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才子是肩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7544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才子是肩吾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家才子是肩吾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家才子是肩吾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家才子是肩吾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家才子是肩吾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才子是肩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才子是肩吾(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国家才子号肩吾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卷中,中唐诗人施肩吾,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野花。不管是对当时社会的贡献,还是对后世文明的影响,他的座位都是滞后的。但是,在我们富阳,以及富阳周边地区的桐庐、建德等地,施肩吾却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他是富阳人们引以为荣的历史名人,是富阳地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一、施肩吾生平事略施肩吾(780861) ,字希圣,号东斋,出家入道后号栖真子。历经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等9 个皇帝,在世 82 年。(1)施肩吾是富阳人施肩吾出生于簪缨之家,祖籍在浙江吴兴。他的曾祖父施邦伦、字继宗,官历太子中舍;太祖父施世瑛,高宗时赐金钟绸缎,官封东兴侯。宋

2、人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施肩吾西山集五卷里记载:“唐施肩吾,吴兴人,元和十五年进士。 ”这是关于施肩吾籍贯的较早记录。清编湖州府志及所属的乌程县志、归安县志,都记施肩吾为吴兴(今湖州市)人。现在湖州的施渚镇还有施肩吾故居等历史遗存,湖州施氏宗谱记施肩吾遗骸葬埭溪。正因如此,明人徐伯臣的吴兴掌故集与乾隆浙江通志(人物进士)中,定施肩吾为吴郡人。当代著名学者傅璇琮先生在唐才子传校笺卷六“施肩吾”条也主是说。2但是,更多的文字资料,却显示施肩吾是睦州分水人。明吴兴备志卷三十二:“肩吾分水人,与同邑徐凝同举进士,学仙隐洪,以书招凝,莫知所终。其裔施宪家藏及第告身,题乡贡进士,施肩吾年三十五岁。注:睦州分水

3、桐砚乡宝成里人,身为寄客,礼记杂文财务策。据寄客二字当从吴兴迁耶。 ” 明万姓通谱卷四:“施肩吾分水人。有诗名,元和中举进士,退隐洪州西山,终身不仕。 ”明一统志卷四十一:“施肩吾,分水人。有诗名,元和中举进士,隐居洪州西山,终身不仕。 ”明代睦州郡志记载:“唐施肩吾,分水人,今县境招贤乡施姓者甚众,皆其后裔。有施宪者,藏施肩吾及第告身载:施肩吾年三十五,注云睦州郡桐砚乡宝城里人,身为寄客。县境己不复有此乡里,当为后世改为招贤矣!”浙江通志卷四十九:“施肩吾、徐凝皆分水人。凝居柏山、肩吾居延招。今二村以施、徐为名,而宗裔甚繁。 ”又载:“施肩吾宅,在分水县延招乡,今多施姓,皆其后裔。有施宪者,

4、藏肩吾(及第)告身,注云睦州分水县桐岘乡宝成里 。 ” 浙江通志卷二百零一:“施肩吾,字希圣,睦之分水人。家严陵七里滩,元和十五年登进士第。 ” 南昌府志卷六十三“仙释”:“施肩吾,字希圣,分水人,读书五行俱下,元和中举进士,后隐于洪州之西山以终。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三十四:“施肩吾,字希圣,睦州3人。元和进士,隐居洪州西山。同时徐凝,官至金部侍郎,并有诗名。 ” 光绪严州府志卷十五“选举”云:“施肩吾,字希圣,分水人,元和中举进士第一。好神仙家言,隐居于洪州之西山以终。 ” 光绪分水县志人物:“施肩吾,字希圣,分水人。元和中举进士第一,才情富瞻,高度鲜华,非尘中人所解道,亦是诗家名流。

5、” 民国新登县志人物:“按旧志称,施肩吾吴兴贯分水人。” 民国新登县志卷二十拾遗人物又载:“施肩吾所居为塘头施村,乃新分两邑交界处,邑志列其名于选举表旁,注云吴兴贯分水人。又云嘉靖以来县志皆载入新城,殊未明皙。 ” 今天的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系千年古镇,至今已有 1300多年的历史。唐武德四年(621),析桐庐县西北 7 乡置分水县,属严州,县治即今分水镇。武德七年,废严州,分水并入桐庐,属睦州。武周如意元年(692),复置,改名武盛县。神龙元年(705),复名分水县。宝应元年(762),析分水县西部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复并入分水县,属睦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属严州,南宋咸

