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774813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6(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八年级历史期末测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个 1 分,共 30 分)1近代史上,侵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B法国 C德国D俄国2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B清帝退位C湖北军政府成立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3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4中国近代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是( )A严复 B林则徐 C魏源 D李鸿章5割让台湾岛给日本是 的内容(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6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根

2、据他的建议, 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A1871 年 B1884 年 C1875 年 D1876 年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7全国性的抗战开始于 爆发后(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柳条湖事件8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 )A1945 年 8 月 15 日 B1945 年 9 月 2 日C1945 年 9 月 9 日 D1945 年 10 月 25 日9洋务派最早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属于( )A航运业 B采矿业C冶铁业D纺织业10孙中山曾自称“洪秀全第二”,他同洪秀全思想的共同点是( )A建立民主共和国 B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武装推翻清政府 D修改不

3、平等条约11洋务运动之所以破产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 B西方列强的破坏C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12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根本目的是( )A改造传统的儒家思想 B倡导西方文化,促进社会进步C倡导新文学和白话文 D反对思想领域的尊孔复古1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其意义在于( )A 是土地革命时期开始的标志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C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D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4 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发动统治的第一枪( )A南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武昌

4、起义15南京国民政府不代表 的利益( )A民族资产阶级 B官僚资产阶级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D国民党新军阀16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是(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B东北抗日义勇军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 D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17西安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蒋介石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B张、杨受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C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活动活动的加剧D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18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相比,共同特点是( )都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青年学生为先锋背景都是面临着民族危机始于北京,后扩大至全国 A B C D191926 年,广州国

5、民政府决定北伐的主要目的是( )A消灭陈炯明反动势力,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B推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消灭资产阶级C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中国D进一步多大国共合作的基础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20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A百日维新 B康、梁创办万国公报C强学会的成立 D公车上书21 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A海国图志 B四洲志 C资政新篇 D天演论22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A田汉 B冼星海 C聂耳 D徐悲鸿23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滇越铁路 C京张铁路 D 京汉铁路24宋代以来形成的妇女缠足的陋习, 被

6、废除( )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 C抗日战争后D新中国成立后25郭沫若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创作的历史剧是(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A屈原 B棠棣之花 C虎符 D雷雨26宣布中国科举制度废除是在( )A1905 年 B1906 年 C1911 年 D1919 年27全面内战爆发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A中原解放区后 B晋察冀豫解放区后C大别山后 D陕甘宁解放区后28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焚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29“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首民歌中的

7、“红头军”指的是(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 B宁波的黑水党C徐骧组织的义军 D刘永福的黄旗军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30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有( )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讨论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决定建立敌后根据地,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A B C D二、填空题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 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取得胜利的 ,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21895 年,李鸿章同日本首相_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从此中国社会的_程度大大加深。3_年 8

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 召开。大会选举_为总理。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_ ,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 “ ” 、 “ ”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4 年 5 月 4 日,五四运动在 爆发,五四运动是中国 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革命的开端。5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重大胜利是_战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_。61949 年 4 月,_和_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等候在长江北岸的解放军百万雄师,从江苏 到江西_500 多公里的战线上,分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三、连线题三、连线题(4 分)1 南京条约

9、A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2 北京条约 B 割让香港岛3 马关条约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4 辛丑条约 D 割让乌苏里江以东领土四、列举题四、列举题(共 17 分)1列举对中国社会性质影响巨大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 分)2列举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时间、主要阵地和主要代表人物。(5 分)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3列举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名称和各自所起作用.(6 分)四、材料题四、材料题(第 1 题 6 分,第 2 题 6 分,共 12 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材料 日本侵略者在旅顺疯狂屠杀我国同胞,死难者达一万八千余人,为掩盖罪行,日

10、军将被害者尸体集中火化,把骨灰装进棺材里埋葬,用木牌写上“清国将士阵亡之墓” 材料材料 2 某日,中国难民 5000 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南京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用枪扫射后,弃尸江中,其中仅有两人逃生。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在近代史上日军制造的哪两起屠杀事件?(2)它们分别发生在哪次战争中?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想法?2读下列的材料,回答问题:“在重庆,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事情还有另一方面,还有许多因素,

11、使蒋介石还不能不有很多顾忌。” 毛泽东(1)根据上述材料,你可以判断毛泽东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1 分)(2)在这个历史事件中,既然知道“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出什么结果是不可能的”,毛泽东为什么还要去呢?(2 分)(3)这次和谈达成什么结果?从哪些事情可以看出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举两个例子)(3 分)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五、问答题五、问答题(17 分)1关于辛亥革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一种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的观点如何?(结合史实说明)(7分)2请写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开始、转折、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是

12、什么?从这一历史事件中你受到什么启发?(10)期末测试期末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D A A B D B A A A C C B B A A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C B C D A C A B A A A B A A二、填空题1、虎门销烟 林则徐 2、伊藤博文 半殖民地化 3、1905 日本东京 孙中山民报 民族 民权 民生 4、1919 北京 新民主主义 5.台儿庄 百团大战 6. 毛泽东 朱德.江阴 湖口三、连线题1-B 2D 3A 4C四、列举题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15 年 “新青年”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和胡适等3. 辽沈战役 :东北解放军 解放东北全境淮海战役: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四、材料题上教考资源网 助您教考无忧版权所有中国教育考试资源网1、(1)旅顺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甲午中日战争 抗日战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