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73782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侨歌首部曲》解读黄东平(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解读黄东平及侨歌首部曲1.黄东平的身份认同和其国籍的探讨黄东平(1923-)是印度尼西亚作家。这是一个表述正确的句子。黄东平是印度尼西亚华文作家,这是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黄东平是印度尼西亚华人,是华文作家,这是不是一个最准确的说法呢? 要更准确的说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走进历史回到过去,不能不理清一些有关的概念,不能不对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存在的状况作一次扫描。我既不想在这里隐瞒也不想在这里暴露我个人的一些过去的生活经历,然而,我也不能不表白我和黄东平在身份识别和国籍认同上有着某种相似,或许在这方面有着某种一致的情感?虽然黄东平的年龄比我足足大了 27 岁,但是,我不认为这个年龄上的差距在身份识别

2、和国籍认同会产生出什么影响。海外华人和海外华侨曾经是一对同义词,随著海外华人纷纷归化成为居留所在地或成为出生所在地的当然公民之后,限于国际上普遍不接受双重国籍的惯例,因此这一对同义词似乎早已经变成正好位子对立的反义词。海外华侨相对于归国华侨而言,自然也是一对反义词了。这些词语的存在,视点当然必须锁定在中国大陆,这是无可异议的。所谓海外华人是涵盖所有已经获得除了中国以外的居住国国籍的华人,而所有居住在中国以外的且未拥有或不愿或未能入籍居住国的华人被认为是中国公民者,其身份即是华侨。只是有时,当我看到“归国华侨”这样的词语时,便有一种百感交集百思不得其解的莫名其状的纳闷,既然已经回国多年的许许多多

3、“归侨” ,为何住在自己的国土里,仍然“侨居”不已呢?他们的身份应该是“前华侨” “现归国公民”才对吧?不久前,我到印度尼西亚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申请前往雅加达的签证时,使馆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职员和我争论起来。争论的是“公民(citizen) ”和2“国籍(nationality)”究竟是不是同义词。在马来西亚,我们说某人拥有“马来西亚的公民权”即非常清楚的知道这是相等于他的“国籍是马来西亚” ;但是,这位先生却以斩钉截铁的语气教我明白,他说:“in Indonesia,citizenship is citizenship,nationality is nationality,they are n

4、ot same !” (在印度尼西亚,公民权是公民权,国籍是国籍,它们是不一样的!)让我们回来看看黄东平的身份认同和国籍。黄东平于 1923 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11 岁时和父母等一家人返回金门原籍定居;他的父亲不久后独自一个人回往印度尼西亚谋生。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占金门。因此,一家人遂辗转逃亡前往香港投靠亲友。两年后,他的母亲不幸病逝,他的父亲又到香港把他们一家大小带回到北加朗岸(位于中爪哇省) ,后来,虽着谋生的需要,才最终辗转定居在雅加达。由此可见,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情况来理解,黄东平出生的时候,印度尼西亚是在荷兰的殖民统治之下,他应该会拥有荷兰东印度的公民权,但实际上却未必

5、是这样,一是出自于他的家庭对拥有荷兰东印度的公民权不感兴趣或不屑拥有,二。也许他们不愿放弃中国公民的身份,再说荷兰殖民统治者,只是在极需要来自中国的贫穷但是勤奋的廉价劳工下不得不让他们进入荷兰东印度公司所管辖的领土,只是为了保证他们自己的经济利益,怎会轻易发给这些身份卑微的人公民的权利呢?从他的父亲要让他的他们一家人的全都是中国籍!家人回国生活的意愿来看,他们一家人就是不想不当中国人!他们一家人的全都是居住在东印度的中国侨民!我们还可以从黄东平的著作里许许多多的表白看出,他的身份认同绝对是中国人!因此,很可能一直到他正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黄东平的身份依然是印度尼西亚华侨。即是他仍然是中国公民,

