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缝纫车间服装生产组织管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76822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缝纫车间服装生产组织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缝纫车间服装生产组织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缝纫车间服装生产组织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缝纫车间服装生产组织管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缝纫车间服装生产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的定义是一组为达成某个目标而聚在一起的人或为使一组人员互相合作发挥效能而存在的各 项安排。有人总结说“小企业 kao 老板,中型企业 kao 管理,大型企业 kao 文化” ,我们作为中型企业 组织管理也尤显重要。服装车间的组织管理包括设备管理、流水线管理、质量管理、物料工具管理、 工艺技术管理、生产统计、计划分配、考核奖惩、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诸多方面,这些管 理因素环环相扣,均影响着服装生产,这也是服装生产管理难度大的原因。要搞好生产,必须统筹兼 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各项行为,从而减少人治环节。正如计算机能高效运行是有好 的操作系统

2、和好的软件一样,各项基本制度正如基本操作系统,而根据工作需要而创新设立的管理措 施、制度则是软件,管理者必须根据需要编制好程序,才能使生产高效运行。服装培训生产以来我们 也先后设计诸如“进度质量挂牌监督、流动红旗”等诸多软件,均发挥较好效能。服装生产虽然生产 管理因素繁多,但是环节还应该是流水线管理和质量管理,因为流水线是车间的基本组织,质量、设 备、工艺技术等诸多管理都可以称为流水线管理的子管理因子。工序是流水线的基本环节,因此做好 工序分析、管理是基础。工序分析就是按照加工顺序分析材料, 碎料或作业流程的分析方法, 以了解全 部工作的流程为目的。生产工序分析是基本分析方法, 让你了解生产活

3、动每一实际阶段。由输入材料直 至最后制成产品的工序,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生产“、“检验“、“传送“。然后根据工序次序书面表示出 来,这就是工序流程图。工序是由一系列施工单位组成。一个工序以一组施工单位来代表,如做领工 序由合领片、翻领、辑领面线、上领一组施工单位组成。生产中还需检查生产工序每一步骤的条件 (人力资源、配合、设备配置等) ,这种分析是改进每个工序的有效办法。为统筹工序内管理,可在每 个工序选用一名工序长,在做工的同时,协调内部进度、质量、计件等,以减少线长管理内容,我车 间实行后效果较好。 生产中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产能最大、质量最优、成本最低。为提高产能我认为还是要从工序做起,

4、除 车间主管加强走动式管理外,还有以下几方面要考虑:1、合理划分工序,工序内合理组织人员(考虑人员技术搭配、个性相投) 、机位合理配置(以物料流 转简短为原则,避免回流,混流) 。2、合理配置设备,推广小工具(如特种压角,定位器,自制工具)的使用。3、下工序任务,使工序任务从前至后呈倒梯形布置,使各工序明确目标,提高效能,以减少断流现象。 可每两小时抽查各工序完成情况,酌情挂进度督促牌。4、设置机动人员在每日吃紧工序打机动,平衡流程。也可适时动态小调整。5、另外还要采取各线每日产、质量工分公布,采用超产加分、评流动红旗等有效措施加以激励,提高 士气。 6、组内人员适时沟通,如采用班前、班中会形

5、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产量得以提高,往往也会使返修率提高,有人认为质量与产量是一对矛盾体, 应该来说有些片面。我认为质量与产量是相辅相成的,质量差了,返修不但浪费工时而且还会严重影 响情绪,产量也会大幅下降,反之亦然。要抓好质量我认为有以下措施: 1、重视质量,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不能只放在口头上,而是从管理层到机工都应重视。特别是做大货 产前样时期,一定不要急于求成,督促各工序严格工艺要求,严格检验,及时是错误在产前样阶段得 以改正,即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习惯一旦养成很难更改。 2、强化自检、互检、巡检、成检,特别是自检和巡检。采用挂牌监督。 3、技术人员 QC 加强每日抽检、分析、记

6、录及技术辅导。 4、考核上设立质量扣罚(双倍扣工分) ,对于合格率达不到标准的降低线长、质检系数,通报。 管理的效能是否有效离不开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加以考核是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我们 车间对机工考核实行日汇总,月考核机制。根据每个线当月完成产值情况(结合质量合格率) ,每人拿 出 400 元作为浮动工资,在几条流水线间分配,流水线内部根据个人产值情况进行二次分配,形成流 水线间协作竞争,流水线内协作互助的格局,效果较为明显。每周各生产线按各线合格产值在车间投 放的固定基础分内进行分配,各线分得的基础分再根据个人工时进行二次分配,形成各组即团结协作 又相互竞争的格局,实行以来效果明显。另外各线线长产值完成情况作为当月标兵评比的依据。总之 考核激励方式有多种,简单有效是设定考核体系的基本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