6、淳元年(1265)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民国元年 (1912)废府,改省直辖。民国 3 年设道,属金华道。民国 16 年废道,又改省直辖。1949 年 4 月 30 日分水县解放,属建德专区。1950 年改属临安专区。1955 年复属建德专区。1958 年 11 月并入桐庐县。4新城贤德施氏宗谱记载:施肩吾生于唐建中元年(780)三月十五日 ,卒于唐咸通二年(861)九月十九日,葬于罗梦山(今花家山) 。虽然这是孤证,但是学者詹飘飘(唐)施肩吾生卒年限推断通过对施肩吾的诗及其流世文章考证,认为家谱所记的施肩吾的生卒年是基本可信的。另外,施肩吾考中进士的时间基本确定为元和十五年(

7、820) ,这个时间段,在“大历六年(771),复并入分水县,属睦州”之后。据此,施肩吾是“睦州分水县桐砚乡宝城里人” 。可是,关于施肩吾故里,分水与新城之争,却由来已久。施肩吾的出生地,在今天的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中唐时,施肩吾的父亲施妁(字光国)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从繁华的吴兴,悄悄地来到贤德住了下来。这里本是“山阴不管,会稽不收”的荒蛮地区,如果没有施肩吾,也许它还将沉默上千年。自从这里出了施肩吾,便一直有了纷争。纷争的焦点,是施肩吾究竟是分水人还是新城人。新城,又叫新登。秦汉时为富春县地。三国吴黄武五年(226),析富春县地置新城县,旋省入桐庐。晋太康末(280289),新城县

8、复置。隋开皇九年(589)省县入钱唐,设东安镇。隋大业初复置新城县。唐武德七年(624)并县入富阳。永淳元年(628),复置。后梁开平元年(907),避梁太祖父名诚讳,改新城为新登,取“年谷丰登”之义,新登之名始于此。宋复名新城。元、明、清沿用不变。民国三5年(1914),新城改称新登县。1958 年 10 月,新登并入桐庐县。1960年 8 月,富阳县也并入桐庐县。1961 年底,原富阳、新登两县从桐庐县析出,重置富阳县。施肩吾时期的贤德,是分水县和新城县的交界处。施肩吾父亲在分水和新城都居住过,这是导致分水与新城之争的根本原因。那么,说施肩吾是新城人的依据是什么呢?首先,是地理沿革。原耒,

9、所谓的分水县桐砚乡,旧属建德路分水县。唐哀宗天佑三年 (906) 时,吴越国主钱鏐将南新、宁善、新登、广陵,以及本属分水县的桐砚乡划入他的故乡临安。临安一直归属杭州,所以从那时起,桐砚乡就脱离了建德分水县。天福十二年(947) ,五乡合并为南新场,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南新场升为南新县(县治在今天的富阳市万市镇辖区镇头桥) 。宋熙宁五年(1072),南新县降格为镇,归新城县所辖。这段历史,有许多文字资料可以印证。太平兴国八年七月三十日(983),当时的临安县令卢之翰,为后人留下了一篇南新县记 ,说:“唐天祐丙寅岁(906)” , “(钱鏐)割南新乡(今万市、南安、南新),宁善乡(今洞桥镇)

10、,广陵乡(今三溪),新登乡(今胥口的高坪与里坞二村),及桐砚乡等五乡隶属于临安县。”明万历新城县志称:“南新镇,县西五十里南新乡,旧为南新县,本建德路分水县东境,后属新城县。 ”6清康熙新城县志:“宋淳化年间,割分水东境置南新县,熙宁五年(1072)废南新县隶属于新城,新城兼并两县之地。 ”清道光新城县志引太平环宇记:“南新本临安地,乾德六年(924)钱氏割临安地置南新场,以便催科,太平兴国六年 (981) 改制为县。 ”元丰九域志所载和万历志相同,但多了一句话:“前一年曾以南新场为昭德县。 ” 元丰九域志距熙宁五年仅八年,所记南新县为镇,隶属新城县的事实和时间,应当不会有误。从上列志书的记载

11、,可以肯定这样一个事实:分水县东境的桐砚乡,在唐哀宗天祐丙寅岁(906)时,已从分水县辖区内划出,初属临安县,次属南新县,又曾属昭德县,至迟到宋熙宁五年(1072),隶属于新城县。 其次,是施氏宗谱 。目前,新城地区存有三部施氏宗谱 。新城(今新登镇)仙里的施氏宗谱 ,是目前施肩吾家族体系中最早、也是最完好的一部施氏谱志。它的初谱为宋淳祐三年壬寅岁(1241),族人国子监助教施启元所作。可惜正谱毁于兵燹。明洪武三年庚戍岁(1370)春,族人施端四第一次续修,其后,共进行过七次增修。它最后一次修续时间为清光绪十八年(1892)。该谱称:“吾家自伏羲受封吴兴,世居新城石壁(今洞桥镇贤德)。唐丁亥状

