入那种恶性邻里效应之中吗?在这 里,就反映出了一个理智水平的问题。不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人仍然

12、不能完全摆脱“情不 自禁”受感染的现象。受到“社会感染”机制制约的邻里效应,在许多场合,都会在人们不知 不觉中起作用。对一个头脑冷静、自制力强的人来说,如果在其自我控制的注意力有所分 散、自我控制的意志有所放松时,也可能会发生感染。一个人不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 点均始终保持高度的自我控制,这也是事实。那么应该怎么办呢?专家指出,就邻里效应这个角度而言,一个人应当把着重点放在 判断“邻里”的面貌上。经过自己理智地分析之后,如果判断出“邻里”与自己在情境、情感、 社会地位、信仰、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确属于“相邻”的,而自己本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 观等方面又都是健康的、高尚的,那么,我们与这些“邻里”发生人际互动时,就大可让头 脑放松一些,不必让神经细胞总是处于“战备状态”。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频频显现在我们 身边的邻里效应基本上都是有益无害的,我们大可把思想放松一些,让这种邻里效应进入 良性循环反应的轨道。但是,如果我们判断出自己的“邻里”在上述几个方面与自己很不合 拍,与健康向上的要求也不大吻合,或者自己对这些“邻里”的面貌还不很了解的话,那么, 我们自然就应当谨慎小心些为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