6、尽管他在之前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居住在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在 1945 年 8 月 17 日宣布独立的,但是荷兰殖民统治者自然3不可能心甘情愿的把诺大的一笔无可估计的巨大财富轻易地放弃掉,在由印度尼西亚各民族组成的民族主义阵线和印度尼西亚人民(包括华人)的武装力量的艰苦奋战取得节节的胜利,终于在 5 年後,于 1949 年 12 月 27 日荷兰政府签署了圆桌协定,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土的政治独立。翌年 4 月,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两国建交,是东南亚最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邦交的国家。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向不同意邦交国承认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的合法地位,但是,最迟在上世纪六

7、十年代前,印度尼西亚政府给于居住在当地的华人的选择有三种,一是归化为印度尼西亚国籍,二是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籍(当时习惯上称之为新中国) ,三是在身份档案中表明自己的国籍是中华民国(当时习惯上称之为老中国) 。我本人对这一点,记忆非常清楚。由于最少有三种选择,从黄东平对华文文学创作的令人可敬的崇高精神和无可比翼的坚持毅力,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判断他不可能有选择的必要;何况在五十年代末他已经是一个具有一定思想和政治立场的青年人了。就连我爸爸,他虽然没有机会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在国籍方面,他一直坚持让全家人选择新中国,尽管这样的地位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面临者艰险和处处受到捆绑。如果黄东平在国籍方面有第二

8、种选择恐怕就是黄东平本人也绝不会相信吧?当然,我们也应该理解到许许多多不同的人即便是在某一个决策上作了同一个选择,他们对选择的认识、动机和目的仍然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最少某些人会因为感性的出发点,另一些人也许会由于理性思考的结果。但是,从上述种种角度来看,黄东平的选择,或是理性的,或是感性的,结果都不会有所不同。我们再从黄东平的笔下人物来看,由正面人物的表现就可窥见一斑。例如,在女店东马太太这个短篇里,他在描述马太太变质前,是“一名积极拥护新中国的进步教师和爱国华侨,社团的骨干分子” 。另外,在我友沈君里,作者直接表明自己的政治信仰,即他在五十年代初,参加了青年学习社。什么是青年学习社呢?青年

9、学习社是当时椰城拥护新中国的青年团体 。再看看有什么实际的、具体的表现证明青年学习社是当时椰城拥护新中国的青年团体呢?由青年学习社的社庆“举办一系列的活动以促进侨胞的热烈拥护新中国” ,节目“包括排演新中国剧本等”就可明白。而“在当4时,.不但沈君,海外无数进步华侨,尤其是青年辈为着这坚定的政治信仰,正自不惜牺牲地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这是当时一般空前的时代热潮。 ”从中,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结论,黄东平和当时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特定社群的华人,不但仅仅是爱好文艺活动的积极分子,实际上是有组织性的通过种种文艺活动以达到表达、宣传、扩大一种特定信仰的最终目的,其中包括传播一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一种政治思想

10、、对一种特定国度的向往,有着一种人生理想的强烈追求,为一个鲜明的目标而心甘情愿的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其中,围绕着的最最重要的核心的是效忠情感,对象非常明确的是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这些包括黄东平在内的一代青年,毫无疑问的,他们的身份意识就是自己是居住暂时或永久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因而由此可知,他们存在的客观地位就是华侨,效忠的对像除了是新中国,还会有其他可能吗?国家效忠和国籍拥有虽然不一定是完全需要完全也不可能完全从外在显示出两者的百分之一百的互相吻合,前者属于内心情感,纯粹是抽象的;后者是一种法律文件或宣誓书上的认可,主要是一种形式。当然在大多数情况下,两者多半是互相吻合的。在绝大多数通过

11、归化而非在当然情况成为某一个国家的国民的程序里,宣誓对入籍过效忠是肯定免不了的。但是有那一样仪器可以在宣誓效忠的时候用以测定究竟誓言是有多少可靠性呢?反之,一个人,居住在一个不是他的国籍的国家,难道他就必然会对这个国家没有情感吗?就不会维护这个国家的利益吗?就会对这个国家有害吗?就不可能对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吗?.。总而言之,即便像黄东平这一代人有许多热爱新中国的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不论在文化教育艺术社会福利经济成长.都作出无可估计的贡献。这些对居住国的贡献不是轻易的以很简单的国籍认同就能作出结论。我最近特地到椰加达几天,让我惊讶的是直到今天仍然还有为数不少的华人不是印度尼西亚国籍,其中的理

