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王国华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773896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王国华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脑卒中--王国华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脑卒中--王国华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卒中--王国华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王国华microsoft word 文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的预防与康复一: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中风包括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脑卒中发病率排名世界第一,比美国高出一倍。我国第 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已经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 据全国心血管专业委员 会的调查,全国存活的脑卒中患者有 3/4 患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些正值盛年的残疾人给 家庭和社会

2、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知道中风的严重性,早期预防和治疗中风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解中风的危险因素,并给予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中风的危险因素有: 1、 高血压病,无论是出血性中风还是缺血性中风,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低盐饮食等将血压逐渐降至 140/90mmHg 以下。 2、 糖尿病,通过控制饮食、降糖药,将血糖降至 3.9-6.1mmol/L 正常范围。 3、 心脏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尤其防止心房颤动引起栓子脱落造成脑栓塞。 4、 血脂代谢紊乱,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主要脂蛋白,高密度

3、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 本身是缺血性中风分类的一个类型,也可以是脑梗塞的先兆或前区症状,应及时治疗。 6、吸烟与酗酒; 7、血液流变学紊乱,特别是全血黏度增加时脑血流量下降,其中红细胞比积增高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缺血性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 8、肥胖,肥胖与超重均为缺血性中风的危险因素,与出血性中风无关。 9、 年龄和性别,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 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但笔者发现青中年中风发病者亦有增加,不可忽视。一般来说女性中风发病率低于男性。二:脑卒中要如何预防?1、首先要预防高血压。

4、患有高血压病的人脑卒中发病机会可高于正常人的 6 倍,如合 并糖尿病,危险性升高至 8 倍。还有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瘤等均与脑卒 中密切相关,有这类危险因素的人,应注意控制血压在一个稳定、安全的范围内2、心脏疾病是引起脑卒中的重要原因。许多原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病人会突然中风。 所以要积极治疗心脏的疾病,并请教医生是否可用一些抗凝治疗。如阿斯匹林等,部 分研究表明,这样可以降低卒中的危险性。 3、此外,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酒、戒烟、减肥,养成从容的性格,适量运动, 低脂饮食,这是预防脑卒中的关键。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 脑卒中的防治离不开饮食和营养。通常而言,低盐、低脂而营养均衡的

5、饮食方式,有 助于防范脑卒中的诱发。长期钠摄入过多食盐会降低动脉壁弹性,使人患高血压。有 研究发现,单纯减少盐分就可以使得 13 患者的血压降低。摄入低盐、高钾、高钙和 高镁的食物能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从而防范脑卒中。 冬季人们的食物当中往往更缺乏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果蔬,维生素 C 具有抗氧化性, 可以减少血中纤维蛋白原的浓度,具有对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一个人尽量保持每天 的蔬菜消费量不少于 500 克、维生素 C 的摄入不少于 100 毫克。三:一旦发生脑卒中,如何早期康复1.要合理选用床垫:床太硬易发生压疮,太软,身体下陷,变换体位不易,下限臀部且易发生股关节屈曲挛缩。2.体位改变:

6、应 23 小时定时翻身,侧卧或半侧卧,多卧向健侧。防止患侧上肢及肩关节牵拉受压损伤。3.保持良好肢位:可预防关节挛缩。(1)仰卧位:头正或向患侧,患侧上肢肩胛带尽量向前伸出,预防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外展、外旋;在上臂与躯干间放一浴巾卷,防止肩关节内收、内旋;肘关节为防止上肢屈肌紧张,应保持伸展位;患肢下垫软枕,其高度略高过于心脏位,以防止水肿;腕关节略背屈,手卧毛巾卷,掌心向上,以防止手指屈曲;患侧下肢、臀部亦应垫以软枕,使骨盘与髋前挺;大腿稍向内压紧或内旋,整个下肢外侧以软枕或沙袋垫压,使患侧下肢维持在中立位或稍内旋位,防止日后因股内收肌群乏力的划圈步态;膝关节下垫以软枕使稍屈起,踝关节使呈