12、元施肩吾,其妻娄氏早亡,继娶叶氏,所生三子,长宗尧,次宗舜,三宗禹。宗尧向居石壁,宗舜迁临安,宗禹则迁仙里。 ” 7第二部年代久远的施氏宗谱现在洞桥镇贤德石壁口。它成谱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 。该谱称:“施肩吾世居石壁,唐元和年间钦赐状元及第。 ” 第三部施氏宗谱保存于新登镇永昌。此谱在顺治年间毁于火灾,后于康熙十二年(1665)重修。该谱也明明白白地说:“丁亥状元施肩吾,世居新城石壁,娶娄氏早亡,继娶叶氏,生三子。长宗尧、次宗舜、三宗禹。宗尧世居石壁口,宗舜则迁临安施家园,宗禹迁仙里。 ”上述三部宗谱,除贤德谱有些破损外,其余二部均十分完整。其共同点是:年代久远,谱系清晰。它们都肯定地

13、记述施肩吾是新城石壁口人。中国人最讲究宗族血亲,对自己的祖宗绝不敢有一丝玷污,妄改祖宗事迹,是大不孝。相信施氏后人,当不至于做出窜改施肩吾出生地这种既不讨好又无必要的荒唐行为。也就是说,这三部家谱声称的施肩吾“世居新城石壁”不容置疑。最后,还是地理沿革的问题。当年的桐砚乡宝城里施家村,由于地处临安、新登(新城) 、分水的交界点上,所以不但桐砚乡的名称相传有延招、延德、招贤、招德、贤德等变化,她的归属也时有变化,一会儿分水,一会儿新登,一会儿桐庐,一会儿富阳。解放前,施肩吾家乡属分水县贤德公社,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行政区域调整,1958 年 11月 21 日,撤销分水、新登县建制,并入桐

14、庐县。1960 年 8 月 15 日,富阳、桐庐两县合并,定名桐庐县。次年 12 月 15 日,复置富阳县,8原新登县行政区域和原分水县施肩吾故里贤德公社并入新登,归隶富阳县。从此它一直没有发生过变化。今天它的全称为浙江省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这是一个毋庸争辩的事实。也就是说,据地理沿革与以地系人的原则,判定施肩吾故里在富阳新登贤德,这是没有错的。 (2)施肩吾是唐元和进士少年时期,施肩吾就勤奋好学。他的求学足迹,遍布新城和分水。离施肩吾老家不足十里地的东林寺,原名净严寺。寺内殿宇雄峙,亭阁林立,每天经声佛号,响遏行云。施肩吾在东林寺度过不少美妙的时光,也拉着好友徐凝多次前来游玩。 同徐凝游东林

15、诗,记下了这珍贵的一幕。诗这样写道:火轮烈烈彩云浮,才到东林便是秋。有客故人来未暮,松风几沸碧山头。龙门寺,在新城城西三十里新城乡龙门山的山坳里,初名灵苑寺。唐僧司璋创建。当时的龙门寺,香火旺盛,殿堂僧舍有百余间,僧人达三百余。住持巨川上人,食唯服铅汞,时人呼为休粮和尚,也叫绝粒僧,是位得道高僧。白居易任杭州太守时,也与他有诗书来往。白居易有诗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 ,说:三十余年坐对山,只将无事化人闲。斋时往往闻钟笑,一食何如不食闲。施肩吾在这里苦读了无数个日夜。特别用心的施肩吾在这里的9收获不少,因此事后对巨川上人十分怀念,曾特意作送绝粒僧诗一首,诗曰:碧洞青萝不畏深,免将饥渴累禅心。若期野

16、客来相访,一室无烟何处寻?民国新登县志的古迹卷里,说到了施肩吾的这一读书处:“在城西三十里新城乡龙门山。上有龙门寺,为唐僖宗赐名,宋祥符间改安隐寺,清康熙二十年得今名” 。分水县志对龙门寺也有记载:“龙门寺,在县东五十里龙门山,唐僧司璋创建。施东斋先生曾读书于此,僖宗朝敕赐今名。宋祥符间改名安隐寺,元末被兵毁,明成化间邑人王希琼、王文贤等先后修建。至清康熙二十年(1681),再复名龙门寺,至今旧寺尚存。邑人王权有龙门寺诗:峻岭出三台,龙门及第开。螺鬟围历乱,鸟道上崔嵬。辟户青天近,当头白鸟来。英雄从此眺,雷雨定相催。 ”五云山,旧名庆云山、龙口山。位于分水县治所在地。 分水县志记载:“元和十年(815),龙口山有五色云起,占者曰大魁之兆。时施肩吾读书其上,至十五年果状元及第,因其名为五云山。 ”县志又载:“旧时,五云山麓有玉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