12、由有些是因为经济上非常的困难,有些是因为居住在较偏远的地方,或由于行政上的因素,或由于其他缘由,尚未能获得印度尼西亚国籍。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没有印5度尼西亚国籍的人,与黄东平这一代人的国家认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估计黄东平那个时代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的国家认同。所谓居住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是一个概括性的称谓。从华人的内部社群以及保留华人的语言和文化特征,另外就是进入印度尼西亚的不同历史时期来看,学者一般上将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分成土生印度尼西亚华人(peranakan Tionghua)和新客华人(totok).前者自我民族认同虽然是华人,但日常交际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或当地

13、方言,大部分已失去中国语的能力或许有少许方言的记忆,后者日常交际语言是中国方言或中国语。但是在黄东平那个时代,进入华校就读的学生不完全是新客华人的子弟,土生华人的子弟也为数不少。前者在苏卡诺政权的时代被印度尼西亚政府接受为印度尼西亚国族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在苏哈多于 1966 年九卅政变失败而夺得了政权之后,却被排除出印度尼西亚国族的大家庭,而被看待为外来移民的后裔。由此可见,国籍并非必然被平等看待的身份保证。究竟像黄东平这一代新客华人的国家效忠以及对国籍的坚持,是是是非,我们不需多加言语;我们也无权言语;我们今天也许有另一种看法;但无论如何,我个人对于在那一个特定的时代赋予一个民族一个新的希

14、望,紧紧的拥抱着这个希望是不需要有什么多余的考虑的,哪怕就是你明知你这个希望也仅仅是一个美梦,也要在所不惜的为了他而在行动上奋勇前进坚持到底。相对来说,国籍经常是一种被加以利用的统治工具,可以买卖可以利诱也可以用来恐吓政敌要是为了统治的需要签个名字就轻轻松松的夺取,而民族就不一样,民族是历经无数的岁月才形成的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要继续世世代代的生存下去,希望就在这个民族。因此,我以为,理解黄东平这一代新客华人对国籍的坚持要从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一个民族的新希望一个民族的寄托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不合适以狭隘的国籍去考量和臆测的。因为,不是生长在那一个时代的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感受到他的刻骨铭心的切

15、肤之痛,尽管他或许可以理解但绝不是可以被感受到的。62. 黄东平的写作动机和力量的泉源就华文文学作品而言,人们习惯上以中国大陆为母体,居于核心的主要的主体地位;且以港澳台为卫星居最近核心的外围地位;其余一概统称为海外华文文学,一举两得的既以区别于海外华人文学,同时又表以示有别于上述两者同样是华文文学的地位。在当今全球性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上的交流及相互碰撞日趋繁密,交通日益发达方便,随着人口在数量和质量的越来越流动化,海外华文文学在这种国际背景和更多姿多彩的更多特色的更丰富的自然环境和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文化氛围熏陶下,肯定会有更灿烂夺目的前景。我之所以这样看待海外华文文学的未来,主要原因是因为

16、我坚信,文学作品之所以最能感动人心的是作家所反映的是人类最真挚的最深沉的心灵,是许多人或许能感受到或曾经有过的强烈感受却未能得以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没有一定的生活磨练和具有细微的神经的突触,当然还要有加上执着的创作意志力和熟练的创作能力,否则是不可能实现的。海外的生活现实和有别于大陆的各种“异端” ,既是生活的“另类” ,更是文学的创作泉源!黄东平在侨歌首部曲的自序中所说的:“我长期坚持写作的动力在於:我一向是为了反映华侨的生活作为主要意图,特别是我深深感到,数百年来,海外华侨有多少,可直到今天,有誰曾从文艺创作这方面切实的,倾全力反映他们的生活呢?那数百年,多少代,千百万众生活的甘苦,生于今天的我们又怎能体会得到呢?那被贩卖、被奴役的千千万万华工,那历史上惨遭殖民统治者大举屠杀的华侨,那分布在全球的华侨的居民生活,以至今天,那生活在各地的这代华侨的生活,又有多少在文学领域取得深刻如实的反映,让后代多少能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呢?”这或许这就是所谓人生的大不幸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