7、 90 ,不使下垂与内翻;这是防止形成 Wernnicke-Mann 姿态而设计的一套抗痉挛方法。(2)侧卧位:应鼓励患者每日侧卧一定时间,以防止由仰卧带来的伸肌紧张,患侧与健侧卧位应交替进行,健侧位为主;患侧在上时,保持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诸指展开或卧一毛巾卷,髋、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尽量背屈,健侧肢体则自然放置;患侧在下时,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患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伸开,膝微屈,踝关节尽量保持 90 ;为避免受健腿压迫,健患腿间应放置软枕。4.被动活动:从发病当日起,患者不能在床上主动活动者应做肢体关节的被动活动,每日 2 次,活动的肢体应放松,使关节活动充分;应先由大

8、关节开始,后顺序到小关节,多做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踝关节背屈及指关节的伸展活动;要谨防肩关节因活动过度而受损,肩关节外展、屈曲不得超过 90 ,是正常活动范围的 50%,若病人出现痛楚表情时即停止活动,每次每个关节至少重复活动 57 次。5.坐位训练:坐位训练在脑血管病后 5 日即可进行,先取 30 40 位,每 23 天增加 10 ,每天持续 510 分钟,达到能维持 90 ,持续 30 分钟后就可训练坐位耐力,轻型病人可以免去耐力训练;训练前后注意观察病人反应,侧脉搏,必要时观察血压,防止意外;训练半坐位时宜同时保护不因上肢软瘫而发生肩关节半脱位,将患肢前臂以三角巾吊于颈部;坐位时,双

9、上肢置于平台或床前移动餐桌上,以后再进入坐位平衡训练,即在坐稳后由两侧或前后交替推动患者,训练调整平衡,不使倒下,此时即具有躯干平衡能力。6.床上动作训练:与坐位训练同时应作床上活动训练。(1)翻身:患者平卧屈肘,用健手托卧住患肘,将健腿插入患腿下方,在躯干旋转同时,用健腿抬动患腿即可转向患侧,如患侧上肢尚能伸肘时,则由健侧手与患手对掌相卧,健侧拇指应在患侧拇指之下,以便能托举起两上臂,屈膝(可由他人帮助),先将上举的双手摆向健侧,再反摆向患侧,乘摆动惯性,就可翻向患侧。(2)移动:平卧,先将健足插向患足下方,用健足勾住患足向健足侧移动,后用健足和肩支住臀部将下半身移向健侧,后再将头顺移致健侧

10、。(3)搭桥运动训练:两下肢屈膝,如不能立住,可由工作人员或家属一手扶持,使两膝屈起并拢,两脚心朝床面而立,另一手扶定臀部,以后嘱患者抬起臀部,如此形成桥形,可反复进行;如下肢已有力支持,尚可训练单腿搭桥运动,此动作有利于置入便盆,它压迫肩部使肩向前,上臂外旋,可对抗肩减退缩与上臂内旋,并可减轻下肢肌紧张与痉挛。(4)躯干活动训练:两下肢屈曲成 90 ,膝部并拢,足底平立于床面,然后轻柔有节奏地左右摆动,当向左摆时,患者头、肩朝向右,向右摆时,头、肩朝向左;另一方法为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工作人员一手扶持患肩,另一手扶持患侧髋部向相反方向轻柔,节奏地推动,使患者肩部与骨盆部向相反方向运动;此种髋、肩反向运动有利于减轻躯干的肌肉痉挛。(5)起坐训练:由仰卧位起坐可分四步骤,将健侧腿伸置于患腿下方,患腿带致床侧,病人转致侧卧位并以健侧前臂支撑躯干,将头抬起致直立位,用健侧上肢推动支撑使躯干直立,坐于床边。在患者顺利完成上述康复进程并取得成效后,就可进入恢复期的功能康复训练。如言语功能、认知功能、ADL 能力等的康复训练。还有站立、转移、行走等的训练。训练不可间断,使患者能早日康复,回归家庭和社会。王国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