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血管二病区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0KB
约2页
文档ID:42751597
心血管二病区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_第1页
1/2

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监护仪报警上下限设置规范一、一、 目的目的:: 保证患者的安全保证患者的安全 减少护士的工作风险,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生命体征减少护士的工作风险,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生命体征 使监护仪物尽其用,更加确切的反应出病人的病情变化使监护仪物尽其用,更加确切的反应出病人的病情变化二、二、 原则原则::根据患者前一日根据患者前一日 24 小时的生命体征范围、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小时的生命体征范围、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及医嘱进行设置在晨交班时,由交班者报告生命体征的范围,接及医嘱进行设置在晨交班时,由交班者报告生命体征的范围,接班者按要求调节报警上下限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班者按要求调节报警上下限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要随着病人病情的动态变化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三、三、 要求要求::(一)(一) 正常范围报警上下限的设置:正常范围报警上下限的设置:患者前患者前 24 小时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且现在病人病情平稳小时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内,且现在病人病情平稳的患者,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为的患者,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为 P: 60~100 次次/分分 R: 10~22 次次/分分 BP: 90~140/60~90mmHg SpO2: 90%~100%(二二)、、 一般异常范围报警上下限的设置:一般异常范围报警上下限的设置:患者前患者前 24 小时生命体征超出正常范围,但相差不大,且与目小时生命体征超出正常范围,但相差不大,且与目前病情相符,报警上下限依据前病情相符,报警上下限依据 24 小时波动增减小时波动增减 10%例:患者例:患者 24 小时小时 P:50~86 次次/分分 R:17~30 次次/分分 BP:100~150/80~100mmHg SpO2:88%~95%则报警上下限设置为:则报警上下限设置为:P:45~100 次次/分分 R:15~33 次次/分分 BP:90~165/72~110mmHg SpO2:80%~100%(三)(三) 、、 设置血压阈值设置血压阈值根据科室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无合并根据科室患者的病情变化,例如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无合并其他靶器官损害的,设定患者的血压报警阈值:其他靶器官损害的,设定患者的血压报警阈值:130~160/90~100mmHg 为较理想水平。

为较理想水平四)(四) 、、 设置的阈值也不能满足临床观察的,如年龄大,并且有心设置的阈值也不能满足临床观察的,如年龄大,并且有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时,根据病情、医嘱在阈值的基础上随时进脑血管、糖尿病等疾病时,根据病情、医嘱在阈值的基础上随时进行调整为保证病人安全,报警上下限应灵活设置,应尽量接近正行调整为保证病人安全,报警上下限应灵活设置,应尽量接近正常范围如(二)中所述常范围如(二)中所述 SpO2:88%已为病人最低已为病人最低 SpO2,设置为,设置为80%~100%无疑增加了不安全隐患但是如病人现在病情稳定,血无疑增加了不安全隐患但是如病人现在病情稳定,血氧饱和度基本正常,可将血氧饱和度的上下限设置为正常范围,以氧饱和度基本正常,可将血氧饱和度的上下限设置为正常范围,以便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保证病人安全便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保证病人安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